《学术桥人才专报》是由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开辟的一档原创内容栏目。每期聚焦引才热点问题,对权威专家进行专访或者观点解读,同时发布人才数据报告,更加直观地展示国内人才现状。

  • 时政要闻
  • 经验举措
  • 视点
  • 李主任讲堂

经验举措

(一)创新人才为何纷纷落户中关村?

来源:北京网络广播电视台

过去一年来,中关村见证了中国创业环境的各种变化,人工智能掀得资本市场翻天覆地;新零售刮起了大风,传统O2O行业正经历过山车般的震动;共享经济一飞冲天,烧得火热。各个行业创新创业人才为何都纷纷选择中关村?这并非偶然。

中关村是中国科技创新的策源地,是北京科技创新的主阵地。12月14日,记者来到独角兽扎堆人才济济的“中国硅谷”,感受到中关村的无限生机。中关村正加快构建科技创新的“人才、技术、资本”三驾马车,注重服务创新,着力为科研人员松绑,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软环境。

优惠政策吸引人才落户 高新技术企业房租减半

中关村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要载体,吸引了大量外籍人才,随着外籍人才不断增多,如何更好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成为了中关村示范区的新课题。

为加强对外籍人才的服务,中关村示范区专门开设针对外籍人才创新创业的服务窗口,让他们更便捷享受到中关村创新创业的“一条龙”优质服务,更好更快地发挥出外籍人才的价值。

“开通永久居留证直通车”、“设立审批服务窗口”等10项政策在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实施以来,中关村受理各类咨询几千次,为外籍人才出具各类推荐函400余份。其中,最受关注的“直通车”政策办理申请316人,已有258人拿到永久居留证,办证时间从过去的180天,缩短到50个工作日。

中关村在全国率先开展的外籍人才永久居留积分评估工作,为那些达不到硬性指标但又是企业急需紧缺的技术人才开辟了市场化评价的渠道。联想、百度、小米等中关村企业已通过新政为其聘用的百余位外籍高端人才办理了在华永久居留,解决了困扰这些外籍人才在华工作和生活的后顾之忧。中关村出入境政策的实施,为企业、院所、机构吸引、留住和用好国际高端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除了优秀人才在此能享受到落户,高科技企业在这里也能受到“特别关照”。据了解,在中关村前沿技术创新中心已经孵化出了好几家“独角兽”企业。

中关村前沿技术创新中心窦彦莉告诉记者,对入驻中关村的高科技企业公开评选,符合标准、有发展潜力的创新型企业能享受到租金“半价”优惠,如果靠企业自己,在北四环附近找到4.5元/每平米的写字楼可是几乎不可能的事。

在中关村资本与优秀人才“互相吸引”

中关村,是我国科教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方之一,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源地。人才和技术资源的高度聚集,带来了嗅觉灵敏的资本聚集。

落户中关村的地平线机器人公司的创始人团队令人印象深刻。地平线机器人的创始人余凯,在创业之前是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IDL)的创立者和负责人;联合创始人兼软件副总裁杨铭,是Facebook 人工智能研究院(FAIR)创始成员之一;联合创始人兼算法副总裁黄畅,曾担任百度主任架构师;公司核心技术骨干和管理层来自Google、Facebook、微软、诺基亚等全球顶级科技企业。

成立于2015年的地平线机器人公司在初创期就获得了晨兴、高瓴、红杉、金沙江、线性资本、创新工场和真格基金的联合投资。2016年又先后获得硅谷著名风险投资家 Yuri Milner、双湖投资、青云创投和祥峰投资的重量级投资。

像地平线这样在初创期就获得诸多天使投资垂青的企业,在中关村还有很多。这些初创企业,何以引得如此众多的明星投资机构?

“天使投资就是投人!” 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如此解释。

高瓴资本集团董事长兼CEO张磊则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人才永远是不需要退出的投资。”

不同的表述,其实意思都一样,投资主要看中的是创业者。

人才的聚集带来了前沿技术,而资本的聚集,又加速了中关村的创新创业。每一次创业投资的注入,企业都如竹笋抽条般“节节高升”。在中关村,资本成为驱动创新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中关村天使投资发展非常快,大多数天使投资人都活跃在中关村。曾经有一个资深创业者说,中关村有一个“知春路现象”,在这条街上从东到西,每一个写字楼都爆满,因为天使投资人和创业投资机构在这条街上挨门挨户地搜索有没有好的项目可以投资。中关村吸引的创业投资案例和金额,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个比例与美国硅谷创投案例占本国比重是相当的。

人才是中关村发展的核心力量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是创新的根基。无数个前沿技术成果的背后,是一支支堪称世界级的团队。

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关村地区中央“千人计划”入选人数为1188人,占全国总数的20%。中关村海归创业人才超过3万人,累计创办企业超过8000家,成为国内海归人才创办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创新的根基,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落户中关村产业园的百济神州之所以能快速脱颖而出,与拥有一支国际化高端团队密不可分。创始人、首席科学家王晓东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改革开放后留美学生进入美国最高科学殿堂第一人。

目前,百济神州拥有近140人的研发团队,且大部分人曾在辉瑞、拜耳、葛兰素史克、礼来、诺华等国际制药巨头从事药物研发。其中有10年以上制药工作经验的研发人员占比超过20%。有人评价,百济神州有“三高”——起点高、国际化水平高、研发策略高。

在“三高”团队的带领下,他们在中国真正开展了全球意义上的创新,专注于开发、推广靶向和免疫肿瘤治疗,在研产品线全部为自主研发, 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

诺贝尔经济奖得主舒尔茨教授说:“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富贫瘠或者资本存量的多寡。”

支撑一个国家创新的核心力量是人才,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最重要的资源。如今,中关村已经形成人才、技术、资本的“三驾马车”,推动中关村从新兴产业国际前沿水平的“跟跑者”,转变为科技创新领域的“并跑者”,以及互联网+共享等新型经济创新领域的“领跑者”。


(二)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办理流程图

来源:人民日报


视点

(一)“一带一路”朋友圈需要接地气的翻译人才

来源:《神州学人》

如果说语言是人类沟通的桥梁,那么翻译则是各民族间相互沟通和了解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途径。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与民心相通为目标,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汉语翻译人才的培养,对于实现这些目标和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对中国而言,沿线国家的高水平汉语翻译人才可以成为我们传播中国理念、中国文化、中国价值的主体;站在沿线国家的角度来看,培养自己的汉语翻译人才,能够让他们更加放心、自信地参与“一带一路”共建项目,开展与中国的人文交流。

一、汉语翻译人才匮乏

那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否有足够的汉语翻译人才?该类人才的培养现状如何?

为了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笔者向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各类翻译项目中学习的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来华留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重点对上述国家的汉语翻译现状、人才培养渠道、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政府的培养规划等方面进行调查。参与问卷调查的17名学生分别来自阿尔及利亚(1人)、埃及(4人)、黎巴嫩(1人)、摩洛哥(2人)、苏丹(2人)、约旦(2人)、乌兹别克斯坦(3人)、泰国(1人)和土耳其(1人)。

17份问卷全部回收后经整理分析发现,在汉语翻译从业人数方面,泰国、土耳其和埃及等国人数相对较多,特别是高水平翻译所占比重较大,但是其他国家的汉语翻译人才则比较少,高级翻译更是少之又少;其次,在汉语翻译人才培养渠道方面,大部分国家都在本国大学培养汉语翻译人才,也有前往中国大学留学或在孔子学院提高汉语水平的;此外,大部分国家均推动在大学开设中文专业,埃及、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大学还设有翻译学院或翻译培训班,或通过多边国际组织加强翻译领域合作。只有阿尔及利亚至今还没有在大学开设中文专业,也没有孔子学院。但学员普遍反映其所在国家没有明确的翻译人才培养规划和标准。

由此可以看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汉语翻译教育严重滞后,人才匮乏。“一带一路”倡议中强调了汉语推广和非通用语种学习的互帮互助,以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为代表的国内很多高校纷纷开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专业或课程。同时,通过奖学金等手段,吸引沿线国家学生来华留学,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汉语人才的培养。然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沿线各国的汉语教育,特别是翻译人才培养仍然严重滞后。可以说,翻译人才匮乏是当前“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

其次,我们还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汉语翻译人才培养缺乏系统规划。调查显示,虽然这些国家近年来陆续推动大学开设汉语专业或翻译专业,但是大部分沿线国家都对汉语翻译人才培养缺乏系统规划,相关培养工作缺少持续性。沿线国家汉语教学师资薄弱,汉语翻译师资更是严重缺乏。在汉语教学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勉强开设的翻译专业效果并不好,而且教师本身的专业能力也有限,亟需加强进修。

从孔子学院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孔子学院数量不多、分布不均,不能满足沿线国家民众学习中国语言文化的需求,来华留学又存在资金障碍。在受调查的9个国家中,共开设了29家孔子学院,其中泰国的孔子学院数量最多,有15家;其次是土耳其,有4家;其他国家均只有1-2家,阿尔及利亚甚至至今未设孔子学院。在这些国家,孔子学院作为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现,同时,孔子学院提供的课程普遍还不能满足培养汉语翻译人才的要求。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又大多是发展中国家,严重制约了经济实力有限的青年来中国留学。缺乏汉语语境的翻译实践训练,也会大大制约汉语翻译能力的提高。

此外,学员在接受汉语翻译培训的过程中也面临多种困难。汉语是一门非常难学的语言,声调、语法和词汇,尤其是古汉语、成语、俗语、大数字、专业术语等均是影响学员翻译能力提高的重要障碍。另一方面,学员的母语水平不高、缺乏高质量的实践机会、缺少母语为目的语的翻译专业教师、目的语缺少部分汉语的对应词汇等,也都是学员们面临的困难。这些困难都制约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汉语翻译人才的培养。

二、如何培养汉语翻译人才

促进民心相通和语言互通,不仅要重视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人才的培养,也要关注沿线国家汉语人才,特别是高级翻译人才的培养。对于后者,我们认为可以从多方面大力推进。

首先是支持沿线国家开设汉语系或汉语课程,让更多人通过汉语学习,了解中国文化的同时,为各国汉语翻译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生源基础。教育部和国家汉办等可向沿线国家派出更多汉语教师,支持各国的汉语专业建设和汉语教学。国内各高校也应加强与沿线国家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发挥自身的汉语学科和翻译教学的优势,支持合作伙伴学校开展汉语翻译人才培养。

二是在沿线国家建立更多孔子学院,使之作为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传播,以及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的平台。例如,目前由乌兹别克斯坦政府选派、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使馆资助的3名汉语翻译人员正在上外高级翻译学院进行为期3个月的高翻强化训练,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这3名学员赴京为其国家官员提供翻译服务。这个翻译人才培训项目的实施得益于上外与撒马尔罕外国语大学共建孔子学院的牵线搭桥,撒马尔罕孔子学院过去3年间在汉语教学、中国文化传播及中乌人文交流领域取得的成绩及其在当地的影响力,充分说明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孔子学院的重要意义。

三是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汉办及各省市教育厅可面向沿线国家设立汉语翻译人才培养专项奖学金,吸引各国优秀学生来华参加翻译研修和实践。从今年起,中国政府将专门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在现有奖学金的基础之上,每年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额外提供总数不少于3000个奖学金新生名额;国家汉办新增多个汉语推广培训基地,优先考虑“一带一路”战略急需语种,致力于为沿线国家培养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青年翻译家。这些人才平台的搭建,将有力提升翻译人才的培养质量,更好地搭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的桥梁。

四是设立“一带一路”高级翻译人才培训基地,对能够提供汉语高级翻译培训的学校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为促进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的双边关系发展,培养阿盟国家汉语翻译人才,2016年9月,教育部与外交部合作在上外设立“中阿汉语翻译联合培养项目”,旨在为阿拉伯国家培训高水平的汉语翻译人才。2016-2017学年,第一批学员来自6个国家,共12名。该项目第一阶段将连续举办5年。除此之外,外交部还支持上外成立了“阿盟国家高级翻译人才培训基地”。

五是着力培养一支小而精的汉语翻译队伍。高翻人才培养往往依赖于小班上课,学员需要大量模拟实践和实战演练的机会,对教学设施、教师水平、办学经费、教学材料等要求很高。在当前沿线国家汉语翻译人才紧缺的情况下,集中人力和财力,为各国培养一支小而精的高水平翻译队伍是当务之急。

六是各级各类翻译教学和培训项目应加强汉语高翻人才的分类培养。鉴于会议口译、政务翻译、商务翻译,以及人文交流领域的翻译,其特点和需求各不相同,在设计翻译教学计划、选择训练材料和设计教学方法时,应尽可能分类进行。比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普遍希望借助中国的优势产业输出(如高铁、电信运营等)为当地培养各类建设者,对科技领域高级翻译人才的需求就应运而生。再比如,推动中医诊疗服务走出去,也将为医药卫生领域的汉语翻译人才搭建一个更加宽广的舞台。为此,汉语翻译人才培养机构要善于甄别行业需求,为学习者开发满足其不同需求的培养方案和专项计划,使翻译教学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实际需求、实战能力强的高水平翻译人员。

高质量、接地气的翻译有助于各民族之间、各文明之间的互知、互识、互动,有助于民心相通和政策沟通。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汉语翻译人才培养,是沿线各国的热切期盼,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各类学校都应以时代要求为己任,发挥各自的学科特长,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二三线城市出招“抢才”,如何留得住、用得好?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落户降门槛、买房有补贴……今年以来,部分二三线城市纷纷出台引才新政,除了继续向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人才伸出“橄榄枝”,还大规模引进高校毕业生。一时间硝烟弥漫,被舆论称为“抢才大战”。

业内专家表示,争夺人才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在真金白银的政策驱动下,大量高校毕业生的到来,将为城市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但优惠政策只是第一步,关键还是要加强人才环境建设,让人才留得住、用得好,使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着眼发展所需,各地上演“抢才大战”

6月23日,武汉提出支持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6月29日,长沙提出5年吸引100万青年人才;7月2日,成都表示将大力实施“蓉漂”计划,鼓励青年大学生在蓉创新创业;8月28日,沈阳表示将在未来5年吸引储备70万名大学毕业生……

人才是城市的未来和活力之源。在新旧动能转换、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各地纷纷加大引才力度,高校毕业生成为争夺的重要对象之一。力度空前的引进政策,彰显着满满的诚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拆掉落户门槛。南京提出高校毕业生可直接申请落户;武汉规定毕业3年内无需买房即可申请落户;济南全面放开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落户限制;长沙推行先落户后就业。

针对年轻人住房难这一“痛点”,武汉提出大学生购房租房实行优惠;南京、长沙等地为大学生提供人才公寓和租赁补贴等。

此外,不少地方还开出了各种补贴“红包”。杭州、厦门等地对硕士、博士研究生给予2万元至5万元不等的生活补贴。沈阳、福州等地还提供技能培训补贴和创业场地租赁补贴等。

在有关人士看来,“抢人大战”折射城市竞争步入新阶段。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任远认为,目前东部沿海地带的部分产业正在向中西部城市转移,“一带一路”的建设和长江经济带的扩展也为这些城市带来了发展机遇,不少城市的就业需求得以增加,此时大力引进人才适时且必要。

“如果有这么好的条件的话,实际上在二三线城市生活幸福指数会比一线城市高很多。”选择到西部某省会落户的大学生张慧说。杭州有问科技有限公司CEO王斌说,大多数大学生,回到二三线城市,可以有能力在兼顾工作与生活之余,追求真正自己喜欢做的事,这对他们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也有相关人士提醒,争夺人才各地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彦平看来,二三线城市的“抢人”政策奏效后,将有利于实现人才合理布局,缩小东中西部、一线城市和其他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

优化生态,让创造活力迸发

“有些人才政策要读几遍才能读明白”“回来了,却发现互联网公司非常少,找工作不易”……尽管各地出台了优惠的政策,但人才在二三线城市创新创业难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中国青年报在今年7月进行的调查显示,59.9%的受访大学生希望二线城市排除制度性干扰,创造更宽松的就业创业环境。

相关专家表示,有了引人之策,还得有留人之道。各地应着力优化人才生态环境,让人才安心留在城市就业、创业、生活,这样才算真正赢得了人才。

如何加强人才环境建设?清华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施一公认为,对于优秀人才来说,房子、户口和几万块钱的补贴都不是关键,他们更期待的是发展空间。城市管理者要在产业聚集、发展环境、未来空间等方面多做工作。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汪怿建议,在宜业方面,要注意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资本、技术、信息、载体等支撑。在宜居宜创方面,除了提供适宜的安居条件,还要注重社会氛围、创新文化的营造,构建适合本地、涵养人才和智力的生态。

法治环境是人才发展最好的环境。“有很多海归人才跟我说,是看到珠海有人才立法而选择到珠海的。”广东珠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罗红建议,各地应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引领人才工作创新发展,让法治环境成为吸引人才的最大公约数。

人才环境问题已经进入了各地的视野。浙江各地普遍提出,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城市。日前,山东莱芜市对标国内相关城市对当地人才环境情况进行了评估,并在新闻媒体进行公布。负责该评估项目的中国人事科学院研究院原院长吴江表示,现实中,人才创新创业遇到不少中梗阻的问题。人才环境建设,必须从需求出发,要让人才参与环境建设,形成“珊瑚礁”一样的人才生态系统。

赢得人才,中小城市并非没有希望。今年5月,欧洲英士国际商学院、瑞士德科集团等联合发布的“2017全球城市人才竞争力排行榜”显示,排名全球前十位的城市中,6个城市人口都在40万以下。规模相对较小的城市在生活质量、职业发展等方面为各类人才提供了良好环境,也是有力的竞争者。这启示各地,在人才环境建设上还需继续努力。


(三)中国下一步如何“聚才”?——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们感受到改革的必要性,进入到改革的深水区。在这一年里,也看到了改革的希望。”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5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

2016年9月,“外国人入境就业许可”和“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整合为“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的试点工作正式启动。简单来说,试点实施方案采用“五个统一”,分别是:统一管理职能,统一审批流程,统一证件名称,统一评价标准,统一申请情形。2017年4月1日,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如期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

“改革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张建国举例说,外国人才以往来华需要提供20余种书面材料,现在缩减到7种;符合相关条件的外国高端人才,可以实现全流程在线办理,工作许可申办、延期、注销等办理时间由10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

贵州恒丰智诚足球俱乐部主帅、西班牙籍教练曼萨诺在今年6月获得贵阳市首张外国高端人才《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他表示这张证为今后开展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捷。

张建国说,未来还将进一步优化程序,加快建设全国统一运行的“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服务系统”,推广上海开通外国人工作服务管理APP的做法,让愿意在中国长期工作、或者合资、或者投资的外国专家在申请证件时更加舒适便捷。

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出台之初,其中的外国人才评估体系曾引起部分误读。张建国对此并未回避,他说,综合运用计点积分制,建立外国人才评估体系是国际通用的方法,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都对引进人才实行“打分制”。中国施行科学的外国人来华工作分类标准,才能确保引进人才时“既放开又有序”。

不是所有改革都能一蹴而就、顺利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从2013年7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在保留中国普通签证已有的8个类别基础上,增加M字、Q字、R字、S字4个类别,外界认为这项措施的施行情况并不理想。

目前,中国官方正在制定出台外国人才签证制度实施办法,符合国家需要的外国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的专门人才可签发5年至10年多次往返R字签证。记者了解到,新举措将更显人性化,比如可对持人才签证(R字签证)外国人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签发相同期限的签证。

“相关部门已就细则达成一致,将在今年12月出台,我们争取从2018年第一季度开始将其落到实处。”张建国说。

分析中国“聚才”未来计划时,记者注意到两个关键词。

一个是“年轻化”。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在引进人才时首先着力的是日本花甲协会、德国退休工程师协会等国外退休专家组织。外界在肯定“老”外为中国作出积极贡献时,也出现对“创新活力是否足够”的担忧。

张建国对此担忧直言“不必要”。他说,中国巨大的市场已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外国人才来华发展,上海等地出台的新政策也在鼓励国际留学生在中国创新创业。

一个是“一带一路”建设。作为国务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一,国家外国专家局一方面正在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员交流,例如引进俄罗斯装备制造业专家、古巴生物制药业专家等;另一方面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享中国“聚才”的成功经验。


(四)引进用好外国人才

来源:学习时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引进用好外国人才是我国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重要战略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鲜明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战略思想。在新时代,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这一战略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深刻理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战略思想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引进外国人才和智力工作,高度重视外国人才在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世界各国人民相互理解中的作用,创立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战略思想。这一战略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系统完整、思想深刻的理论体系,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引进外国人才和智力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引进外国人才、引进什么样的外国人才、如何引进外国人才等重大问题,明确了新时代引进外国人才和智力工作的价值定位、战略目标、战略对象、战略途径,为我们进一步引进推进外国人才和智力工作改革创新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根本遵循。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使文明交流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我们要始终秉持互利共赢的理念,引导更多外国人才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选派更多国内优秀人才学习别的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通过引进外国人才和智力促进中外交流合作,推动各国共同发展,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

加快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国际人才流向的新变化,提出“完善人才引进各项配套制度,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人才制度体系”的战略目标。制度建设是管长远、管根本的。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高层次外国人才到中国来的意愿越来越强烈,但实现“工作在中国”仍面临种种难题。要秉持“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制度建设标准,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统筹,厚植制度优势,抓好措施落实,为外国人才来中国工作打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广泛吸引各类创新人才。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实际,提出“各类创新人才特别是我们最缺的人才”的战略实施对象。我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也是一个智力资源大国,立足培养国内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要立足“引进最缺的人才”要求,科学研判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大局,从满足国家战略需要出发,着力引进具有重大原始创新能力的科学家、具有推动重大技术革新能力的科技领军人才、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开拓能力的企业家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其他各类人才。

深化外国人才引进体制机制改革。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增强外国人才活力,提出“完善外国人才引进体制机制”的战略实现途径。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是引进外国人才和智力工作发展的根本动力。面对国际竞争新形势、对外开放新任务、经济发展新要求,我们要瞄准让外国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的体制机制改革目标,加快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畅通人才流动机制、强化创新创业激励,为外国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能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努力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系统掌握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战略思想的科学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国内外发展形势的客观判断和高层次人才供求形势的准确把握,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引进外国人才工作要遵循规律、营造环境、发挥市场作用、坚持以用为本进行了充分论述,既部署“聚”的任务,又指导“用”的方法,为我们做好引进外国人才和智力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方法“钥匙”,要深入领会并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之中。

遵循外国人才引进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引进外国人才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国际人才流动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这一重要论述,是对引进外国人才工作的科学把握和理性思考,是对引进外国人才新思路、新举措的高度概括。人才引进是一门科学。人才流向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受经济动力、政策环境、科研条件、生活水平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遵循规律则事半功倍,违背规律则事倍功半。这就要求我们深刻认识规律、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不断提高引才引智工作科学化水平。

营造外国人才创新创业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环境育人、化人,也留人、成就人。外国人才作为国际流动资源和国际竞争对象,对环境的感知度、认同度更加敏锐。这就要求引进外国人才工作,必须营造人才成长的优良环境、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工作环境、拴心留人的生活环境、引才聚才的政策环境,以良好的社会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制度环境,使外国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形成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发展生态,把各方面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伟大奋斗中来。

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只有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才能更大程度实现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优化组合。人才管理部门只有大力度简政、放权、松绑,消除对用人主体的过度干预,把人才评价、选用、调配、奖励等方面的权力下发给用人主体,才能实现“有形之手”的精准调控和“无形之手”的润物无声。这就要求我们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才市场体系,完善人才资源供求竞争机制,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引进与使用,促进人岗相适、用当其时。

更好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战略思想的落脚点是“用”上。用才是引才的根本目的,用才得当是真正的爱才敬才。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外国人才过程中,要有用才的胆识,敢于赋予外国人才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为外国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天地;要有容才的雅量,充分信任、放手使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形成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要有用才的良方,健全外国人才评价机制,完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机制,让外国人才合理分享创新收益,最大限度调动外国人才积极性。

奋力开创新时代引进外国人才和智力工作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战略思想,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各项工作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取得显著进展和成效。在新时代,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战略思想,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引才引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努力开创新时代引进外国人才和智力工作新局面。

更加突出引进外国人才重点。深入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引进外国人才和智力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深入分析引才引智工作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秉持“高精尖缺”导向,大力引进具有重大原始创新能力的科学家、具有推动重大技术革新能力的科技领军人才、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拓能力的企业家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其他各类人才,不断提高出国(境)培训的质量和效益,使引进外国人才和智力的规模、质量、结构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

积极创新引进外国人才方式。加快建立引进外国人才分析研判机制,建立完善海外人才数据库和信息服务平台,制定并定期调整引进外国人才指导目录,促进人才与资本、项目有效对接。切实发挥重大引才工程高端引领作用,坚持质量第一,优化引才结构,延伸工作链条,扩大实施效果。积极搭建引才聚才合作平台,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全球人才招聘制。建设海外聚才用才载体,支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科研机构等在国外设立研发机构、产业化基地等,就地吸引使用外国人才。 加快改革外国人才使用机制。有序推进国家科研任务向外国人才开放,放宽参与条件。完善收入分配和产权激励制度,健全外国人才创新创业利益回报机制。完善知识产权收益分配制度,依法保护外国人才享有知识产权收益。逐步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奖励为主体、社会力量奖励为补充的分层次多样化外国人才奖励体系。积极发挥外国人才民间交流大使和文化传播使者作用,鼓励外国人才参与智库建设。

逐步健全外国人才管理服务保障政策。推进外国人在中国工作管理条例制定工作,完善外国人才来华工作管理制度,为外国人才来华工作、出入境提供便利。进一步完善外国人从工作居留向永久居留转换机制,依法保障外国人才合法权益。加快培育信息化、产业化的国际人才服务市场体系,多形式多渠道帮助外国人才更好融入中国社会。

大力营造外国人才创新创业良好氛围。积极宣传党和国家引进外国人才的方针,宣传我国更加开放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诠释平等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理念,不断增强我国人才制度影响力、感召力,努力将更多优秀外国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


(五)人才篇:开启人才强国新征程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2017年即将过去,回首一年来人社部门的人才工作,可谓一路快马加鞭,一路砥砺奋进。

这一年,党的十九大对人才工作进行了新定位、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新任务,人才事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开启了新征程。

这一年,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破冰,从中央到地方,改革举措多线齐发,政策创新亮点迭出,人才“红利”不断释放。

这一年,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专业技术人才持续激活创新创业春水,青年技能人才登攀技能奥林匹克之巅。

这一年,优质的创业环境和完善的人才服务在真诚召唤,投身“中国梦”成为众多海外人才的共同选择。

放权松绑 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活力

人才工作如棋局,机制活则满盘皆活。今年以来,各级人社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充分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深入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市场化、社会化的人才管理服务体系。各级人社部门勇于转变人才管理职能,消除对用人主体的过度干预,用政府减权的“痛”,换取人才创业创新的“爽”。北京、天津、陕西等地清理和规范人才招聘、评价、流动等环节中的行政审批和收费事项,四川、宁夏等地建立起了人才管理服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江苏、湖北、青海等地创新事业单位特设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引进急需高端人才不受编制总量和结构比例限制。

全面落实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充分发挥评价“指挥棒”作用。《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经党中央、国务院审议通过,即将印发实施。1月,《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正式发布,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导向,对人才实行分类评价。11月,人社部印发《关于在部分职称系列设置正高级职称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目前未设置正高级职称的职称系列均设置到正高级。12月,作为分系列推进职称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关于深化技工院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出台,要求完善技工院校教师职称层级,增设正高级职称。与此同时,职业资格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印发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共140项,实行清单式管理,全面清理不必要的“准入证”“上岗证”,集中治理“挂证”行为,继续开展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回头看”工作。

强化人才激励保障机制,让人才名利双收。人社部落实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指导意见,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做好中央有关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上海、湖北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配套文件,让人才合理合法享有创新收益。山西通过构建“三元薪酬”结构,使高校、医院、科研等单位人员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安徽等地推行股权期权激励,让人才在创新成果的运用中有份额。

瞄准“高精尖缺” 专技人才队伍提质增量

“要围绕创新链、产业链打造人才链,更加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着力培养引进一批领军人才。”2017年,人社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明确上述导向。

一年来,人社部深入组织开展重大人才工程和项目的实施,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培养工作取得新成效。组织遴选411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累计遴选达5700余人。2017年新增选的128位院士中有80人是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3人曾有博士后研究工作经历,12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全年举办300期国家级高级研修项目,培养2.1万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完成123.6万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和岗位培训。大力实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持续推进博士后国际交流和学术交流,优化博士后平台建设,全年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1.6万人。开展新疆、西藏少数民族科技骨干特殊培养项目,选拔新疆400名、西藏120名少数民族专业技术骨干接受培训,通过工作实践与业务学习、现场培训与在线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引导他们历练本领、反哺边疆……一批“高精尖缺”人才脱颖而出,在生产建设的各条战线上贡献智慧。

我国以更大力度引进海外人才,人才政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4月1日,全国统一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将“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和“外国人入境就业许可”两证整合为“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进一步破除外国人来华工作体制障碍。深入实施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等项目,支持广州“海交会”、大连“海创周”、广西“东盟博览会”等12场全国性大型高层次人才交流活动,开展创业导师走进留创园、“最具成长潜力的留学人员创业企业”推介活动,支持留学人员创新创业。

联系服务专家体系不断健全。5月,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意见》,指出对专家要“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成为联系服务专家的制度遵循。全国专家服务工作机制逐步健全,专家定期体检、休假、疗养的日常服务制度进一步完善。人社部还于今年启动实施专家学术休假活动,计划每次邀请一到两个领域的高层次专家参加,立足于服务联系高精尖人才。

世赛为国争光 技能人才队伍蓬勃发展

2017年10月13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的世界技能组织全体成员大会上,中国上海成功获得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举办权。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申办报告中署名致辞,并在申办现场陈述中发表视频讲话,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表达对上海举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的坚定支持,承诺上海一定能为世界奉献一届富有新意、影响深远的世界技能大赛。

在随后举办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代表团选手不畏强手、力挫群雄,斩获15金7银8铜和12个优胜奖,高居金牌榜、奖牌榜和团体总分首位,工业机械装调项目选手、江苏常州技师学院学生宋彪荣获参赛选手最高奖项——阿尔伯特·维达大奖,实现历史性重大突破,创造了我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的最好成绩,践行了出征前许下的“为党的十九大献礼、为祖国争光”的誓言。1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南海亲切会见第44届技能大赛中国代表团,并与大家进行了座谈。

申办、参赛双丰收的背后是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蓬勃发展。4月,人社部参与制定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正式发布;5月,人社部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失业保险支持参保职工提升职业技能有关问题的通知》;9月,《关于持续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行动的通知》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为技能人才工作夯基垒台、立柱架梁。

在政策引领下,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58家企业培养新型学徒制职工近2万人;首批启动的10个职业的国家基本职业培训包已正式出版发行。从政府推动到社会参与,从学校教育到企业培养,从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行动到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春潮行动”,从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到技能大师工作室,我国技能人才培养能力逐步提升。

各地也探索推出了完善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评价、激励的一系列举措——

河南、湖北、云南与人社部开展部省共建技能强省工作,为技能人才队伍成长再添新动能。安徽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装配式建筑、现代服务等领域,实施技师培训项目,开展以高级工为重点的技能提升培训。江苏构建以世界技能大赛为龙头、江苏技能状元大赛为主体、行业技能竞赛为基础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以职业竞赛引领培训行动。河北印发《关于提高技能人才地位的若干意见》,规定在生产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技师、高级技师,在带薪学习、休假疗养、出国进修等方面,与本单位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享受同等待遇。青海等地引导企业采取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年薪制等多种分配方式,提高技能人才薪资待遇。

这一年,围绕世界青年技能日、世界技能大赛参赛申办、中华技能大奖等,各级人社部门积极开展宣传活动,《中国大能手》《技能之巅》《技能中国》等成为大众耳熟能详的品牌,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工匠精神进一步落地生根。

服务大局 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

人才成就项目,项目成就人才。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项目引领性、带动性强,既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也为人才成长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一年来,各级人社部门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国制造2025”、脱贫攻坚等国家重大战略,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和地方经济社会重点领域,研究制定针对性人才政策,实施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为国家重大战略提供人才支撑。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人社部、教育部、工信部联合印发《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成为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制造业人才发展的总纲领。分别围绕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与科技创新举办百千万人才工程创新讲坛,为高级专家服务重大战略搭建平台。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出台《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2017-2030年)》,计划到2030年基本建成“世界高端人才聚集区”。新疆、广东、福建等地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大力实施引才猎头工程,锁定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和团队,建立国际人才数据库。

引导人才流向基层一线,助力脱贫攻坚。人社部指导各地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健全完善配套政策体系,着力解决制约基层人才发展的突出问题。组织实施西部和东北地区高层次人才援助计划,开展20个重点示范项目。深入推进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遴选56个重点服务项目,新建10个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山东实施双向挂职、短期工作、兼职等灵活多样的人才柔性流动政策。湖南每年投入5亿多元支持武陵山、罗霄山等连片特困地区农村教育卫生人才发展。江苏实施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计划,将乡土人才与领军人才、年轻人才并列为江苏重点关注的三类人才群体,发挥其在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方面的作用。

各地还围绕当地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实施有针对的人才培养引进政策和工程。浙江以特色小镇为载体,以产引才,以才促产,叩开经济转型发展之门。广东深圳瞄准生物、互联网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了近60个产业联盟,一个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初现雏形。河北张家口启动实施奥运人才“火炬”计划,按照《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张家口市人才培养规划》,实施6个人才专项培养行动,打造4支办奥人才队伍,重点培养18类办奥人才。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一系列人才政策和项目的作用下,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融合、相得益彰。

李主任讲堂

(一)科学精神应是教育和科研的灵魂

科学素养的提升源于科学精神的弘扬,科学精神的培养则需要贯穿于教育的始终。素质教育中极为关键的一项就是科学精神的教育,科学精神是现代人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也应该是我们的教育最为关注的方面。

尤其是高等教育,承担着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的功能,一定要将科学精神作为教育理念的灵魂,要将科学精神的培养体现在教学和科研的每一个细节。

我们要理解,科学不等于正确,有非议和不足是论文的常态,科学的不断进步不仅要求科研人员尊重他人的发现的优先权,还要尊重他人理性怀疑的权利。因为科学上新的命题往往是挑战已知概念,不可能符合传统逻辑,引起非议是必然的。同时,科研人员不仅要严谨,而且要诚实守信,准确无误地报告研究过程,诚实地向科学界开放自己的实验数据和研究结果。要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的科研成果,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维护自己和同行的社会声誉。

科学精神要求学术共同体及其成员在学术活动中表现出来追求卓越的精神,体现在科研的全过程,从事科研工作的人要做好四个交代:一是对前人的交代,你的工作是如何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的,主要进展是什么;二是对后人的交代,你的研究发现或结果是什么,今后的研究方向是什么;三是对自己内心的交代,你的研究对人类有价值么;四是对同行的交代,数据真实、结论可靠,同行可放心参考引用。

科技工作者的言行在社会上具有较大影响,应起到模范和表率作用。取得新的科学发现或创新进展成果,先找真正的同行交流、讨论和修正,在未经同行认真评议的情况下,不主动找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不包装,不忽悠。学术道德建设在学术共同体内更多地体现在学风上,学术风气不仅关系到学术自身的传承、发展与创新,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气,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不良的学风不仅损害学者和学术的形象,而且会影响公众对价值导向和价值观念的认同,从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社会风气。

科技工作者应当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以不断创新,勇于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为己任;要自觉把自己从事的科技工作同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联系起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要以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为自身义务,积极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工作者要坚持真理,自觉维护科学尊严,并以科学技术知识为武器,勇于同一切愚昧、迷信活动和各种伪科学活动作斗争。科技工作者要正确对待各种自然现象,不得参与、支持任何形式的伪科学和愚昧、迷信活动。

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盏明灯,光芒无处不在,照亮了自然的发展规律,提升了民众的科学素养。通过教育滋养的科学精神则是这盏明灯永不枯竭的燃料。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重要且迫切的任务。

(二)对学风问题零容忍就不应对国外期刊零作为

前不久,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集团史无前例地决定对《肿瘤生物学》学报的107篇造假论文撤稿,这些论文发表于2012年到2016年之间,全部来自中国学者。据了解,这107篇被撤稿的中国医学论文,已查明的原因是绝大部分涉嫌评审意见造假。论文的作者主要是通过论文中介机构向《肿瘤生物学》投稿,中介机构利用期刊评审制度的漏洞,向该学报的编辑推荐了肿瘤领域的著名专家作为自己论文的同行评审人;然后伪造了这些评审人的电子邮件地址,最后假冒同行专家评审通过了自己的论文发表。

《肿瘤生物学》的投稿评审系统存在重大漏洞,在不到五年的时间内,仅中国作者就有107篇论文有问题,一本这么不靠谱的学报还能得到认可,还能在中国发行?在上面发论文还能得到奖励?我们的相关权力部门对外国学报也太宽容了吧。对学风不端问题零容忍,不仅要处理涉及撤稿的论文作者,还要打击论文中介机构,也要处罚那些不靠谱的国外期刊。治理学术不端问题,不应对国外期刊零作为。

从根本上讲,我们不应该过分看重在SCI收录期刊发表的论文,纸质期刊发表论文只是学术交流的一种渠道,还有学术会议报告,小型研讨会,网络发布研究阶段性成果交流等。科学发展是不断证伪的过程,有其自身规律和方式,期刊发表不一定代表正确,只要不是恶意欺骗或机构秘密,任何研究进展都应该及时在同行中公布,讨论。

过渡重视在国外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是国内科技界学术不自信的表现。科研成果的取得,从来都是一个反复争论、不断试错和逐步渐进的过程,科研人员的争论,也是对现象、数据和结论不断修正的过程。新的科学发现应该在学术同行中讨论和修正,比如召开学术研讨会等,让同行论证,而不应在大众媒体上炒作。科技成果或学术观点的被认可,本质上是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取决于发表在哪本期刊上。

不仅如此,对于SCI指标的过度重视,也严重束缚了科技评价的发展。30年前,中国引入了SCI论文评价指标,把科研人员的目光引向了国际,对快速提高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促进很大。然而,科技已经发展到今天,国际学术界已经走向了开放存取OA时代,当全世界都认为以出身论英雄有违公平,我们的科技管理者,却仍然重复着"他爸是李刚"这样荒唐的故事。

国家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相关规定,进一步改革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彻底改变“唯SCI” 的导向,健全科研诚信制度规范,加大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力度,启动对论文代写代发机构的清理整顿。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严于自律,自觉遵守科学道德规范的高线,旗帜鲜明地反对科研数据成果造假、反对抄袭剽窃科研成果、反对委托代写代发论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