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网 .中国教育在线
  杨亢尔,男,1966年10月出生,高级教师,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员。1986年毕业于宁波师范学院数学系,本科学历,华东师大研究生课程班结业。现任武岭中学校长,民革奉化区委委员、教育支部主委,宁波市教育学会数学分会理事,宁波市政协委员。从教三十余年,崇尚“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育人理念,主持完成多项省市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和选修课程开发,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40余篇,与人合著5本。曾先后获得奉化区学科带头人、名师,宁波市首届学科骨干,宁波市名师,奉化区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创新型人才、宁波民革先进党员、浙江省“春蚕奖”等荣誉称号,2014年9月被评为浙江省“特级教师”。
  从奉化站驱车半小时左右,便到了溪口,辗转几条街道到达目的地,立于眼前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城门,上面赫然写着两个斑驳大字——武岭。
  提起奉化溪口古镇,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大部分人可能会脱口而出:蒋介石和宋美龄。而今天,我们要走近的宁波市奉化武岭中学,就与这两位有着莫大的关系,因为这所学校正是由蒋先生遵其母遗愿于1927年在家乡捐建的。
  武岭中学倚武山,傍剡溪,紧邻蒋氏故居。循着历史的痕迹走在校园,你会发现每一处建筑都十分考究,青砖黛瓦,古树名木,无不透着浓浓的民国风。这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学校,其现任“掌门人”是至今从教已有30余年的浙江省数学特级教师杨亢尔。说起近些年学校的发展,杨校长感受颇深,想说的话也良多,那么让我们跟随杨校长,一起走进这所甬上名校。

  杨校长于1986年大学毕业踏上讲台,辗转奉化当地多所学校,担任过教务主任、副校长等职务。时光荏苒,他从未离开过这片他热爱的教育沃土,同样地,他的教育使命也一直未变——每走一步,他都紧跟时代,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当初选择报考师范院校,也没想太多,没想到如今自己会越来越难以割舍教师这份职业。”杨校长说这话时眼中似乎有种欢喜,庆幸没有半路动摇。
  2006年,武岭中学成为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样本校,正式开启课改发展之路。期间的2009年到2013年,杨亢尔调任武岭中学任副校长,分管师训教科研工作,由此也促使他汇入课程改革的潮流。2014年,他升任校长之后,梳理总结学校前期课改经验,又从新时期教育发展要求出发,结合学校实际,深入调研,确立了“适性教育”的学校办学特色。
  时至今日,武岭中学仍不忘初心坚持课改。杨校长总结说:“我们始终顺应普通高中深化课程改革的时代潮流,主动投身教育改革。”多年来,在历任校长的带领下,武岭中学作为课改浪潮中的第一批弄潮儿,执着探索课改之路,追求适性教育,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办学成果。
  2011年武岭中学成为浙江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选修课程建设改革试点校,2012年被确定为浙江省首批课改基地学校,同年教育部两次调研学校课改工作,多项课改经验在全省推广;2014年4月,成功入选浙江省首批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成为全省唯一一所从省二级重点越级升入省一级特色示范的学校,实现了农村普通高中的“逆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度评价武岭中学课改工作实现“弯道超越”。2015年3月,武岭中学又成为了浙江省第二批课改基地学校。
  2017年7月,又一喜讯使全校师生为止振奋。杨校长说,9月底10月初,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点)课题《我国基础教育未来发展新特征研究》成果专题研究报告之二“追梦者的探索:读懂学校的变革性实践”系列论丛《唯有适合 成其发展——浙江省武岭中学课程建设与学校发展研究报告》即将面世。“这本书由学校多年来在课改方面的有益探索、形成的教育(学)管理模式以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汇编而成,倾注了全体教师不少心血。”杨校长期待,这样的关于课改的理念和实践,能够助力学校未来的良性发展,也希望对省内乃至全国走在改革道路上的同类学校有所裨益。
  借着全省课程改革的东风,武岭中学不断进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践,目前已形成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涵盖五大学习领域、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以“会生活、会学习、会选择、会研究”四个维度为目标的课程群。“构建多元开放、富有时代气息的课程体系,才能扩大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权,促进学生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 杨校长侃侃而谈。
  学校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开发学科拓展、兴趣特长、生活科技、人文素养、职业技能、社会实践、心理健康等各类校本课程,保证学生在兴趣特长、人文素养、职业技能等方面有较好发展;开展各项社团文化活动,让学生们在学习中发现乐趣,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尽力让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构建完善学校课程体系的同时,与之相配套的评价体系也应运而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校采取多维度评价和考核方式,既看结果,更重过程,如开展学分认定、综合素质测评、“特色之星”系列评选活动等。通过适性的个性化培养,学生特长与创新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人数越来越多,各项体育竞赛和才艺展示成绩喜人,高考成绩也稳中有升,这对一所农村普通高中来说是莫大的鼓舞。“培养学生在文化学习之外的优秀品格和才艺,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杨校长如是说。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校园文化是始终贯穿发展的最鲜明主线。就武岭中学而言,历史早在上个世纪就赋予了她独特的校园文化与特色。不过,杨校长认为,一所学校之所以能不断向前发展,必须要立足传统,把握未来。
  为此,学校在广泛听取教师建议的基础上,邀请专家组反复论证,制订完善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确定了学校发展愿景——环境优美、文化厚重、特色明显的农村普通高中样板式学校,重新将建校之初确定的“礼义廉耻”四字作为校训,并对其内涵进行了重塑。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武岭中学一方面以“礼义廉耻”校训为主题精心布置校园环境,将校园文化打造成校本课程的载体,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多样个性;另一方面,学校不断从历史积淀中寻找优秀的传统文化因子,加强课程建设的实践性、体验性和地方性,为学生的发展打造更多体验平台。
  “武岭中学作为一所农村普高,相对于省内诸多优质高中来说,无论是生源质量,还是高考成绩,都存在明显差异,如果一直拘泥于高度统一的课程内容和基本一致的教学要求,显然不合实际,也不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求变求新’无疑是学校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杨校长看来,只有从学校实际出发,切实转变育人模式,真正地为学生的发展而教,才能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成就其未来发展。
  于是,在深化课改的新形势下,武岭中学在传承厚重而珍贵的办学历史和文化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学校实际和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人人皆人才,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并确立了培养“勤奋学习、快乐生活、适性发展的现代有为青年”的育人目标。
  在“适性教育”的理念指导下,武岭中学从2014年起探索实践分类分层走班,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插上飞翔的翅膀。杨校长说,实行分类分层走班之后,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和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课程,在适合自己的班级中学习,有助于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目前,学校开设的各类选修课程,全部实行选课走班。学生可通过网上菜单挑选自己喜欢的课程,形成独具个性的课表。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差异化发展,武岭中学的选修课程不断朝着精品化、高端化迈进。杨校长介绍说,学校现有10门浙江省网络推荐课程、4门省精品课程、3门宁波市精品课程及30门宁波市第二层级优秀选修课程,学校于2014年被确定为浙江省新课改实验“样本校”。
  不仅如此,每学期学校都会不定期组织形式各异、丰富多样的选修课展示活动。同时,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学校建立了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成立学生发展顾问中心,为每位学生配备一名发展顾问,实行三年跟踪指导,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找到发展方向。
  “除本校教师外,我们还会邀请专业人士、兼职教师、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家长、社会志愿者等担任顾问,为学生提供心理、学业、生活、生涯等全方面指引。”杨校长说,学校又将选修课程建设和职业生涯教育相结合,形成了以“学会选择”为中心的“认识和了解自我、认识高校和专业、认识职业和体验”等课程群,定期开展职业体验、职场访谈和霍兰德职业兴趣倾向测试等实践活动,多渠道、多层次地指导学生了解自己感兴趣且适合的职业,从而帮他们尽早确立发展目标,增强学习的有效性及院校和专业的选择能力。
  对于武中这所地处农村的学校来说,能够不懈追求“适性教育”,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舞台实属不易,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随着“适性教育”的不断推进,杨校长也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学校要发展教师是核心,也是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适应高考制度改革的关键。“我认为,最适合学校特色发展和学生培养的教师就是最好的教师。”杨校长坦言,新形势下教师的学习和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个体层面,应由个体向团体突破,全力打造一支创新型“适教”的教师团队。
  武岭中学的课程改革在一步一步深化,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在课改这个主阵地上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升,而这一提升也得益于学校开展多年的校本化教师研训。杨校长说,多年前学校就确立了“科研兴校”的办校理念,致力于开展校本化教师研修的有效性策略研究,希望能以研修促教学,以研修促进教师合作性团队建设,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和学校的全面发展。
  正如杨校长所言,校本研修是离教师课堂教学最近、最受教师欢迎的培训模式之一,也是教师培训的重要途径。“每位老师都十分认真地对待每一次校本研修,不光主题要几经推敲,研修的形式也要经过多次讨论。”
  比如刚结束的这个学期,教务师训部门在充分研究与调研的基础上,围绕“新高考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这一主题精选并确定了“高三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探讨”“学考选考试卷分析及教学策略的研究”“各学科教学计划调整的具体安排”“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与课堂应用”四次校本研修的主题,采用“课堂实践”“组内研讨”“学生问卷”“案例研究”等多种形式展开研修,研讨后收集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反馈并用于指导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
  为了对教师研修进行更有效地指导,武中多管齐下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成长舞台。通过“推门听课”“同课异构”“教学互访”“师徒同台”“多元评课”“武岭论坛”等多种校内研讨方式,让每一个教师成为校本研修的主力军。 此外,学校还克服现实困难,尽量创造条件,让更多教师有机会“走出去”。从骨干教师到一线教师,借助“外力”培养学校的青年教师骨干;还将专家或校外知名教师“请进来”,开展讲座、论坛或示范教学,充分发挥区域内名师、专家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研修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校本研修实施多年来,武中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杨校长非常有底气地说:“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和科研的积极性明显提升,参与课题研究、课程开发及各级各类业务竞赛均取得优异成绩。”毋庸置疑,这对一所农村学校来说是可喜可贺的。
  “不忘教师初心,方得教学始终”,作为浙江省数学特级教师,杨校长一直站在教学第一线,不仅承担了高三年级数学复习教学任务,还担任宁波市特级教师跨区域带徒导师,引领学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在繁杂的学校事务之余,坚持撰写教研论文,参与课程开发,指导课题研究。在他的带动下,武岭中学校本研修蔚然成风,学校每年教研组研修案例和优秀教研组评比的获奖数量和级别都遥遥领先,年年被评为“校本研修优秀学校”和“校本研修网络平台先进学校”,2016年还被评为宁波市“十二五”师干训工作优秀实践基地学校。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杨校长一直走在充满阳光的教育路上,他最认同的一句话是:教育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育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与学生沟通的技巧”。这是杨校长心目中理想的教育理念和教师原型,为此,他从未停止探索教育的脚步,他坚信——唯有适合,才能成其发展!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备12045350号-1 | 文网文[2008]22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902063号
版权所有 赛尔网络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