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网 .中国教育在线
校长名片
本期校长:张惠民

 张惠民,1983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学院,绍兴鲁迅中学校长,曾任柯桥中学校长。浙江省高中数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荣获浙江省“春蚕奖”、绍兴市“十佳”校长称号等荣誉,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数学专业论文30余篇。从教33年来,一直奋战在教育一线。

走进校长
  在绍兴柯桥区的瓜渚湖畔东侧,有所因鲁迅先生而闻名全国的学校,那就是绍兴鲁迅中学(下简称“鲁迅中学”)。走在校园里,你可以随时随地看到鲁迅先生的“身影”,跟他一起漫步,一起聊天,一起喝茶……
  还未及校门,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与鲁迅先生相关的“百草园”。在瓜渚湖畔,这个小园子里有各种蔬菜正在蓬勃生长。远处几十米开外,一面鲁迅景观墙屹立眼前。
  见到鲁迅中学张惠民校长时,记者兴奋地把刚看到的一幕幕跟张校长讲,可他说,像这样“鲁味”十足的元素,校园的角角落落随处可见。“更加深入打造‘鲁味’校园,正是学校接下来要花大心思做的。”
 打造“鲁味”校园,浸润学生的日常生活
  鲁迅中学创建于1994年,自建校以来,一直立足学校实际,打造“鲁味”校园环境,将鲁迅先生的“立人”思想贯穿于校园文化构建和课程改革中,不断推进。
  走进校门,正前方是一座高大的鲁迅先生像,抬眼看到的是最近一幢楼上的三个大字——豫才楼,这是鲁迅中学的行政楼。熟悉鲁迅先生的人都知道,鲁迅先生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豫才楼便由此得名。
  走进鲁迅中学行政楼的大厅,会看到一面主体由顶天立地的“立”字和24个不同字体、形态各异的“人”字组成的“立人墙”,这面墙充分体现了学校的“立人”思想。
  循着张校长的脚步,继续漫步校园。高悬在灯杆上的“鲁迅语录”、“孺子牛”、“树人堂”、“三味书院”和门前的“早”字石头、“中国脊梁”文化景观墙、“豫亭”、鲁迅先生纪念室和校史的陈列室、典雅的社戏台,还有“朝花夕拾”主题庭院、具有哲理思辨韵味的“路园”和充满韵味的“秋韵”庭园……这些都一个一个出现在眼前。无不衬托出鲁迅中学校园中的“鲁味”。
  张校长说,前文提到的“百草园”,春种蔬菜、夏种向日葵,还是老师和学生动手实践的地方;“秋韵”庭园,则如一个小型的果园,有石榴树、柿子树、山楂树、文丹果树、橡树、红枫等,还有一条银杏大道。秋天一到,果子丰收了,银杏叶也会落得满地金黄。
  另外,目前正在完善的“路园”则包含着学校师生和鲁迅先生的大事记。鲁迅先生曾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先生一生之路和鲁中发展之路并行,所有相关的人和事都会被镌刻在‘路园’,永远铭记。”张校长说。
  “首先要让学生对校园文化有个整体的感知和印象,之后会据此开展拓展课程。”张校长坦言,高中三年,不光有学习,非常重要的还有高中记忆。张校长认为,学生的情感在积极、活泼、明朗的教育环境中得以滋润和延展才能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同时让不同的个性变得精彩。
确立“立人”办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
  1907年,鲁迅先生在《文化偏至论》中曾言,“……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凡事举”。前文提到的“立人”思想便典出于此。
  “立人”办学理念的核心思想是“尊重个性,张扬精神”。“‘尊重个性’就是把尊重作为一种理念,融入整个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兴趣差异。‘张扬精神’则是要创造自由舒展的空间,让学生对生命充满热爱,具有昂扬向上的精神。”张校长解释说。
  因此,在张校长的主张下,鲁迅中学在暑期完成了“立人强”的建设,其中24个“人”字中包含甲骨文等字体。“‘大写的人’其实就是个性鲜明的学生个体,学校不能培养同质化的人才,而是要让学生在学科竞赛、文学和英语比赛中,都占有一席之地。”这句话,正与学校办学理念的核心思想“尊重个性,张养精神”契合。
  而多年来,鲁迅中学确实也是这样做的。不论是学生体质测试,还是各种艺术节,一文一武中都能看到学生的优秀表现。
  “前段时间的艺术节,大合唱团队的40多人中,有10多个都是高三学生,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张校长说,学校希望尊重学生的选择,让他们的学习和兴趣两不误。
  另外,学校传承鲁迅先生的文学思想,为提供学生文学创作的肥沃土壤,在高中阶段便出版个人文学作品集的已有四位学生,其中三位都考上了国内知名大学。今年五月,绍兴鲁迅中学高一学生杨一凡作品《魔力星球》出版发布。
  “能写是好事,对这样的学生我非常支持。”张校长说,每个学生兴趣都不一样,学校只要为其发展助好力即可。“大学不需要只会读书的人才,而更喜欢学习好,既有特长的,我们就是要培养个性张扬的学生。”
建构“立人”课程体系,多维课程群助力学生发展
  基于“立人”办学理念,鲁迅中学构建了“立人”课程体系。从立德、立智、立能、立艺四个维度展开,以“为终身发展的现代人奠基”为总目标,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张校长表示,鲁迅中学围绕“培养洞察世界、开拓新流的现代人”这一育人目标,以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为核心,以地域、社区与学校资源为依托,从基础宽实、才能突出、品格完善、特长鲜明四个维度构建具有鲁中特色的课程体系。
  在重视国家课程的同时,鲁迅中学积极开发校本选修课程。目前,学校已开发出省级精品(网络)课程13门,市级精品课程21门,县(区)级精品课程39门。经过精心打造,现已形成“鲁迅文化”课程群、“修身”课程群、“人生规划”课程群、“创意写作”课程群、 “创新实验”课程群和“实践技能”课程群等特色鲜明的六大课程群。
  每个课程群都有相应的课程做支撑,比如说以《创新英语大赛课程》和《立人与作文》等选修课程为框架构建的“创意写作”课程群;以《3D打印》《生化分析实验》《生物组培实验》等选修课程为基础构建的“创新实验”课程群;以《魅力戏剧,多彩影视》和《“醉”美绍兴》等选修课程为基础构建的“实践技能”课程群等。
  此外,学校每年还投入300万左右资金建设创新项目。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创新项目有3D实验室、生化综合分析、植物组培、竞赛实验、无人机、教学研究中心等,进一步助推了学校和学生的发展。另外,教学研究中心是集学科教室、教研活动室、竞赛辅导室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区块,这一运用走在全国前列。
  “在教学研究中心,九大学科都有自己的‘家’,开展研究性学习或是做实验都有了很好的保障。”记者留意到一个小细节,在每个实验室门外的墙壁上,都安装了一个物理小实验的操作手柄,还有相关原理的解释,比如风力发电、“时空隧道”等。
  张校长说,这样做是有用意的,能够让学随时随地置身物理的学习氛围中。“很多日常接触过的物理现象却说不出原理,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学习过程中慢慢积累。”
开设多彩社团,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除了课程建设外,鲁迅中学还不忘构建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以满足学生不同兴趣的发展。张校长介绍,学校目前开设有书共画摄影类、体育类、鲁迅文化拓展类的、创意类、音乐舞蹈类、手工类、学科拓展类和国学类社团等等近30个学生社团。
  这些社团活动都有各自的形式特点。有将社团与校本课程相结合,以学校省、市、区精品课程为依托,不断丰富学生社团活动。如鲁迅作品阅读、鲁味朗诵社等;有将社团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如创意类社团创客联盟、3D打印创新实验等;有将校内校外资源相结合,既利用校外社会活动基地的气象社,也邀请校外专家指导的无人机“极客桥”无人机社和热心家长参与的摄影社、ACGN社等;还有将社团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如生化综合分析检测社团,可以检测水、气、食品等。
  办学22年来,鲁迅中学一直不断深入育人思想、办学理念和课程的构建,不少学生因此受益,学校的知名度也因此不断扩大。
  2015年和2016年各有10位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2014年,陈芳婷同学在全国地理奥赛中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入选国家集训队并出征俄罗斯国际地理奥赛;2015年,胡黔江同学获第32届全国物理竞赛决赛一等奖,并入选国家集训队,保送北京大学;同年,丁晨妍同学在全国地理奥赛中获得一等奖;2016年,朱轶轩等4位同学在ican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一等奖;在2016年第十五届全国创新英语大赛中,鲁迅中学获奖超百人,仅全国一等奖获得者就有13人……
  除此之外,鲁迅中学还有非常多的学生获得过文学作品大赛的全国大奖,学校实现了文学写作国家级大赛获奖的大满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