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深北莫携50项中俄特色成果亮相高交会 15项中外研产学合作签约
2025-11-16 18:18:00
中国教育在线
  11月14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帷幕。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以下简称“深北莫”)以“中俄合作特色、交叉融合创新”为主题,集中展示了50项具有中俄合作特色的科技创新成果,吸引了众多中外观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同日下午,学校成功举办“产学研重大合作签约暨2025‘一带一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现场完成15项中俄合作重点实验室、基地和校地、校企业合作签约,标志着学校研产学协同发展开启新篇章;在11月14日下午举办的第27届高交会“优秀科研成果创新奖”颁奖仪式中,深北莫共9项成果获“优秀科研成果创新奖”。

中俄科创成果引关注,多领域创新展现硬实力
高交会期间,深北莫展出的50项创新成果覆盖材料与化学、人工智能与制造、数字经济、新能源、生物技术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了学校在交叉学科融合与国际视野下的科研实力。展区中外访客人气火爆、互动频繁,成为高交会一大亮点。

在深北莫展区,多项成果凭借其独特优势成为焦点。工程系打造的“人面机器人”凭借高度拟人化的交互体验,成为现场最具人气的互动明星;人工智能研究院的“软轴驱动医疗手术机器人系统”、“能传一体无线体域网”两项成果,向现场观众展示了AI技术在医疗诊疗、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前沿应用场景;经济系的数字创新实验室将脑科学等多模态数据与金融模型相结合,辅助企业制定和预演复杂的数字资产交易策略和投资策略;前沿交叉研究院的“桌面式碳纤维铺丝3D打印机”基于代理算法理论和工程技术创新的紧密融合,实现复合材料增材智造的高端化和轻量化,吸引诸多行业嘉宾高度关注;材料科学系团队独创的粉末混合方法制备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为锂电池检测与开发高性能电池提供新方向;此外,“三维层级多孔吸附剂突破海水提铀关键技术”等多项成果同台展出,凸显学校在多学科交叉领域的多年积累与持续创新。

14日下午,第27届高交会“优秀科研成果创新奖”颁奖仪式在13号展馆进行,深北莫参展的“人面机器人”、“低空无人机防电磁干扰关键功能材料及其工程化技术”、桌面式碳纤维铺丝3D打印机(Benchtop AFP 3D Printer)等共9项科研成果荣获奖项。
深北莫优秀科研成果创新奖清单  

签约15项产学研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共建共享
14日下午,“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产学研重大合作签约暨2025‘一带一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0号馆举行。在现场中外领导及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学校启动了2个国家级、3个省区级重点实验室/基地项目,签署了1项校地合作、2个校企联合实验室和7项企业研发委托协议,标志着深北莫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国际合作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深北莫校长李和章、第一副校长谢.尼.伊万琴科、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超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E.E.特尔特什尼科夫、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S.I.卡巴尼欣,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温兆银,龙岗区科技创新局局长林逸涛、昆山高新区科技局局长陈岚,以及来自内蒙古工业大学校长宝音贺西教授团队成员柳宁教授、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李钢研究员、深圳大学张晗教授、香港理工大学王立秋讲座教授、英国拉夫堡朱斌教授等院士专家及学校师生代表共120余人出席活动。
聚焦材料科技前沿,共话“一带一路”产学研用融合
同日下午,由中国教育部指导、深北莫材料科学系承办的2025“一带一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材料专题会议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0C会议室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硅酸盐研究所、内蒙古工业大学、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深圳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英国拉夫堡大学的6位院士和教授,就固态电池材料、低空先进技术、航空发动机先进材料、黑鳞生物材料、智能软制造、燃料电池等主题作主旨报告,现场百余名听众积极参与并与报告专家进行了现场交流。

2025年是深北莫第二次参展高交会并同期举办系列配套活动。学校充分依托中俄合作国际化办学优势,集中展示了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及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的综合科研实力,持续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与全球科技协同创新持续贡献“深北莫智慧”与“深北莫力量”。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 农钰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