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日慈公益基金会与心和公益基金会联合在线发布了《相遇在起点:0-3岁儿童与养育人心理健康支持的现状观察与未来展望》报告。该报告系统梳理了我国0-3岁婴幼儿及其养育人心理健康的现状、挑战与可行路径,并提出了多层面行动建议,旨在推动社会更多关注生命早期心理健康的奠基作用。
报告指出,0-3岁是儿童大脑发育、安全感形成及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关键窗口期,同时,养育人自身的心理状态也深刻影响着婴幼儿的健康发展。调研显示,1–5岁儿童心理障碍发生率已达16%–18%,约23%的孕产妇存在抑郁或焦虑等心理问题,其子女出现心理问题的风险约为普通儿童的两倍,存在明显的代际传递风险。
在发布会中,心和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刘斌表示,关注0-3岁婴幼儿心理健康不仅是对个体成长关键期的重视,更是应对未来社会竞争、培育人类独特情感能力的重要举措。日慈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张真则从预防视角指出,当前公益服务在0-3岁阶段存在明显空白,亟需行业共同推进议题融合与系统干预。
报告从“养育照护框架”出发,提出健康基础、环境安全、回应性照护、早期学习机会以及养育人心理健康五大核心因素,并强调“回应性照顾”和“养育人心理支持”是提升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有效切入点。
为进一步推动理念落地,发布会还分享了“绿房子”项目与“心灵绿洲”养育人支持方案等实践案例。“绿房子”项目通过创建安全、开放的语言与倾听空间,帮助婴幼儿实现社会化预演,同时为养育人提供心理喘息机会。而正在研发中的“心灵绿洲”产品,则致力于通过情绪急救工具、线下工作坊及家庭支持计划,分层响应新手妈妈的情绪支持、社群连接和系统关怀需求。
在圆桌讨论环节,多位专家一致认为,当前养育人心理健康支持不仅缺乏有效工具,更缺乏社会认知。未来需从倡导关怀理念、开发实用产品、建设专业人才队伍等方面共同发力,构建“养育人—儿童”协同发展的支持生态。
该报告呼吁公益组织、资助方、研究机构及政策制定者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从生命起点出发,为每一个婴幼儿及其家庭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