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融媒体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路径
2021-12-07 11:23:00
贵阳学院
  在当前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形势下,互联网作为高校学生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电台、电视、网络媒体的相互融合,一方面使得互联网信息越发多样化、多元化和丰富化;另一方面深刻的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习近平总书记说:"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这会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会对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工作、对人生的看法产生重要影响。"
  高等院校作为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爱国主义、弘扬爱国主义的责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才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爱国情怀的人才,高等院校结合融媒体时代发展要求,深入分析研究,聚焦阵地建设和宣传队伍建设,充分运用校园媒体阵地开展多元化、多形式的爱国主义宣传,在互联网阵地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牢牢掌握网络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引导高校学生的爱国思想、培养爱国情怀,全力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一、多元融合,做强思政课堂主阵地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信息的传播效率极大提高,信息内容丰富多元,这一变化一方面拓宽了高校学生的视野和见识,另一方面也给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政课堂作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主要依托"讲授、讲解、讲读"的教学方式和黑板、课件为主的教学手段。然而当下高校学生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交流互动的需求大,网络信息成为塑造其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渠道之一。传统思政课堂教育方式对高校学生的吸引力逐渐减弱。因此,创新思政课堂教育手段和优化教学内容,是融媒体时代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的迫切需求。
  教学内容实时更新,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入脑入心。融媒体时代信息传递效率大大提升,思政课堂的教学素材获取更加便捷、处理更加方便,思政课教师应当积极利用这一优势,将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与时俱进,将当下时事、要事、大事中我国主流媒体观点融入课本知识,实现内容互补,使得高校学生能够获得具有时效性、有效性的爱国主义教育。
  创新课堂教学手段,激发爱国情、民族魂和中国心。将融媒体理念融入思政课堂,对传统教学多媒体设备与融媒体新技术、新设备进行优化整合,使得课堂教学手段更加多元化。借助AR、VR等虚拟现实技术,将红色历史、红色人物、爱国实例和当代楷模事例立体化、动态化呈现在学生眼前,实现沉浸式、立体化教学,通过音视频、图文等方式增强高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观感。
  二、跨界融合,做大爱国主义校媒矩阵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正在深度融合进程中,全方位、多功能的深度融合发展模式成为当下的主流。高校往往既拥有校园广播、报纸和宣传大屏等线下媒体,又拥有网站、微信、微博、APP等线上媒体。如何整合学校线上线下媒体,并与主流媒体跨界合作,实现校园媒体矩阵平台融合发力的同时,将主流媒体前沿技术和内容优势融入到校园媒体矩阵平台中,实现为高校学生提供更丰富、更鲜活、更优质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打造符合新时代要求、强有力的校园宣传阵地是当下亟待思考的问题。
  深度融合校媒矩阵平台。校园媒体矩阵的发展壮大是深度融合校园媒体运营团队、明确各平台功能属性以及优化校媒资源。融媒体时代要求融合性人才、融合型运营团队,提高每一个平台既能够围绕一个主题发力,又能够具有互通性、互补性。加强校园媒体平台之间的协作、互通,为校园媒体融合运营提供人力、物力和运营理念的保障,才能够有利于校园媒体矩阵的整体发力。
  明确各平台功能属性。强化各平台中爱国主义教育影响力,注重发挥校园媒体各平台独特功能属性,逐步实现校园媒体融合功能,达到1+1>2的爱国主义教育成效。不同媒介平台具有自身的优势与属性,媒体融合正是强调最大化发挥各类媒介平台的优势,既做到"统一发力",又做到"化整为零"。校园广播、报纸、宣传大屏等应当明确自身线下媒体区域影响力属性,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和属性,实现其历史性、回顾性和区域覆盖性的优势。同时积极探索与线上媒体结合,依托现有的线上媒体平台,即能实现线上发布扩大影响力与受众面,又能实现线下媒体的创新发展。
  优化校园媒体矩阵资源。通过对校园媒体矩阵各平台的信息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使得校园媒体矩阵实现创新、互补、和谐共生,有利于创建丰富多样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模式,使得教育内容更加充实,通过各平台资源互补,营造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浓厚传播氛围,使得爱国主义教育成效得到大幅提升,构建协同育人体系。
  三、路径融合,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历史资源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环境对高校学生个人学习和生活的影响是全面的、深远的,高校作为厚植爱国主义教育的沃土,依托重大节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注重重大节日内涵传播。高校应当进一步厘清重大节日与历史的相关内容,将历史资源、红色资源、先进文化资源进行有机结合,在重大历史事件或关键时间节点举办线上线下的校园文化活动,让高校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其次,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以先进文化浸润思想,涵养心灵,陶冶情操,结合高校自身特色构建全面的校园文化育人体系。
  建设爱国主义网络数字化展馆。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使得新旧媒体技术在爱国主义教育展馆得到一体化运用的可能性,增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体验感。高校可对本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丰富的教育内容进行智能化讲解,通过校媒线上终端选取需要片段或内容,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分众化传播。同时,高校能够通过与全国各地优秀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现共通互融,通过AR、VR等设备使得学生在校园内就能够身临其境的体验到各地优质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提高其对高校学生的感染力。(本文系贵阳学院2021年度高层次项目培育--党建、思政、"建党100周年"研究专项课题研究成果)
作者肖万宁系贵阳学院党委宣传部教师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