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凯里学院举行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暨升国旗仪式
2022-08-30 11:04:00
凯里学院

  新的学期、新的憧憬、新的征程、新的希望。8月29日早晨,凯里学院在铜鼓广场隆重举行凯里学院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暨升国旗仪式。

  校领导宋建波、赵守盈、余晓林、张雪梅、陈怀利、王小红、龙健、周江菊、李斌,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分院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专职辅导员及学生代表参加活动。活动由党委委员、副院长周江菊主持。

  “升旗仪式现在开始!”主持人一声号令,“全体肃立,出旗!”口令发出,五星红旗在护旗手的护送下,缓缓地到达旗杆下,升旗手将手中的红旗抛向天空,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伴随着国歌的雄壮旋律,全体师生行注目礼,目视着国旗的方向,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党委书记宋建波以《奋进新征程 喜迎二十大》为题为凯里学院广大学子讲授开学第一课。他指出,即将召开党的二十大,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飞逝的时光里,我们看到的、感悟到的中国,是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

  宋建波表示,今年以来,省委书记谌贻琴同志,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赵勇同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卢雍政同志先后到凯里学院考察调研,充分体现了国家民委和省委省政府对凯里学院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凯里学院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各项发展成绩喜人、催人奋进,全体师生按照“一个坚持、两个抓手、两只翅膀、四大引领任务”的“十四五”发展方略,凝心聚力、锐意进取,砥砺奋进、攻坚克难,谱写了一曲高歌猛进的雄浑乐章。一是聚焦重点,委省共建凯里学院工作得到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的大力支持,正稳步推进。二是多点发力,凯里学院与英国雅顿大学联合申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获批并正式招生,成为贵州省第一个采用“4+0”培养模式、能拿到双证的地方高校;贵州汉天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捐资2500万建设的微电子与人工智能学院教学大楼顺利封顶,即将启用;中央预算内投资4560万元建设的综合实验楼A栋已经竣工;“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项目(1亿元建设资金)——凯里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实验实训基地获批,正在加紧建设;申报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3个专业已获教育部审批,今年正式招生;凯里学院幼儿园已经开园,今年正式招生;首批参加认证的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两个师范专业已顺利通过国家二级认证,等等。在新的学期里,我们要尽最大努力争取国家民委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凯里学院在年内成功签约,确保顺利通过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确保第二批师范类专业通过国家二级认证,争取“微纳与智能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获批,扎实推进“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凯里学院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产教融合实验实训基地”和微电子与人工智能学院教学楼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学校南大门、九区学生公寓、微电子与人工智能科教产业园、教师公寓、附属小学等“三期工程”项目建设,扎实推进2022年“十件实事”落地落实,继续办好开学典礼、新生军训、迎新晚会、中秋晚会、秋季运动会、新年音乐会等活动,扎实做好2022年学生助学贷款和贫困学生免补学费等各项学生资助工作,努力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随后,宋建波寄语广大学子,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寄语和殷切嘱托,涵养爱国之心,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珍惜青春、不负韶华,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书写属于我们凯里学院学子的青春华章,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周江菊在主持中表示,希望全体师生牢记初心使命,坚定信心,勇毅前行,在新的学期里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再创辉煌,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自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赖霓作为学生代表作国旗下的讲话。她表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应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用奋斗成就有价值的人生,书写不负时代、不负党和人民的青春华章。

  最后,全体师生合唱《歌唱祖国》和《凯里学院校歌》,用嘹亮的歌声表达爱党、爱国、爱校之情。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