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邹联克:教育美 教育真美 教育必须美
2020-12-31 11:31:00
贵州省教育厅

  12月15日,省教育厅厅长邹联克到黔东南州从江县丙妹镇大歹小学调研工作,对从江大歹教育一步跨千年的变化深有感触,遂于近日撰文《教育美 教育真美 教育必须美》。

  贵州省教育厅厅长 邹联克

  最是光阴留不住,风雨潇潇又一年。岁末回首,是为了不忘过往;展望未来,是为了逐梦前行。时间的航船,载着我们挥别“十三五”,驶入“十四五”,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半个月前的2020年12月15日,我到了黔东南州从江县丙妹镇大歹小学,这是一所大山深处的学校,它曾有苦涩的过往,还有灿烂的晨曦,更有多彩的故事。

  仅从2019年10月算起,我已经是第5次来到这里了。从江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是苗岭山脉向广西丘陵山地过渡、苗岭山脉南缘与南岭桂北诸山接壤地带。由于文化观念、家庭因素、语言障碍、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和交通不便等因素,长期以来思想观念落后与经济发展滞后的相互影响,导致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想要改变这里贫穷落后的面貌,只有靠教育,实现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在大山最深处点燃知识的火把,在信息闭塞中守护孩子的梦想,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未来,可这一切,又谈何容易?

  2019年,我厅牵头依托贵阳市南明区对大歹小学进行为期三年的组团式驻点帮扶,提出“一年大见成效,两年共赢成长,三年全面发展”的目标,南明区南明小学选派5名学校行政干部和骨干教师常驻大歹。这次我去观看了孩子们简单的节目表演,作为近些年贵州教育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历数过往,但是,当我看到“豆芽妹”灿烂的笑容、目睹“大歹娃”皮肤黝黑的时候,我坚信,唤醒“沉睡”的苗寨必须从教育开始,必须靠教育人的付出。

  南明小学选派教师 “大歹娃”前后对比

  当我听到孩子们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朗诵《少年中国说》、合唱《唱支山歌给党听》,看到他们用优美的舞姿表演《听我说谢谢你》的时候,我的眼睛模糊了。我想,为什么我们眼里饱含泪水,是因为对这份事业爱得深沉。可又有谁能想到,这一年间的巨变是从家长与孩子一起躲避上学到家长愿意送,孩子愿意去学校读书;从老师追着给孩子们洗头、剪指甲到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再到能主动向大人问好,课堂举手回答问题;从孩子们胆怯木讷到活泼自信、从面无表情到开怀大笑。

  大歹小学学生“豆芽妹”前后对比

  看见孩子、让孩子站在舞台的中央,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我猛然发现,当我们经过曲曲折折的找寻,当我们用脚步丈量大地的时候,教育能够用无比温柔的声音唤醒我们、鼓舞我们。从江大歹教育之变,可谓一步跨千年。那一刻对我灵魂的触动,让我更加坚定了教育的信念:生命有缝,阳光能够照进来。教育美,教育真美,教育必须美!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美,美在实现教化。教育可以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健康成长,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教育的本质是对人的一种“再生产”或者“第二次生产”。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改造和转化的过程。人是唯一有价值观的动物,“德”就是价值观。

  教育美,美在创造历史。“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历史是由一代又一代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接力创造的。教育就是根源于社会发展和文明传承的需要必然地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培养人的活动。把教育看作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对教育的普遍性本质的正确反映。

  教育美,美在培养人才。“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教育的最重要意义在于使得每一个个体具备文化的力量,在自由而非自在,文明而非野蛮中生活。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学术理论研究,把教育看作培养人的活动,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界和教育学研究中的广泛共识。

  教育既可以改变外形,更能塑造灵魂。

  教育真美,美在改变发展面貌。贵州是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正因为贵州教育的崛起超越,才助力贵州“造血式”扶贫,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在最美多彩贵州,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十三五”教育扶贫无疑为多彩贵州增了光添了彩,协力提升了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颜值”,书写了贵州教育的“担当”。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有的教学节奏,当我省在全国第一个宣布高三初三开学复课时,彰显了抗疫的自信,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助推了经济的复苏。

  教育真美,美在推动文明进步。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人类社会需要通过教育不断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通过教育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更好地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教育真美,美在创造幸福生活。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通过教育小手拉大手,大歹的学生家长们会说普通话,也敢于乐于与人交流,对教育有了更多的认同和支持,实现了该读书的孩子一个都不少,已读书的孩子一个都不跑。教育改变了山村孩子的性格,也改变了山村孩子的命运。大歹小学也被评为全国首批100所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

  读书,是渡己;教书,是渡人。望谟县实验高级中学刘秀祥千里背母上大学,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放弃高薪回家乡,是为了改变更多孩子的命运。八年骑坏八辆摩托,是为了唤醒一颗颗迷惘的心灵。放眼贵州教育,广大教育工作者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启迪着学生心灵,贵州教育正赋予了莘莘学子未来无限精彩的可能。

  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我们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如期实现,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教育必须美,美在民心相通。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复杂而深刻的重大变化。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教育在民心相通、文明互鉴中的基础作用,保持战略定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不断增强我国软实力,为维护世界和平,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

  教育必须美,美在助力复兴。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事业,对提升人民综合素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教育可以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提供人才支撑,提供创新动力。

  教育必须美,美在开创未来。“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功有才成,业由才广。我们要坚守教育初心,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让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材,改变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岁月穿江过海浩荡而来,奔流而去。“十三五”时期是贵州教育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教育工作全局,战贫、战疫、战灾一起抓,改革、发展、稳定一同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

  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中华民族历史上,也是人类历史上极不寻常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经济发展备受冲击,外部环境风高浪急,全省教育系统闻令而动、全力以赴,打出了一套符合中央精神、切合贵州实际的“组合拳”,在全国第一个宣布开学时间、率先实现初三高三年级复学复课、率先实现全学段全覆盖复学复课,成功迎接了挑战,成功经受住了考验,交出满意的战“疫”答卷。

  这一年,我们走得很艰辛,过得很忙碌,也许我们从未如此渴望和一年说再见,却在即将逝去时发现,它已深刻于心。当我们盘点2020时,脸上不由自主漾起笑容,我们有感于从江教育之变,奋进于贵州教育之兴。这是我们对教育美,教育真美,教育必须美这份获得感、幸福感的温暖印记。

  大歹小学前后对比

  历史已经转身,未来招引前行。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强调,怎么重视教育都不为过,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特色教育强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融入新发展格局,放眼推动新发展格局、统筹特色教育强省全局、破解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我们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构建更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普惠便利的终身学习体系;我们必须适应新发展形势,对标高质量发展“高线”、突出特色化发展“长线”、守住保障性发展“底线”。

  2021年,我省教育工作要聚焦高质量特色化发展这“一条主线”,在实现普及程度指标、三个结构调整、综合改革试点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动贵州教育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有特色的方向前进。

  贵州今天的美好,离不开贵州昨天的教育。贵州明天的精彩,必将托付于今日之贵州教育。尊重人性,尊重差异,实现人自身更好的发展,是教育的本源所在。作为贵州教育人,我们必须抱定“教育兴,贵州兴;教育强,贵州强”职责使命,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从自身站立的地方,创造贵州教育更多的美好和辉煌。

  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我一直坚信、坚守教育事业不同于别的任何事业,它类似于农业。不同的种子,不同的土壤需要不同的阳光水分,结成不同的果实,根本出发点和价值观就在于教育要依据不同的个性,满足不同的需求,助力实现不同的发展。我们以坚定的信念和脚步上下求索,虽然道路崎岖,行路却不孤独,记录下了对自己、对世界、对万物的不解和疑惑,记录下了探寻未知仰望星空的眼神,这些出自灵感,更出自情怀。

  教育要以人为本,教育要面向时代,教育要让学生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教育人要永远铭记“来时路”之艰难,强化“脚下路”之责任,坚定“未来路”之梦想,以优异成绩向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献礼。

  我们期待并有理由相信,教育美,教育真美。教育行,教育必须行,贵州教育未来更美更行!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