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文:在最新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结果(本科)中,恭喜电子科技大学位列2017年全国第一,位列2013-2017年全国第三。您认为电子科技大学此次取得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科竞赛评估上的优异成绩,最关键的因素有哪些?

曾勇:谢谢!
作为以工科为主的高校,电子科技大学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高度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学科竞赛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科竞赛不仅是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而且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构建了贯通本科四年,以创新训练与学科竞赛为主体的“普惠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包括:通过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创新实验中心和科研重点实验室形成了“四梯度”实践教学平台体系;通过“一院一赛”,实现学生重大学科竞赛全覆盖;通过将重大学科竞赛转化为核心通识课程、挑战性学习资源和毕业设计内容,实现学生的跨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实施校院两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搭建精英人才跨学科与集成创新能力培养平台;通过学科竞赛带动创新创业教育,强化技术创新驱动的创业教育;通过对学生和指导教师的一系列激励措施调动学生和教师参与学科竞赛和挑战性学习的积极性。总结起来,关键就是把兴趣性与组织性相结合,通过有计划的培养和组织体系,保证资源投入,全面推进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成果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

陈志文:高校承担着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的重任,您认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和着力点在哪里?

曾勇:习总书记对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总书记强调“只有培育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这就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关键思想和核心,就是我们的教育能不能培育出一流人才?怎么培养?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而言,我们的重点和着力点就是要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着力于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生能力,强化学生持续发展的能力,把这个核心、根本、关键的“纲”抓好。对此,电子科技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泛信息化时代未来创新引领性人才为目标,聚焦以通识教育与领导力培养为主要内容的软实力和以知识综合与能力集成为主要内容的硬实力,“价值塑造、思想启迪、知识探究、潜能激发、个性发展”五位一体,深入推进精英人才培养计划,全面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本科教学改革与创新,建设本科人才培养平台与资源,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激励约束机制、培养质量保障与持续改进机制,努力实现一流本科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努力为国家写好高等教育“奋进之笔”做出贡献。

陈志文: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发展计划大背景下,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要面向“互联网+”融合发展需求,您认为电子科技大学在此背景下发展有何优势,未来如何规划?

曾勇: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推动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融合发展。电子科技大学坚持面向国民经济、行业与地方经济主战场,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敏锐地把握住了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各行业、社会对“互联网+”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在学校“十三五”本科人才培养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实施“互联网+”复合型精英人才培养计划,并将此作为学校精英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校利用电子信息类学科较强的综合优势,从2015年筹备到2016年顺利实施,已构建具有“互联网+”特质的培养方案,形成以产业导向、课程融合、自主学习、注重体验、赋予学生足够选择自由度等为原则的“互联网+”课程体系,建设了一支满足“互联网+”教育教学需求的相对稳定的优秀教师队伍,建成了集成果展示、炫酷体验、头脑风暴、创新研发、充电自学等功能于一体的“互联网+”定制平台与综合空间,同时,该计划已成功举办两届“互联网+”本科教育高峰论坛并签订合作企业47家,其中包括亚马逊、百度、腾讯等知名企业。

目前这个计划已有计算机、通信、经管、数学、能源、公管等六个学院参与,涉及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金融、智慧能源、益民服务六个领域,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四个学位,开展核心课程平台基础上、基于学生兴趣选择的双学位复合培养。

不仅如此,2017年10月15日的《光明日报》第7版用整版篇幅报道了电子科大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电子信息+”引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助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繁荣发展,投身民族复兴伟业的足迹和成绩。“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学思践悟”栏目刊登了校党委书记王亚非、校长李言荣的署名文章《把握“电子信息+”时代机遇 推进一流大学建设行稳致远》。

陈志文:您是自动化系工业自动化专业出身,后又多年从事对经济与金融方向的研究,是什么促成了这个转变?

曾勇:主要是兴趣和偶然因素,没有实际的考虑。从本科的工业自动化,到硕士的系统工程,再曾勇:到博士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后来博士后时的金融工程与微观金融领域,是偶然的接触加上兴趣的导引,促成了这些转变。我比较喜欢去了解未知的领域,不过不是完全跳跃性的,而是前面的基础都在后面的领域用上了。

陈志文:经济金融类专业大热,曾有报道称高考状元扎堆于经济学和工商管理,您觉得为何这类专业对高考状元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这种现象正常吗?

曾勇:这种现象既正常又有令人担忧之处。社会变迁和择业观念的变化,造成了这种趋势,这不曾勇:仅在中国如此,西方国家也是这么变化而来的。大体上,择业观念经历了科学时代、工程技术(工业)时代和商业时代。我们念大学的时候,科学的发展和科学家的故事激励着青年学生,那是科学时代,高考状元主要集中在基础科学领域,择业观念也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那时候财经领域不太被社会重视,因为市场经济还没有形成,除了少数在改革开放之初被企业家愿景激励的学生。在工业化时代,掌握一门专业技术、做一名工程师是比较实在可靠的职业选择,而成为科学家的人毕竟是少数,往往需要足够的聪明和毅力,工作职位也相对难求,所以择业观念更多偏向工程技术领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社会形成,价值和价值的创造都要通过市场中的企业和市场交易实现,价值创造和实现过程中,参与者可以获得比较丰厚的财富分配,商业成功和金融交易所带来的高额回报故事不断涌现,择业观念自然偏好工商管理和财经领域,这些领域也就开始吸引更多的高考状元。在新技术不断涌现的商业时代,价值链的高端更多集中在创新和市场两端,中间的制造环节附加值比较低,传统意义上的工程师不再成为最有吸引力的职业选择。技术的创新要转化为价值的创造需要发达的市场包括高效的金融市场支撑,自然最能激励年轻人选择的是创新研发领域和商业化领域(包括金融市场领域)。

然而,创新包括当前和未来、应用和基础两个层面,而支撑当前技术创新的基础是长期积累的基础科学研究突破。如果择业观念过于同质化,基础研究的积累可能难以为继,未来长远的技术创新将成无源之水。所以,我们社会的择业观念应该更加多元化,特别是那些对基础科学有特别兴趣和潜质的学生不要因择业风尚放弃追求。政府和社会也应该在职位和待遇上支持那些最有天赋和志趣的学生保持他们在基础领域探索的热情,而无生计和后顾之忧。这样,我们就可能看到高考状元多元化分布的局面。

陈志文:您就任电子科技大学校长以来,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曾勇:就是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探究)式教学变革,这涉及到培养模式、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式和课外学习方式的一系列变化,将深刻影响教与学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