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艺术学院

      一、学院简介

      

      文学与艺术学院由原文学院和艺术学院于2005年合并组建而成,现有教职工106人,教授、副教授33人(正高级职称7人,副高级职称25人),博士研究生(博士后)17人,拥有硕士学位的60人。教师队伍中有省级教学名师、优秀专家、省市政府津贴获得者、曾宪梓教育奖励基金获得者、四川省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青年教师标兵和各级教学成果优秀奖获得者多名。

      

      学院科研实力强劲,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汉语词缀研究》、《<北堂书钞>整理研究》、《汶川大地震语境下我国灾难报道伦理的规范化研究》、《四川凉山州彝语与汉语的接触研究》、《儒藏》校点等11项,教育部课题《人民共和国初期文艺界的“内部清理”》、《纳西语、汉语“人、身体类核心词”比较研究》、《大跃进时期的文艺研究》等9项,参与并完成国家新闻出版署项目、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达县等8县市的“地方志·方言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20余部,先后在《中国语文》、《文学评论》、《文学遗产》、《古汉语研究》、《文献》、《方言》、《文艺争鸣》、《光明日报》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及原创艺术作品1000余篇(国家级核心刊物100多篇),荣获四川省社会科学界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多项,绵阳市社科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多项。

      

      学院设有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视觉传达、环境设计、音乐学、音乐表演、汉语国际教育7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字学、媒体管理2个学术型硕士点和汉语国际教育1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在校学生1600余人,其中研究生30人。有省级特色建设专业1个(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省级精品课程1门(《语言学概要》)。学院奉行“文化奠基、质量立院”的办学理念,以“重德、励志、尚美”为院训,倡导“团结、求实、创新”的院风,以教学为中心、育人为根本,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快文学、新闻、艺术设计、音乐等学科协调发展,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能够广泛服务于国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宣传媒体、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文艺术类高级专门人才。研究生培养教育重扎实的专业基础、前沿的学术眼光、创新的研究能力。

      

      

      

      二、开设专业

      

      (一)7个本科专业

      

       1、汉语言文学(文学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扎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现代科技文化素养,能适应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事业需要,能从事现代文秘、新闻传播、文化宣传及中等学校语文教学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中文人才。

      

      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写作、逻辑学、美学原理、文献典籍、计算机运用基础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及社会群团组织、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现代文秘、新闻传播、文化宣传和教学科研工作。

      

      

      

       2、广播电视学(文学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较高社会主义觉悟,具有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够在广播电视及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网络媒体、中介机构的新闻宣传部门,从事新闻采访、写作、报道、编辑、制作、策划、主持、评论以及广播电视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新闻写作学、新闻采访学、新闻摄影、中外新闻事业史、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学概论、播音学概论、网络传播、传播学概论、广告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网络中介机构及各级党政机关从事新闻编辑、采访、节目主持、策划、文化宣传及管理工作。

      

       3、视觉传达设计(艺术类)

      

       培养目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扎实的设计技术基础,高尚的艺术修养与艺术境界,全面的设计研制能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与道德勇气,具有独立精神与创新思想的复合型、交叉型艺术与设计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图形创意、字体设计、广告设计、书籍设计、包装设计、企业识别系统设计、数字模型设计、数字特效设计、程序设计、游戏设计。

      

       就业方向:本专业社会需求量大,就业领域宽。学生毕业后可在广告公司、装饰公司、建筑及规划设计单位、影视传媒、大中专院校、出版社等单位从事设计、研究、教学或管理等工作。

      

      4、环境设计(艺术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环境设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具有人文精神、环境设计与技术创新能力,熟悉环境设计程序和相关法律,了解中外环境设计的发展动态,实践能力强,能在环境设计教育、研究、设计、房地产公司和管理领域从事相关环境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专业主干课程:设计学概论、中外建筑与环境设计史、视觉语言、构成基础、环境设计制图、室内设计原理、景观设计、人体工程学、装饰材料与构造工艺、生态设计学、工程概预算与施工管理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设计研究院、室内装饰设计或工程公司、景观设计工程公司等各类相关行业企业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和建筑设计工作,可在大专院校等教育单位从事该专业的教学工作,也可在房地产开发公司或政府部门从事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研发应用工作。

      

      5、音乐学(艺术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音乐理论功底和良好的音乐专业技能,掌握现代音乐制作技术,具有一定的创作、制作音乐能力的应用型通用人才。

      

       主要课程:音乐理论基础、视唱练耳、和声、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计算机音乐技术、计算机音频软件、音乐作品分析、音乐评论与论文写作、歌曲写作、复调、配器、合唱指挥、钢琴、声乐、器乐、舞蹈等。

        就业方向:面向机关、基层、企事业单位、部队的中(基)层单位,以及市县级文艺团体、文化局、文化馆、中等学校(中学、中专)、新闻媒体等,从事组织、编导、表演、教学、音乐编辑等工作。

      

      6、音乐表演(艺术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演唱、演奏、舞蹈等表演才能,有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良好的专业技能素养和水平的专业音乐舞蹈表演人才。专业方向分为三个大的专业方向:声乐表演、器乐表演、舞蹈表演。声乐、器乐表演主要有钢琴、器乐(萨克斯、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手风琴、小号、长笛、单簧管、双簧管、长号、圆号等)、民乐(二胡、古筝、竹笛、扬琴、琵琶)。

        声乐表演、器乐表演方向主干课程:声乐、钢琴、器乐、音乐理论基础、视唱练耳、和声、中外国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计算机音乐技术、地方戏剧与曲艺、合唱指挥、音乐欣赏等。舞蹈类方向的主干课程:舞蹈基本功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剧目、现代舞等。

        就业方向:面向文艺团体、文化局、文化馆、新闻媒体等,从事器乐、声乐、舞蹈表演、编导、音乐编辑等工作;面向企事业单位、部队从事组织、策划等企业文化工作;面向学校(中学、中专、小学、幼儿园)从事教学工作。

      

       7、汉语国际教育(文学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的,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具有较全面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和较系统的汉语言文化知识和扎实的汉语写作能力,对中国文化、中国文学、西方文化特别是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的了解,具有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能力以及具有一定外事活动和涉外工作能力的双语型师范类高层次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普通话、古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汉语写作、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中国思想史、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英语精读和泛读、英汉翻译、英语国家概况、跨文化交际、对外汉语教学通论、心理学、教育学、计算机应用等。

      

      就业方向:能在各类学校、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外事部门、外资、合资企业等需要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教学及应用技能的单位就业。

      

      (二)3个硕士点:

      

      1、汉语言文字学(学术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汉语言文字方面高层次的教学人才、研究人才,为其进入博士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而宽广的基础。造就汉语言文字方面高级应用专门人才,为其从事与汉语言文字相关的实际工作培育基本而扎实的应用技能。获得本专业硕士学位的毕业生应当在普通语言学理论指导下具备有关的汉语言文字现状、历史的系统知识,基本具备在汉语言文字学的某一或某些领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素质和能力,能够胜任对内对外较高层次的汉语汉字教学工作,能够承担与汉语言文字实际应用有关的各种社会工作、咨询工作,以及合作研究等工作等。

      

      主修课程:文字学、文献学、汉语史、汉语词汇学、汉语方言学、训诂学、音韵学、语言学理论等。

      

      就业方向:国家大中专院校、国家行政机关事业部门、新闻出版编辑部门等。

      

      2、工商(媒体)管理(学术型)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既懂得传播学的理论,又具备经济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掌握传媒产业的政策法规,熟悉传媒产业经营管理实践的高级专业人才。通过学习,学生将形成宽厚的人文及社会科学基础,全面掌握传播学、管理学理论框架和实践技能,具备对传播现象、媒介实践的批判及反思能力,成为具有现代传播理论素养、较强的实践能力,适应当前信息传播业以及媒介研究、教育领域实际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具体培养目标为:(1)为各高校和研究机构培养高层次研究人才;(2)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的新闻传播部门培养高层次传媒管理人才;(3)为各级各类传播媒体输送中、高级媒体管理人才。

      

      主修课程:经济学理论、管理学、传媒战略理论研究、媒体人力资源管理、媒体管理思想史、媒体管理与伦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够胜任媒体管理、新闻宣传、公共关系、广告、教学研究等多方面的工作。职业选择包括:新闻出版、网络新媒体从业人员,媒体和市场调研公司的数据调研和分析咨询人员,相关机构的经营管理人员。

      

      3、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

      

      培养目标: MTCSOL培养中突出“双语、双能”特色,突出 “应用、外语、国学”特点,教学方式强调“做中学”,实行课堂“讲授与研讨”相结合,“基础理论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以达到培养具有较好的创新能力、扎实的汉语文化知识、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技能、较强的外语口语能力、外语教学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跨学科和跨文化的复合型人才的目的。具体要求为:(1)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掌握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与汉字知识,具备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2)具备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有较强的汉语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能讲标准的普通话,能规范地使用汉字,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3)提升教学能力,能够胜任并独立从事专职(兼职)汉语教学工作。(4)具有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传播能力。(5)能流利地使用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6)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以及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其它学科的一般知识,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7)具有语言文化国际推广项目的管理、组织与协调能力。(8)深入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增强汉语国际教育教师的职业认知,拓展职业空间。

      

      主修课程:汉语语言学导论、第二语言习得导论、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文明史专题、跨文化交际、海外环境适应技能、中华才艺与展示等。

      

      就业方向:汉语国际教育教师志愿者、国内大中专院校高校、汉语培训机构、国际(国内)中小学以及外事部门、商务部门、文化部门等,也可在新闻媒体、出版单位、文化管理部门工作。

      

中国教育在线掌上考研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