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常德市七中:海绵城市的缔造者回母校励志讲座

   中国教育在线湖南站    2019-03-12

  中国教育在线讯    “作为一个常德人,一个10多年前为常德引入德国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理念的人,看到30多年来浑浊不堪的穿紫河,变得清澈可以通航,甚至成为常德城市建设的名片,我深感欣慰。”3月8日下午,常德市七中校友彭赤焰教授以这样的话语为他的专题讲座开场。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作为德国海绵城市建设领域国际知名专家,他利用参加迎接国家海绵城市复检会议的午间间隙,匆忙赶回母校常德市七中,举办这场“立大志 吃大苦 做大写的人”专题讲座,用自己不懈追求的传奇人生鼓舞母校学子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在讲座上,他谈到了近年来的成就:海绵城市的建设。这源于他的理想,更源于常德人的敢为人先的精神。常德市在全国率先建设了生态环保的海绵城市,这与历届政府对水的关注,参与这个项目的设计施工管理团队十多年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
  20多年来,彭赤焰教授及其团队先后为欧盟、中国部分城市做了多项水资源管理项目。回望历程,他追问自己:是什么让自己及其团队走得远?他说,是责任、专注、坚持和追求极致的精神。
  他坦诚地告诉学弟学妹,人生首先当立大志:志向即初心。人生短暂,要为自己立下可见可触摸的志向,包括你羡慕的人与心仪的事。然后,要吃大苦,他在德国工作20多年,在工业建设水平高度发达的德国,要做到能在人群中脱颖而出的秘诀就是:事事必须比德国人干得还要好!做大写的人,就是做可爱的、有人格有魅力的、有特色的人。在追梦的旅途上不迷茫,敢为人先,绽放自己,变成自己喜爱的人!
  讲座结束后学生们纷纷提问交流,上台与导师握手、拥抱、留影。当学生问到他,是什么时候开始确立远大的理想与志向时。他回答道:“时时刻刻。机会稍纵即逝,正如这举手提问的环节,第一个举手的人没有竞争对手,而轮到第二个第三个时,你已经挤不上来了。”
学生积极提问

学生与校友导师彭赤焰合影

市七中纪委书记、工会主席为彭赤焰颁发校友导师聘书

学校领导与彭赤焰合影
  一身工作装,一个沉重的陈旧的随身工作包,一堂精彩的演讲,这就是永远在路上的彭赤焰。下午四点,他又将赶到常德市政府审查海绵城市迎检资料……师生们用敬重的目光、经久不息的掌声欢送他离开母校校园。
  据悉,彭赤焰教授与其妻子夏伯兰女士还是“常德—汉诺威”中德文化教育交流团的发起者与资助者。该项目旨在选拔优秀的七中学子远赴德国汉诺威开展游学活动,同时组织德国汉诺威师生团队回访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彭赤焰教授用他对母校对常德的无私奉献诠释了“做大写的人”这一不朽人生的追求。(通讯员 张帆 王春芳)

相关资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京ICP备12045350号|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