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首批4G牌照最大赢家是中移动 因限定TD-LTE

http://itpx.eol.cn  来源:  作者:新浪科技  2013-12-05    

  12月4日工信部宣布向三大运营商发放4G牌照后,三大运营商均表示欢迎,然而笑脸之后究竟是喜是悲,三大运营商自己心里都很清楚,业内普遍认为,在此次只发TD-LTE牌照、不发FDD LTE牌照的情况下,最大的赢家是中国移动,但同时,中国电信(52.59, -0.22, -0.42%)和中国联通(15.66, 0.17, 1.10%)也算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对未来的4G商用有了盼头。
  中国移动双赢
  根据工信部的公告,我国发放4G牌照,三家运营商将同步获得首批4G牌照,为TD-LTE制式。对此,工信部表示,近期,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向我部提交了TD-LTE牌照申请,我部依照法定程序,向三家企业发放了TD-LTE牌照。
  中国移动随即表示,已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TD-LTE的商用部署工作,将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4G网络,并将努力推动4G的融合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移动宣布,在发放4G牌照的同时,中国移动已同步获得固网牌照。这意味着中国移动已成为全业务运营商,从此不仅可以放手做4G,同时可以放手做固网业务。此次同时获得双牌照无疑使中国移动成为最大赢家。
  业内普遍认为,此次4G牌照就犹如专门为中移动量手定做,因为此次4G牌照只发TD-LTE,而只有中国移动做好了TD-TLE运营准备。
  据悉,2013年以来,中国移动启动了20万个基站的建设和100万部终端的采购,体验用户接近4万人。今年10月,中国移动获准在全国326个城市开展TD-LTE扩大规模试验。
  预计今年年底前,中国移动可向北京、杭州、广州、深圳、青岛、南京、温州、厦门、上海、天津、沈阳、成都、福州等13个城市的客户提供4G服务;明年年中,预计100个城市将具备4G商用条件;至明年年底,超过340个城市的客户可享受到中国移动的4G服务。
  电信联通哑巴吃黄连
  对于为何向三家运营企业只发放TD-LTE牌照,工信部发布了相关解读,并称“工信部收到三家运营企业申请TD-LTE牌照的相关材料,并且三家运营企业均已开展TD-LTE规模网络试验,TD-LTE技术完善和产业发展的成熟程度已具备规模商用的条件”。
  实际上,TD-LTE技术完善和产业发展的成熟程度已具备规模商用的条件,但只是中国移动一家作好了规模商用的准备,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均未准备就绪。
  之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一再表态只想要一张FDD LTE牌照,不想要TD-LTE牌照,因为道理很显然,同时接受TD-LTE牌照的话,即便不想大做TD-LTE,也是需要花一些时间和金钱建设一些TD-LTE网络,但这些TD-LTE网络显然对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来说作用实在不大,因此,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显然不想浪费这些时间和金钱。
  眼下看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未来还将发放LTE FDD牌照
  不过,工信部也为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留了活口,称未来还要发放LTE FDD牌照,只是要等条件成熟后再发放LTE FDD牌照。
  中国4G时代是否上LTE FDD一直有争议,主要是涉及专利费,另外,有人认为,考虑到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建议4G牌照只发放一张我国主导的TD-LTE。为何还要开展LTE FDD试验、未来还要发放LTE FDD 牌照?对此,工信部表示,TD-LTE和LTE FDD都是新一代移动通信的国际标准,TD-LTE和LTE FDD相互融合并共同发展已成为未来全球移动通信产业的趋势,目前全球已有10个TD-LTE和LTE FDD的商用双模网络。
  工信部称,目前,我国已规划了TDD和FDD制式的无线电频率,为充分利用频率资源,方便用户在国内国外都能很好使用移动通信业务,我国需统筹发展TD-LTE和LTE FDD。
  很显然,工信部一再明确要给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发LTE FDD牌照,而一旦发了LTE FDD牌照,那三家运营商将重新回到一个起跑线,中国移动提前抢跑的局面也将结束,但何时发LTE FDD牌照,现在都还说不清楚。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分享到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