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UI设计》精品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建设典型案例
2025-07-07 13:40:00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一.课程建设背景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UI设计作为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在软件、互联网、移动应用等行业中,UI设计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市场上对优秀UI设计师的需求远大于供给,存在明显的人才缺口。UI设计在线开放课程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学习平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同学们能够随时随地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和水平,为培养更多具备UI设计能力的人才,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奠定了基础。

  二.课程设计

  1.课程定位

  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UI界面设计知识体系,涵盖UI界面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色彩搭配、各种控件制作、图标设计、APP界面设计与制作、PC端等多个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UI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UI界面设计任务,为培养创新型设计人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综合性知识结构、设计思维和较强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踏实严谨的职业习惯,为学生开拓新的专业知识面、认知新领域、提升就业竞争力、拓展职业能力和就业选择面奠定基础。

  知识目标:

  (1)掌握UI设计的理论基础;

  (2) UI界面设计的常用方法;

  (3)掌握UI界面常用元素制作;

  (4)掌握UI界面图标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5)掌握APP界面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6)掌握PC端界面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能力目标:

  (1)能进行成熟的UI界面设计,设计制作能力能达到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

  (2)能逐步地具有一定的策划审美能力;

  (3)可以独立完成移动软件UI的设计与制作。

  (4)能够完成PC端UI常规界面的设计与制作。

  (5)具有一定图标的色彩设计和风格创意的能力。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升职业素养;

  (3)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勤于思考的专业素养;

  (4)培养学生技能强己,技能爱国的专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

  3.结构与内容设计

  对接岗证课赛重构教学内容,形成三阶段项目递进的25个典型工作任务,项目由UI基本知识的设计之基到组件控件图标的设计之美最后到整体界面的设计之韵,层层递进,逐步推进,项目案例来源于企业的真实项目,任务设计对标行业企业规范工作流程,具体结构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结构与内容

  4.思政内容设计

  从课前思政小视频以及“中国芯、中国红”爱国主义教育主题讨论到课中任务单主题呈现以及工匠精神、技能强己、科技强国的故事分享,小组合作、设计展示、课堂日常的6S企业劳动习惯培养贯穿主线,实施三全育人,如图2所示。

图2 思政内容

  比如:分析国产APP软件需求时,通过故事分享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引入循环再生图标设计及智能家居产品APP界面设计任务时,提倡勤俭节约节能、反对铺张浪费,并将创新精神渗透到教学中;团队共同完成任务时,强调团队协作精神和具有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及工匠精神;评价任务时,教育学生不抄袭不拖延建立良好职业道德。通过这些方式润物无声地将育人元素融入专业课堂教学,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同时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

  三.课程实施

  1.教学组织安排

  本课程教学是基于一个中心,两大课堂,一条主线,四阶段循环打造的学习任务单PDCA螺旋驱动课程的教学模式,整体教学组织安排如图3所示。遵照企业项目管理的PDCA四阶段循环模型形成一个任务的教学阶段,并与下个任务对接,环环相扣,而每个任务小环又是在任务大环的带动下螺旋不断提升教学过程,从而逐渐完成从初阶到中阶再到高阶项目的教学内容,如图4所示。

图3 教学组织安排

图4 PDCA螺旋驱动教学模式

  2.教学活动过程

  课前:plan任务计划阶段(线上):老师课前督促学生进入线上教学平台SPOC或MOOC,推送教学资源,下发任务单,引导学生就任务单提出难点或兴趣点问题;学生阅读任务单,明确学习任务 ,思考解决手段,自主学习老师推送的微课,查资料,参与讨论,反馈学情。教师针对学情反馈,结合教学目标提炼整合,形成以学生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要点。

  课中:DO任务实施阶段(线下):在这一阶段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导。老师引导回顾上节课知识点;导入本节课情境,引出下发的任务单及本节课重难点;解决线上课时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兴趣点;学生倾听、回答老师的提问,期待问题的解决。

  第二环节:教。老师根据本堂课内容讲解知识点,演示、讲解案例,解决本节课重难点促教学;学生倾听、思考、与老师互动并做相应的记录。

  第三环节:探。老师提出任务要求,学生分组探讨任务单作品设计思路及做法,老师巡堂探寻学生出现的新问题并提炼补充难点,形成线上延伸学习任务单。

  第四环节:练。学生练习,完成任务作品;老师指导促进学生提升,全面解决学生实操中的问题。

  课中:Check任务反思阶段(线下):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自评,小组互评,老师点评并归纳总结本堂课的重难点,布置作业。

  课后:Advance提升阶段(线上):学生进行在线测试、作业提交、主题讨论等手段巩固知识,应用拓展,反馈学情;教师根据学情反馈,在线互动情况,进行反思,及时总结。

  3.学习考核评价

  课程采取师、生和平台三主体,通过线上线下在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中实施多元多维评价方式,具体细则如图5所示。

图5 考核评价体系

  四.应用效果

  1.教学效果

  本课程线上教学内容全面,教学资源丰富,教学环节完整,学生互动性高,教学效果好。学生通过在线开放课程,系统地学习UI设计的各个方面,通过在线课程中的实践项目和作业不断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培养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在学习中不断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踏实严谨的职业习惯,学生了解了行业企业规范和工作流程,为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拓展职业能力和就业选择面奠定基础。通过线上讨论互动环节和综合案例任务,以学生为中心融入思政元素,不仅增强学生文化自信,而且反馈学情,教师可以针对学情反馈,总结提炼线下课堂的教学要点,以此不断促进教学提升。

  2.技术支持服务

  教学平台和技术工具提供了稳定的技术支持,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其中教学平台的资源数共计646个,微课视频为338个,累计798分钟,配有教案、教学课件、任务单、题库,测验、附件作业、案例库及实操类考试题,形成完整教学内容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开展在线指导与测评,并配以线下课堂的讲授、辅导环节。线下利用Photoshop工具设计出优秀作品,智能配色软件助力突破配色与布局美观的重难点;智能导师软件助力突破界面制作规范的重难点;Axure RP助力突破界面交互的重难点。

  3.课程示范引领

  (1)课程设计理念先进:UI设计课程以"基础性、实践性、交叉性、创新型、思政性、挑战度”作为设计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这种先进的设计理念为其他课程的开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2)创新教学模式:课程设计了PDCA螺旋驱动的课程教学模式,为其他课程的开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3)课程团队实力雄厚:课程团队由副教授和讲师组成,全部为硕士,其中课程负责人已讲授过8轮本门课程,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先进的课程设计理念。

  五.特色创新

  1.通过巧设PDCA学习任务单,设计循序渐进,由浅及深的教学内容;

  2.基于岗、证、课、赛,重构教学内容。以UI设计师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项目递进的22个典型工作任务,教学项目来源于职业岗位的需求,服务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

  3.创新深化“学生主体,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线上学习基本知识、线下着力解决重难点,先学后教,线上线下有效衔接,贯通学习。以学定教,让教更有针对性;

  4.巧用智能工具,助力突破难点的解决。智能配色软件助力突破配色与布局美观的重难点;智能导师软件助力突破界面制作规范的重难点;Axure RP助力突破界面交互的重难点。

  5.从线上课堂到线下课堂实施全员、全程、全方位融合课堂育人,润物无声地将育人元素融入专业课堂教学中。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系 高建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