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双轨融合育英才 数智赋能护边疆——通辽职业学院急救教育与蒙医传承创新实践
2025-07-15 10:55:00
通辽职业学院

  7月12日下午,高等学校创新健康科普教育联盟学校急救与蒙医药教育创新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在通辽职业学院举行,并聘请学院护理系主任邱福翠任专委会秘书长,这是学院在急救与蒙医药教育上的又一次生动实践。通辽职业学院作为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典范,始终秉持“服务边疆、守护健康”的办学理念,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深入实施,学院抢抓发展机遇,立足区域特色,创造性地将现代急救教育与传统蒙医药传承相结合,构建了独具特色的育人体系,为边疆地区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通辽方案”。

  构建“双轨融合”育人体系:急救教育与蒙医传承双向赋能

  通辽职业学院立足边疆地区健康需求,创新构建“现代急救教育”与“蒙医护理传承”深度融合的育人体系。在急救教育领域,学院打造“教学—实训—服务“三位一体平台,开发《院前急救技术工作页》校本教材,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与科技企业协同开发虚拟仿真类及AI大模型类的多元化资源体系,创新应用“5G录播回放系统”全程记录学生操作,实现急救技能训练的精准化、智能化。通过“天使守护”志愿服务品牌,累计开展急救培训400余期,覆盖5万余人次,培养红十字持证救护员1万余人,涌现出“十大最美救护员”等先进典型。在蒙医药教育方面,学院与与通辽市蒙医整骨医院深度合作,建立“院校双主体、全过程协同”机制,开设订单班、工匠班,将蒙医正骨术、药浴艾灸等特色疗法融入课程,联合开发《蒙医适宜技术》等教材,并依托蒙医药产业学院开展古籍文献研究与技术攻关,探索急救教育与蒙医蒙药有机结合的新路径,深挖民族医药配伍奥秘,推动传统技艺与现代医学接轨。

  数智技术驱动创新:虚拟仿真与产教融合双轮并进

  学院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深化急救与蒙医药教育的科技赋能。急救教育领域,协同科技企业开发基于临床真实情境的“医院急救案例库”,借助5G急救车模型,学生在模拟颠簸转运、多人协作等真实场景中反复演练,强化岗位适应力。任务完成后,教学效果观测平台自动整合各项技术数据,生成直观的“雷达图”式学情报告,显著提升训练实效性。蒙医药教育则聚焦数字化传承,计划在新校区重新建设中蒙医药标本馆,让古老的蒙医诊疗技艺通过VR技术触手可及,更通过智慧医疗系统延伸到牧区草原的每一个角落。同时,学院深化产教融合,与东软集团、中核二三等共建产业学院11所,订单班、工匠班32个;引入国家级蒙医药专家奥·乌力吉教授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联合开展“蒙药旋覆花合剂抗菌机制”等研究,多次举办中蒙医药产教融合发展论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2024年,学院承办全国第三届现场救护技能大赛等多项自治区级以上赛事,推动急救技能标准化与普及化。多年来师生在各级各类急救教育赛项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7项,自治区级奖项10项,获评全区思政精品实践育人项目1项。

  服务边疆显担当:健康科普与基层实践双线联动

  学院坚持“扎根边疆、服务基层”的办学使命,将急救与蒙医药教育成果转化为社会服务实效。护理系师生组成“草原健康轻骑兵”志愿服务队,深入内蒙古6盟市67个村落,为551名牧民提供“党建+蒙医护理+志愿服务”,结合蒙医护理特色健康宣教,提升牧民疾病预防能力。面向社区、学校、养老院开展急救科普“五进”活动,将“人人学急救、人人会急救”的理念播撒四方此外。学院积极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开放中蒙药标本馆供中小学生参观体验,举办蒙医药文化普及活动,增强公众对民族医药的认知。在国际合作方面,与蒙古国药科大学开展蒙医药等专业校际合作,参与开发制定埃塞俄比亚国家护理职业技能标准,作为中俄职教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非欧中医药鲁班工坊合作共同体常务理事单位,积极推进蒙医、蒙药走进俄罗斯。

  通辽职业学院以“健康中国2030”战略为指引,通过急救教育与蒙医药教育的创新实践,探索出一条边疆职业院校特色发展之路。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政校医企”协同机制,培养更多“懂急救、通蒙医、会创新”的复合型人才,为守护边疆人民健康、传承民族医药文化贡献职教力量。

  撰稿人:通辽职业学院 葛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188923117 2025-06-27 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