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领航,搭建校企合作新平台
在职业教育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时期,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敏锐捕捉产业升级需求,将产教融合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战略。学院领导班子多次带队走访调研本地企业,深入了解行业痛点与用人需求,主动牵线搭桥,为校企合作搭建起坚实桥梁。此次与包头鲜实牛羊实体店的合作,正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经济的生动缩影。该实体店依托自有牧场,主打高品质牛羊肉产品,但在品牌形象塑造方面面临挑战。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领导抓住这一契机,推动艺术设计系与企业达成合作,通过实战赛的形式,让教育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也为学生成长开辟新路径。此次艺术设计系与包头鲜实牛羊实体店开展标志与VI设计实战赛,正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共赢的生动实践。
深度融合,创新项目教学新模式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积极响应学院战略,将企业真实项目嵌入课堂教学。通过召开校企联合启动会,精准锚定赛事目标;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将标志设计、VI系统构建等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案例深度融合。通过课堂讲授、小组研讨、一对一指导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企业需求,掌握设计技巧。学生们以项目为载体,在实战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真正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让课堂成为了学生提升专业技能的练兵场。
创意迸发,激发学生创新新活力
赛事启动后,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学子踊跃参与,紧扣企业高品质牛羊肉的品牌特色,发挥专业特长与创新思维。在设计过程中,他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将自有牧场的天然优势、高品质牛羊肉的产品定位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从品牌标识的构思到视觉识别系统的整体规划,从色彩搭配的选择到字体设计的雕琢,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灵感乍现的头脑风暴,到反复推敲的方案修改,从草图勾勒的雏形初现,到细节打磨的精益求精,最终提交的57份作品,每一份都凝聚着同学们的创意与智慧,充分展现了新时代职业院校学生扎实的专业素养、独特的创新思维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严格评审,树立人才培养新标杆
为确保赛事的专业性与公正性,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精心组建了由资深专业教师、系部领导以及行业专家组成的评审团队。评审过程中,评委们秉持严谨认真的态度,严格按照创意性、品牌契合度、视觉表现力、实用性和延展性等多个维度,对每一份作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量
与评估。在初评阶段,评委们经过多轮讨论与筛选,从57份作品中优中选优,确定了12份入围终评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各具特色,有的以独特的创意视角展现品牌魅力,有的凭借精准的品牌契合度脱颖而出,有的通过出色的视觉表现力令人眼前一亮。它们不仅展现了学生们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创新能力,更为企业品牌升级提供了丰富的优质方案,真正实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目标,为学院人才培养树立了新的标杆。
成果共享,开启产教融合新征程
入围作品通过展板陈列、多媒体演示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展示,让每一个创意都能得到充分呈现,每一份努力都能获得认可。值得关注的是,赛事奖金与奖杯由企业全程赞助,彰显企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深度支持,也为学生创作注入强劲动力。决赛现场,参赛学生分组进行作品展示与答辩。学生们围绕设计理念、创意来源展开PPT讲解,尤为突出对企业需求适配性的阐释,将“企业需求融入课堂”的教学成果直观呈现。答辩环节,评委聚焦设计细节与商业可行性提问交流,经现场打分统计,最终评选出优胜奖、最佳创意奖、最佳视觉表现奖、最佳应用设计奖多个奖项。获奖学生代表分享设计思路时提到,通过赛事,课堂所学与企业需求实现“无缝对接”,真切体会到设计服务产业的价值。
此次标志设计大赛决赛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以“产教融合”为纽带,打通“课堂教学---企业需求---地方经济服务”的链路,为职业教育赋能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了鲜活范例,也为艺术设计系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服务地方经济锚定了前行方向。
作者: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张怡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