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锚定发展方向,开启专业建设新征程
在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宏大版图中,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正以坚定的步伐,踏上专业(群)建设的新征程。作为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学院深刻把握时代脉搏,紧扣《内蒙古自治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包头市高等职业院校“十四五”期间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实施方案(2022-2025年)》等文件精神,“抓牢专业(群)建设,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作为关键使命,致力于为区域发展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书写职业教育赋能地方发展的精彩答卷。
优化专业结构布局:精准对接需求,重塑专业生态
(一)紧扣政策导向,锚定调整原则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突出特色”为指引,深度洞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政策文件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专业结构优化之路,学院清晰认识到,专业设置需与产业结构同频共振,与职业岗位需求精准对接,与区域发展实际深度融合,构建起政府引导与学院自主诊断改进相协同的专业调整机制,让专业布局更具科学性与前瞻性。
(二)壮士断腕,削减冗余专业
面对与学校办学定位不匹配、服务区域经济能力弱、与兄弟院校高重复的专业,学院果断“亮剑”。这些专业如同“冗余的枝叶”,消耗资源却难以结出适配区域发展的“果实”。近年来停招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会展策划与管理、现代文秘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弱的专业14个。通过削减此类专业,学院目光聚焦于现代能源、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紧缺人才领域,积极增设相关专业。围绕自治区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的主要产业、包头市“两个稀土基地”建设以及“3+5+N”重点产业集群,新增光伏材料制备技术、新能源装备技术、硅材料制备技术、稀土材料技术等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专业11个,充分打破“大而全”“同质化”的困局,让专业结构更贴合区域产业发展的“筋骨”,提升专业与产业的适配度,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新鲜血液”。
(三)聚焦紧缺领域,扩大招生规模
学院瞄准农畜食品加工、现代能源、装备制造、化工等区域发展紧缺人才专业,加大招生力度。农畜食品加工是地区特色产业的重要支撑,现代能源关乎区域可持续发展,装备制造与化工是工业强基的关键。扩大这些专业招生规模,如同为产业发展“育苗培土”,源源不断输送专业人才,夯实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根基,助力产业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加速奔跑。
推进特色(品牌、重点)专业建设:打造优势标杆,引领集群发展
(一)高标准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
在特色专业建设征程中,学院以高标准为帆,推动食品智能加工技术、风力发电工程技术自治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以及机电一体化技术、食品智能加工技术自治区特色专业建设。食品智能加工技术对接地区农畜产品深加工产业需求,风力发电工程技术呼应新能源发展浪潮,机电一体化技术支撑装备制造产业升级,这些专业群如同“动力引擎”,汇聚资源、凝聚力量,推动专业向更高水平迈进,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与人才的双重支撑。
(二)遴选培育,打造院级特色专业(群)
学院精挑细选5-7个院级特色(重点)专业(群),给予全方位支持。从教学资源倾斜,到招生计划优先,再到专项经费保障,构建起培育特色专业的“沃土”。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大胆创新,打破传统藩篱,探索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新路径;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紧跟行业前沿,教材与教法改革聚焦学生能力提升;打造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汇聚教学能手与行业专家,激活教学“一池春水”;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对接真实生产场景,技术技能平台搭建助力科研与实践转化;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让专业成果反哺行业;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汲取海外先进职教经验;构建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确保专业(群)发展行稳致远。最终形成每个教学单位1-2个优势专业引领、其他专业协同发展的格局,如同“众星拱月”,让专业群发展既有标杆引领,又能协同共进。
专业(群)建设赋能发展:成效初显,未来可期
(一)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从“能就业”到“好就业”“就好业”
随着专业(群)建设深入推进,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优化后的专业结构与特色专业建设,让学生所学知识技能更贴合市场需求。在农畜食品加工专业,学生掌握先进加工技术与质量管控技能,成为企业争抢的“香饽饽”;风力发电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凭借对新能源设备运维的专业能力,入职新能源企业开启职业新篇。越来越多学生实现从“能就业”到“好就业”“就好业”的转变,用扎实的技术技能为人生奠基,也为区域产业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二)服务区域产业:从“跟跑”到“并跑”“领跑”
学院专业(群)建设深度融入区域产业发展,从过去的被动“跟跑”,逐渐实现部分领域“并跑”甚至“领跑”。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群助力地区农畜产品深加工产业升级,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提升产品附加值;风力发电工程技术专业群参与新能源项目建设与运维标准制定,为区域新能源产业规范发展贡献智慧;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为装备制造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推动产业智能化改造。学院不再是产业发展的“旁观者”,而是深度参与、协同创新的“同行者”,用专业力量为区域产业发展强基赋能。
(三)职业教育影响力:从“区域知名”到“行业认可”
凭借专业(群)建设的扎实举措与显著成效,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职业教育影响力不断攀升。从过去在区域内小有名气,到如今获得行业广泛认可。特色专业建设成果吸引兄弟院校交流取经,专业群建设经验在行业研讨会上分享传播。学院成为区域职业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不仅为本地学生提供优质职教资源,也吸引周边地区学子慕名而来,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的辐射范围与引领作用。
深化探索:挑战与机遇并存,砥砺前行再出发
(一)直面挑战,破解发展难题
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学院也面临诸多挑战。如产教融合深度仍需拓展,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与长效机制有待完善;专业群内资源整合还存在“缝隙”,跨专业协同育人效应尚未完全释放;面对快速迭代的行业技术,课程更新与师资培训的及时性需进一步提升。这些挑战如同“礁石”,考验着学院专业(群)建设的“航船”,但学院并未回避,而是积极探寻破解之道。
(二)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求突破
当前,职业教育迎来发展黄金期,国家重视、政策支持、产业需求旺盛,为学院专业(群)建设提供广阔机遇。学院将抢抓“职教改革”“产教融合”等机遇,深化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实训基地,让产教融合更“实”更“深”;加强专业群内资源统筹,打破专业壁垒,构建更高效的协同育人体系;建立行业技术动态跟踪机制,同步更新课程与师资能力,让专业建设始终紧跟行业发展步伐。乘机遇之风,破发展之浪,学院专业(群)建设有望再攀新高峰。
结语:专业建设为笔,绘就职教赋能发展长卷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专业(群)建设为核心引擎,在优化结构、打造特色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从人才培养到服务产业,从区域影响到行业认可,每一步都凝聚着学院师生的智慧与汗水。虽面临挑战,但机遇在前,学院将继续以坚定的信念、创新的举措,深化专业(群)建设,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书写职业教育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共生共荣的崭新篇章,让职业教育的光芒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征程中愈发璀璨夺目,为学习强国平台增添职教赋能发展的生动实践案例,激励更多职业院校投身服务地方发展的伟大事业中。
作者: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赵金考 张怡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