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暨南大学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2025-10-24 12:55
暨南大学
作者: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

  暨南大学广大师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积极关注四中全会,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并结合各自学科、身份和实际开展热议。大家一致表示,将把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作出暨南贡献。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 孙彧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隆重召开,审议了“十五五”规划建议,为未来五年国家发展擘画了清晰蓝图,也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强劲的思想动力。全会强调,“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管党治党越有效,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就越有力”,彰显了国家全面从严治党、推动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坚定决心,也对高校进一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

  暨南大学因侨而立,以侨而兴,是一所承担独特办学使命的大学。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党建引领作用不断彰显,立德树人成效日益显著、服务大统战工作格局能力持续增强。未来,学校将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主动对接“十五五”规划的战略需求,坚定信心、乘势而上,不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见行见效,以高质量党建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加快完善具有侨校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进一步提升服务统战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持续优化“一体两翼”办学格局,加快推动“双一流”建设,不断增强综合办学实力,奋力书写“强国建设、暨南有为”新篇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校长 邢锋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大会对未来五年国家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高等教育作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全面深化改革大局的关键支撑,承担着培育时代新人、引领科技创新等重要使命,大会的召开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清晰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勇向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暨南大学将把大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坚定不移地推进“侨校+名校”发展战略,强化侨校特色与建设一流大学“双轮驱动”的实践路径,着力打造国际化教育新高地。坚持“引育并举”,大力引进海外人才、高端人才、有潜质人才,深化评价改革回归学术本源,营造公平公正的学术环境。厚植侨校特色,勇担国家使命,始终坚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利用世界一流创新要素推进高质量国际科技合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暨南力量。

  学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梁燕

  四中全会擘画了“十五五”宏伟蓝图。作为一名高校统战工作者,我深感使命光荣、更觉责任在肩。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不断释放统战工作潜力:以思想政治引领“聚心”,通过分层宣讲、专题研讨等,引导党外知识分子、港澳台侨师生等筑牢思想共识根基;以服务中心大局“聚智”,紧扣国家需求与学校发展,不断健全机制、搭建平台,推动统战成员释放专业潜能,将智力资源转化为发展实效;以创新路径方法“聚力”,探索数字化路径打造智慧统战平台,持续提升服务效能,同时以暨南精神为纽带,拓展格局视野,优化港澳台侨与海外统战工作,用高质量统战工作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注入暨南力量。

  发展规划处处长 孙清忠

  全会为国家未来五年的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对我们建设高水平大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学校正处在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规划的关键时期,我们将深刻领会四中全会精神,紧密对接“十五五”规划建议中强调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国家战略需求,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把其核心要义深度融入学校“十五五”规划编制的全过程、各环节,力争科学编制好一份既体现时代要求、又符合暨大实际,能够凝聚共识、引领发展的“十五五”规划行动纲领,为将暨南大学早日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奠定坚实基础,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暨大力量。

  学报编辑部主编 陈林

  四中全会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了蓝图,意义重大。面向“十五五”,暨南大学学报将坚持教育强国、文化数字化、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战略,把“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细化为“作者—读者—编者”共同体共建共享的实践路径。一是深耕优势学科,主动对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以专题、专栏等形式推出学术最新成果;二是继续深化数字出版和网络优先出版策略,让高水平成果及时进入国际学术循环,提升中国叙事的世界到达率;三是继续把握办刊等高质量发展方向,把制度优势转化为选题策划、同行评议、质量监控、数字传播的长效机制,书写引领学术创新、促进文明互鉴的新篇章。

  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区向丽

  四中全会是在“十四五”全面收官、“十五五”谋划布局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至关重要的会议,编制和实施“十五五”规划,对于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管理学院党委将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筑牢坚强的组织保障;充分发挥商科教育优势,构建融合中华文化、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课程思政体系,培养熟谙国情、联通世界的复合型商科人才;强化师资队伍,筑牢教师理想信念,厚植教育家精神,营造争当“四有好老师”的育人环境,为培养卓越人才提供坚实支撑。优化学科布局,引导师生聚焦国家重大前沿课题,加强有组织科研,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药学院党委书记 张高祥

  四中全会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历史方位,并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催人奋进。药学院党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胸怀“国之大者”,聚焦“十五五”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增强“两个功能”、赋能“一融双高”,为“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以实际行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积极贡献。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马义

  四中全会审议“十五五”规划建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重要指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振奋与责任重大。“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紧跟“十五五”规划中关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发展新质生产力等要求,切实将全会精神融入教育教学科研工作中。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推进教育创新,加强科研与教学的融合,培养更多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 本科生黎志力耕(中国香港)

  “十四五”期间取得的成就让我深切感受到国家发展的强劲动力,这离不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作为香港籍学子,我深知国情教育的重要性——它帮我们读懂国家发展脉络,激发爱国爱港情怀,增强归属感。期盼“十五五”期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更深入,香港能更好地融入国家大局。未来我将立足自身专业,用管理能力服务大湾区企业,以行动践行国家需求,传递正能量。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 本科生霍冠明(中国澳门)

  四中全会为“十五五”绘就蓝图,作为澳门青年,我倍感振奋。“十四五”期间,国家航天突破、创新指数跃升,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协同彰显制度优势,期待“十五五”期间继续深化湾区融合,打造世界一流创新型发展平台。我也渴望更多跨境研学、就业机遇,盼政策能支持青年学子创新创业。我将发挥专业所长,在智能信息领域挺膺担当,让青春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绽放光彩。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硕士研究生林奕辰(中国台湾)

  “十四五”期间,中国书写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经济总量稳步攀升,超35万亿元的增量彰显韧性;C919翱翔蓝天、北斗全球组网,重大成果竞相涌现;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攻坚,注重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有力打开发展新局面。这些辉煌成就,深刻印证了我国“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和全国一盘棋的卓越治理效能,为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政治学专业 博士研究生于亚辰

  “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历程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作为曾经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服务过的西部计划志愿者,我在服务中见证了无数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在边疆地区开花结果,青年志愿者们也在其中热心付出,勇毅担当。期盼未来我们有更多的青年朋友为国献策,为国奉献,将青春扎根在祖国沃野,将个人成长融入祖国发展的建设中。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804141326 2025-06-26 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