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为主线,加强党的政治引领、教育家精神引领、政策创新引领、数智化引领,构建教师队伍建设新格局,全力推动基础教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加强党的政治引领,推动教师队伍高位统筹。坚持“一把手”高位推进。成立由省委书记担任组长、省长担任第一副组长的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地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均由市县委书记担任,健全抓基础教育的工作机制,全省高位谋划推动,形成集中攻关合力。坚持“一盘棋”强化统筹。省委将“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课题,深入全省各市县学校,开展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专项调研,掌握各市县教育局局长、中小学校(园)长、教师、教研员“四支队伍”建设情况,切实做到摸清底数、找准问题、明确思路,全力推动专项调研成果转化和优化改革。坚持“一股绳”汇聚合力。省级教育、财政、人社、编制等部门立足岗位职责、协同联动,全力落实调研成果转化工作,优化系统设计,各市县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形成全省上下共抓基础教育教师队伍质量提升的强大合力。
加强教育家精神引领,推动教师队伍素养提升。印发《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量身打造15项举措,深化教师队伍改革创新;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新时代大先生”为主题,开展全省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等活动,依托新媒体平台开设“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专栏,对获得国家级或省级表彰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拍摄典型事迹原创短视频并进行广泛宣传,传递榜样的力量。加大教师培训投入力度,构建完善“国培—省培—市县培—校本培”四级联动教师培训体系,近年来,线上线下培训教师、校园长约26万人次,开展省级示范培训项目约40个,每年集中培训骨干教师约6000人次。构建完善优秀骨干教师队伍梯队建设体系,印发《中小学骨干教师评选和管理办法》《中小学学科带头人评选和管理办法》《特级教师评选和管理办法》等文件,累计建设国家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14个,建立省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100个,培养中小学特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1500余名,充分发挥优秀基础教育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一大批骨干教师专业发展。
加强改革创新引领,推动教师队伍活力迸发。印发《公办中小学教师优化配置工作指导意见》,指导各市县强化协同联动,采取先试点后推开的方式,稳妥推进公办中小学教师优化配置改革,推动建立中小学教师周转编制管理和使用机制,分级统筹全省存量空编资源,盘活教师队伍编制和岗位资源。拓展引才渠道,通过落实定向公费师范生岗位、特岗教师招聘、农村学前教育专项计划、引进急需紧缺教师等方式引进补充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同时通过专业化服务机构,以市场化方式精准引进优秀教育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推动优质师资共享。建立职称层级竞聘制度,全面落实《中小学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期管理办法》,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强化考核评价结果运用,实现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的有效衔接,实现从“如何评,怎样聘”向“如何治理,怎样考核”的转变,从“重身份、重评审、重资格”向“重实绩、重聘任、重考核”的转变,提高聘期管理质量。
加强数智化引领,推动教师队伍专业发展。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全域应用试点工作为契机,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和应用创新。聚焦数字资源建设及其标准,组织市县教育局局长及校长到省外开展专题培训,市县跨区域组织试点及重点项目研究经验交流会,将数字化素养提升相关培训内容纳入47个国培项目、培训10700余人次,分级、分类开展全员培训。修订《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等,将数字素养和国家平台应用作为教师评先评优和职称晋升的重要指标,推出中小学教师数字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教育技术论文评比、国家平台应用能力大赛及案例遴选活动等,推动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和数字化教学能力水平。强化教师备课、授课、教研及家校互动等场景常态化数字应用,基于国家平台持续深化“三个课堂”,累计开课达10余万节,惠及学生近35万名,推动城乡学校好课同上、资源共享。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