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培华学院启动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以皮影艺术传承红色文化

七月盛夏,暑气正盛,青春的热忱比骄阳更炽。7月1日,西安培华学院2025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光影童梦·红韵传承”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在维之图书馆隆重举行。各学院党总支书记、指导教师代表与全体实践团队成员齐聚现场,共同见证这一充满朝气与使命感的时刻,正式开启用青春力量助力红色文化传承的新征程。
此次实践活动以皮影艺术为核心载体,通过“传统技艺创新”“红色文化科普”“基层实践落地”三大方向,让古老皮影艺术与红色精神碰撞出别样火花。


在皮影艺术创作环节,志愿者团队深耕传统技艺,兼顾创新与实用。设计的皮影人物初稿,不仅保留了传统皮影可活动关节的特点,将四肢拆分并通过合理连接实现灵活动作,增强表演趣味性;还充分考虑制作可行性与材料适用性,后续计划通过优化线条、丰富色彩等方式完善作品,让皮影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针对儿童群体,团队特别打造“红军主题皮影”,让红色文化以更亲切的方式走进童心。设计中,志愿者将严肃的红军形象进行“软萌化”改造:圆圆的脸蛋透着腮红,与孩子的形象更贴近;军帽上的红星鲜亮夺目,军装简化为带大口袋、小纽扣的易懂样式,既保留红军形象辨识度,又降低儿童操作门槛。此前团队曾尝试警察、战士等“守护者”系列皮影,最终聚焦红军主题,正是希望借可爱的皮影形象当“导游”,让孩子们在接触皮影艺术的同时,感受红军故事里的勇敢与奉献精神。

7月实践首站,团队走进西安长安区细柳街道肖李村社区,开展“当红星遇见童心”红色教育实践活动。活动现场,队员们精心布置起红色文化展示区,不仅展出复刻自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馆藏的小红军帽(帽前红星采用非遗缠花工艺制作),还陈列湘江战役相关历史资料,让孩子们直观触摸红色历史。面对孩子们充满好奇的提问,队员们耐心讲解,引导他们了解红军故事;活动后,队员们还细心为孩子们创作的皮影作品做防潮处理,这些承载童真与敬意的作品,后续将与专业皮影剧团同台演出。“当红星遇见童心,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铅字,而是会发光的种子”,队员日志里的这句话,正是此次实践活动的生动注脚。
据了解,肖李村的实践仅是西安培华学院此次“三下乡”活动的开端。后续,志愿者团队将带着皮影作品与红色故事走进更多基层角落,持续探索传统艺术与红色文化的融合路径,用青年视角讲好红色故事,以实际行动让非遗技艺“活”起来、红色精神“传”下去,让青春力量在文化传承与实践服务中绽放光彩。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