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澜湄之脉,译时代新声—— 上海海事大学社会实践队澜沧江航运文化探索实践
2025-09-09 22:34:00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8,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澜湄航语传声实践队在辅导员王尹老师的带领下先后走进云南昆明、普洱、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围绕澜湄流域古滇郑和文化溯源、澜沧江-湄公河港口调研、水电航运协同发展大方向开展实地调研,深入挖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航运价值并用多语言讲述澜沧江航运文化

寻迹郑和故里,探秘古滇文明

实践队首站抵达昆明。在云南省博物馆,西汉羽人船纹铜鼓静静陈列,其上清晰铸刻古滇国祭祀船纹,印证着云南高原悠久的水文化信仰;而昆阳郑和公园,郑和雕像临风矗立,宝船模型、马哈只墓碑64方碑林和《马氏家乘》谱牒等文物,则无声诉说着航海家郑和从滇池畔走向世界的壮阔历程

“站在郑和碑林前,好像真的能感受到当年千帆竞发的壮阔景象。”外国语学院2024级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队队长孙熙轲感叹道,“作为外语专业的学生,这次实践让我真切体会到,‘语言’就像一艘船——它不仅帮助我们沟通,更承载着文明,连接起不同的文化。”

黄金水道上的三大港口:功能互补助推区域联通

澜沧江-湄公河作为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之一,连接中、老、缅、泰、柬、越六国,是中国与东盟的关键通道。实践队的同学们先后调研思茅、关累、景洪三大港口,剖析其运营特色与协同机制。

思茅港以生态文旅为特色,除了港口客货运,还带动了“月亮湾漫漫沙滩”等文游项目。景洪港则致力打造“水路+民俗”旅游模式,并依托中老铁路与昆曼公路构建多式联运体系。

关累港作为“国门第一港”,其电子化通关系统和边民互市小程序大幅提升贸易效率。一名当地的景颇族边民向队员们讲述:“现在跨境交易线上完成,通关时间比过去少了六成,老百姓做生意的积极性更高了。”外国语学院2024级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队员童媛媛在调研时感慨到:“电子通关、手机小程序就能做跨国生意,和我想象中的边境贸易完全不一样。亲眼看到一条江能够带动沿岸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种感觉太震撼了。”

绿色与动力:水电站平衡生态与航运

实践队成员们实地调研了澜沧江流域糯扎渡和景洪两座水电站。糯扎渡水电站西电东送的骨干电源点、云南省规模最大水电工程,在区域航运生态支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景洪水电站是华能集团首个百万千瓦级电站,拥有世界首创的水力式升船机,同时兼顾航运调节、生态维护和区域协同发展等多元功能。景洪电站的胡班长向队员介绍:“我们升船机最大提升高度近67米,一次过坝仅需17分钟。更重要的是我们坚持生态修复,建设亚洲象食源基地、鱼类增值站、珍稀动物保护站,不让发展破坏家园。”

2024级外国语学院英语笔译专业研究生陈龙在参观后表示:“站在这里我才真切体会到,原来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很可能就来自澜沧江上的这些清洁能源。更让我敬佩的是,水电工程不只是发电,它还兼顾通航、防洪和生态保护,这种多赢的发展思路真正体现了‘中国智慧’。”

从郑和故里黄金港口再到梯级电站,澜湄航语传声实践队用步履绘制出一幅澜湄航运文化长卷。一路行来,队员们以中、英、日、法、德五国语言传播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航运历史、港口运营与水道协作,用语言赋能文化传递,以专业解读航运脉络。指导老师王尹表示:次实践不仅是一次航运文化考察,更是一堂生动的专业思政课。同学们用多语能力传播中国故事,用专业视角解析航运脉络,真正践行了海事青年的使命。

潮涌澜湄,声传四海。澜湄航语传声实践队将继续秉持“忠信笃敬”的海大校训航运文化调研与多语言文化传播中持续贡献青春力量!


1 澜湄航语传声实践队员用英语讲解郑和宝船



2 澜湄航语传声实践队参观郑和公园



3 澜湄航语传声实践队从浮雕中了解郑和生平事迹



4 澜湄航语传声实践队参观思茅港

5 澜湄航语传声实践队倾听郭副镇长讲解思茅港的基本情况

6 澜湄航语传声实践队参观思茅海事局



7 澜湄航语传声实践队员参观思茅海事局的水上安全保障设施



8 澜湄航语传声实践队实地参观关累港

9 澜湄航语传声实践队实地参观景洪港



10 澜湄航语传声实践队参观景洪水电站

11 澜湄航语传声实践队队员采访升船机工作人员

 

12 澜湄航语传声实践队实地参观糯扎渡水电站

13 澜湄航语传声实践队用五国语言宣传澜沧江文化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5-08-30 21:59
中国教育在线 2025-08-28 11:15
中国教育在线 2025-08-25 10:06
中国教育在线 2025-08-19 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