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AI技术竟能让英雄人物‘走’到我们面前!看到他们年轻面庞绽放笑容的那一刻,我热泪盈眶。新时代来之不易,我们当代青年更应自立自强!”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2022级本科生张婷钰激动地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一段60秒的AI复原抗战英雄视频在网络热传,甫一发布,短短5小时内播放量即破万次,引发网友强烈共鸣。
这正是上海海事大学校史馆学生团队运用人工智能(AI)等新兴技术和文艺新形式,创新校史宣传教育手段,开展爱校荣校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实践之一。青年学子们活用课堂所学,将校史资源融入新媒体创作,用AI“复活”历史人物、用VR打造“云端校史馆”、排演校史情景剧……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血脉,推动校史教育从书本走向“云”端、从档案走向日常、从展柜走向舞台,打通了联系历史与当下、故事与情感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AI“复活”历史:上好新生校史教育“第一课”
金秋九月,新生入学季。上海海事大学校史馆讲解队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契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积极担当校史文化的传播者。商船学院2023级本科生郭松将刚完成的AI复原校史抗日英雄视频上传网络,迅速引发热烈反响。“致敬英雄校友!”“作为海大学子,我辈当自强!”视频画面中,13位曾在抗战期间为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舍生忘死的校史英雄“穿越”时空——淞沪会战老兵吕传镛、参与中国实业“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施祖炜、印尼华侨空军飞行员梁添成等依次“现身”,或庄重敬礼,或展露笑容,鲜活再现了航运先辈的铁血担当与家国情怀。“以往只能通过文字和照片了解历史,”法学院2024级本科生邱惠琪深有感触,“AI技术打破了时空界限,让更多师生得以走近英雄、认识英雄。”
在9月15日校庆日,唐文治校长的“数字分身”重现了1909年在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船政科开学典礼上的演讲:“商船驶到外国,实即是国家势力所达之处。愿诸生学成致用,不负厚望。勉之!勉之!”铿锵话语,传递出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先驱培育航海英才的拳拳之心,在2025级新生中引发广泛共鸣并被频频转发。这段视频的背后,是一个学生团队历时三天制作完成。商船学院2025级本科生周汲云观看后深受触动:“首次‘亲耳聆听’唐文治老校长的教诲,那种身临其境的震撼与感动,是任何书本文字都无法比拟的。这一刻,肩头的使命感变得如此真切可感。”
VR漫游时空:打造永不闭馆的“云端校史馆”
历经数月精心打磨,上海海事大学校史馆VR全景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运用虚拟现实(VR)技术,精准1:1复刻实体展馆空间。无论身处何地,师生只需轻点鼠标或滑动屏幕,即刻“身临”高度还原的线上校史空间。在虚拟导览员引领下,参观者可自由“漫步”,借助放大细览、语音讲解、热点跳转等功能,零距离、全方位“触摸”承载厚重历史的珍贵史料与文物——从吴淞商船学校的泛黄档案,到贯穿校史的教学实习船“育新”轮、“育锋”轮、“育明”轮…… 每一处细节都清晰可辨,跃然“掌上”。学校116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重大成就与历史记忆,如今尽在方寸指尖,真正实现了校史资源的“永不闭馆”。
这座“云端展馆”的诞生,凝聚着一批在校学子的心血。制作团队由在校生组成,他们将课堂所学付诸实践,从基础框架搭建开始,反复打磨,精益求精。参与者之一、商船学院2023级学生齐悦棠感慨道:“晚课后,我们常回到场馆拍摄、修图、调试至深夜。过程虽充满挑战,但想到能为学校打造一座永不落幕的校史馆,让更多人便捷触摸历史,一切付出都值得。”校史馆办公室主任何航表示:“同学们发挥专业所长,借助VR技术,打造了一个‘会说话’、‘可交互’、‘有温度’的立体校史空间,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奉献意识和担当精神,也是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体现。”
校史剧馆内上演:沉浸式“穿越”历史现场
“9.30”烈士纪念日前夕,在校史馆特定展区,一场惊心动魄的历史壮举正在深情上演。展柜中,新中国首版“伍分”纸币静静陈列,印刻着“海辽”轮升起新中国商船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图案。咫尺之遥,校史情景剧《“海辽”轮起义》的演员们正以饱满情绪和娴熟表演,将观众瞬间拉回风雷激荡的年代,再现这艘传奇商船于解放前夕毅然起义、突破重重封锁、最终胜利北归的惊险航程。在戏剧张力与历史氛围的交织中,观众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仿佛被“卷入”历史现场,成为起义壮举的“亲历者”与“见证者”。
这种“馆中演剧、剧中见史”的沉浸式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互动体验。校史故事在生动场景与互动参与中,变得可感、可触、可思、可共鸣。参与活动的外国语学院2023级本科生王月阳深有体会:“过去只能通过书本遥想峥嵘岁月,如今舞台‘搬’进校史馆,历史人物仿佛在身边呼吸、呐喊。这种‘零距离’接触,对航运先辈的家国情怀更加感同身受,历史记忆也变得无比鲜活深刻。”
“技术是手段,育人才是核心。”上海海事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校史馆馆长欧阳曙评价说,“同学们运用AI、VR等新技术和沉浸式情景剧等新方式,绝非追求新奇,而是要主动担起新形势下深化校史教育和校史传播效果的责任,推动校史资源向育人资源的转化。”
未来,上海海事大学校史馆学生团队将持续探索“校史+科技” “校史+文艺”等创新路径,充分发挥校史育人作用,为优秀航运人才培养不断注入深沉的“校史”根与厚重的文化“魂”。
图1 AI复原校史抗战英雄容颜短视频及评论
图2 AI复原唐文治校长“数字分身”
图3 校史馆VR展厅“设学缘起”展区
图4 校史馆VR展厅“作育人才”展区
图5 校史馆VR展厅“砥砺前行”展区
图6 校史剧《“海辽”轮起义》彩排
图7 校史剧《“海辽”轮起义》演出现场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