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聚焦学习任务群 构建素养新课堂——河东新区2025年下期语文教研活动纪实
2025-11-05 14:28:00
遂宁市洋渡实验学校

  秋光正好研意浓,聚力课堂启新程。10月28日至30日,由遂宁市河东新区社会事业与文体旅游商务局主办,四川省陆小平卓越校长工作室、遂宁市河东语文学科中心组承办的,以“聚焦学习任务群,构建素养新课堂——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为主题的2025年秋季语文教研活动,在遂宁市洋渡实验学校开展。全区语文教师齐聚一堂,通过观摩17堂精品课例,共同探索新课标下语文教学转型的实践路径,为河东新区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本次活动特邀五位河东新区语文中心组成员为课例展示提供专业指导与精准点评,确保教研活动的专业性与实效性。

赛课风采展示

  赛课环节以“任务群视角下的课堂实践”为核心,采用“课例展示+说课阐释”的创新形式,为语文教学转型探索提供了鲜活样本。

  课例比赛:教师们立足新课标学习任务群要求,在课堂上打造真实且富有探究性的语文学习场景,将阅读、表达、思维训练等要素融入任务群实践,让学生在沉浸式学习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选手说课:说课环节摒弃传统流程式讲解,聚焦四大关键维度深度剖析。一是明确本课对应新课标哪个任务群,以及教学目标如何基于课标、学情精准确定;二是阐释学习情境的创设逻辑与核心任务的设计意图,让课堂的“任务链”清晰可感;三是解析学习实践活动如何层层递进,从基础到提升,全方位支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达成;四是坦诚分享教学中的困惑与反思,为教研共探提供真实思考。

  所属任务群: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1号教师执教《司马光》

  1号老师执教《司马光》,聚焦文言字词,以情境化教学带学生理解故事,在古今语言衔接中凸显司马光机智,为文言学习筑牢基础。

  11号教师执教《寒号鸟》

  11号老师执教《寒号鸟》,以对比手法解析寒号鸟与喜鹊的行为,通过故事寓意的探讨,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与文本思辨力。

  12号教师执教《盘古开天地》

  12号老师执教《盘古开天地》,依托神话想象开展创作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盘古的创世伟力,在神话解读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文化认同。

  13号教师执教《坐井观天》

  13号老师执教《坐井观天》,通过角色辩论活动剖析青蛙与小鸟的认知差异,让学生在寓言中领悟眼界的重要性,提升思维辩证力。

  16号教师执教《扁鹊治病》

  16号老师执教《扁鹊治病》,聚焦情节发展与人物对话,引导学生挖掘防微杜渐的道理,在寓言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生活智慧与文本解读力。

所属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表达

  2号教师执教《富饶的西沙群岛》

  2号老师执教《富饶的西沙群岛》,引导学生品味文中景语,通过图文结合赏析海岛风光,让学生在文字中领略西沙的富饶美丽,提升写景文鉴赏力。

  5号教师执教《富饶的西沙群岛》

  5号老师执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从物产与景色双维度解析文本,通过对比朗读展现西沙的丰饶,助力学生掌握写景文的表达逻辑。

  7号教师执教《金色的草地》

  7号老师执教《金色的草地》,结合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探究草地变色的秘密,在观察与文本的联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文本解读能力。

  8号教师执教《富饶的西沙群岛》

  8号老师执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从结构入手梳理海岛风光与物产,通过仿写片段锻炼学生的写景表达,强化写景文的章法认知。

  15号教师执教《太阳》

  15号老师执教《太阳》,以科学知识与说明方法为双主线,通过实验演示辅助理解,让学生在说明文中掌握知识与表达技巧,提升实用文阅读力。

所属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3号教师执教《秋天的雨》

  3号老师执教《秋天的雨》,深挖文本修辞与色彩描写,带领学生感悟秋雨的灵动,在美文品读中培养学生的审美与语言感知力。

  4号教师执教《大自然的声音》

  4号老师执教《大自然的声音》,创设听觉体验情境,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声音的描写手法,让学生在文字里聆听自然之乐,提升说明文的阅读趣味。

  6号教师执教《在牛肚子里旅行》

  6号老师执教《在牛肚子里旅行》,以情节脉络为抓手,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童话中明白互助的意义,提升故事理解与表达力。

  9号教师执教《伯牙鼓琴》

  9号老师执教《伯牙鼓琴》,注重文言意境的营造,通过音乐赏析辅助理解知音情,让学生在古文里体悟传统情谊,提升文言审美力。

  10号教师执教《日月潭》

  10号老师执教《日月潭》,借助地图与风光图引导学生赏析潭的晨昏之美,在图文结合中,让学生掌握写景文的画面呈现技巧。

  14号教师执教《桥》

  14号老师执教《桥》,紧扣情节张力与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在小说品读中感受人性光辉,提升叙事文的鉴赏能力。

  17号教师执教《牛和鹅》

  17号老师执教《牛和鹅》,结合生活情境分析“我”对牛鹅态度的转变,通过心理描写的解读,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会换角度看问题,提升成长认知与文本感悟力。

  两天半的教研活动虽已落幕,但“探索素养课堂”的脚步从未停歇。本次活动不仅呈现了17堂高质量课例,更让全区语文教师在观课、议课中深度碰撞思维、凝聚专业共识。从学习任务群的精准落地,到素养导向课堂的创新构建;从教师“教”的策略优化,到学生“学”的活力激发,每一次研讨、每一场思辨,都在为河东新区语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

  教育是一场逐光的征程,教研则是这征程中最亮的星。愿这星光持续闪耀,让我们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在“聚焦核心素养,构建品质课堂”的道路上继续携手同行,让语文的魅力在每一间教室绽放,让素养的种子在每一位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1575949378 2025-10-23 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