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张丰收:投入教育、投入年轻人,就是投入未来
2025-08-01 15:20:00
人才发展专委会
作者:

  2025年7月16日,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人才发展专委会”)主办、北京工业大学承办、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协办的“高校青年教师发展与评价论坛”在北京工业大学顺利举办。论坛期间,围绕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发展与评价改革等话题,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射线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丰收接受了人才发展专委会的现场采访。

  人才发展专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中提出,要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您认为针对高校青年教师而言,当下阻碍其“挑大梁、当主角”的主要障碍有哪些?针对这些障碍,应该着重推进哪些方面的改革呢?

  张丰收:青年教师在获得博士学位或从海外引进初期,往往会面临一段困难的“空档期”。拥有“帽子”的教师可能相对顺利,但对大多数青年教师而言,这一阶段的支持不足是主要障碍。针对这一问题,可从以下三方面推进改革:

  国家与单位层面重视对青年教师的托举

  国家层面需持续加大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例如通过各类学术协会等单位组织的青年人才计划,为青年教师提供科研经费和定制化培养方案。同时,高校及院系层面也应调整资源配置,向青年教师倾斜重点实验室和学科建设经费,形成政策合力。

  保障青年教师参与重大项目的机会

  国家级项目申请指南中应明确青年教师的最低参与比例,例如可强制规定40岁或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团队成员的1/3或一半,推动其尽早参与国家级科研任务。

  完善办公与生活保障

  解决青年教师的后顾之忧是关键。生活上,需落实安家费等保障措施;科研上,应提供必要的设备和空间支持。此外,对于有海外工作经历且成果突出的青年人才,高校应主动提供配套支持,确保其快速适应国内科研环境。从投入产出看,这类人才在海外已积累大量经验,国家通过人才工程给予项目支持,是对“未来”的合理投入。投入教育、投入年轻人,就是投入未来。

  人才发展专委会:《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高校要健全教师发展体系。您认为,针对高校青年教师而言,当下应当着重建立、健全哪些教师发展机制?

  张丰收:高校需从教学、科研、资源支持三方面构建青年教师发展机制,我认为,具体可从以下角度推进:

  优化教学能力培养

  青年教师初期可通过“助教制”积累教学经验,并纳入工作量考核,如折算为学分。北京师范大学采用的就是这一模式,既让青年教师熟悉教学流程,又保障其工作认可度,又避免了科研与教学的冲突。

  推动科研团队融入与合作

  鼓励青年教师保持与国内外导师的合作,同时尽快融入本单位科研团队。以核科学技术学科为例,可通过设备共享或国内合作弥补资源不足,提升科研效率。

  倾斜资源支持

  在研究生指标分配上向青年教师倾斜,例如允许优秀的青年教师每年招收2名博士生,并根据需求追加指标。学生团队是科研成果产出的关键,充足的生源能为青年教师快速出成果提供支撑。 此外,高校还需通过托举项目、跨单位合作等为青年教师争取更多资源,全方位支持其发展。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468709634 2025-08-01 15:14:00
SRC-468709634 2025-07-30 17: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