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制导与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二研究院研究员陈定昌,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9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详细]
光明日报
2020-09-08
9月6日,2020年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卢柯荣获“物质科学奖”。[详细]
中国科学报
2020-09-07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张钹被聘为脑陆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兼脑陆科技首席技术顾问。[详细]
中国新闻网
2020-09-04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历程中,一代代科学家以拼搏与奉献挺起民族脊梁、绽放时代之光。[详细]
光明日报
2020-09-02
空间物理学家,教育家,武汉大学原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侯杰昌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8月7日5时4分在武汉逝世,享年83岁。[详细]
武汉大学
2020-08-08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刘永坦作为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4岁的他将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设立永瑞基金,用于学校人才培养。[详细]
新华每日电讯
2020-08-07
著名轧管工艺与设备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31年1月29日生,山东黄县人。1953年于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机械系毕业后,在鞍钢任技术员、工程师、专责工程师。1958年3月被抽调到成都参加无缝钢管厂建设,同时被原冶金部选派到匈牙利切佩尔钢铁公司实习,学习匈文和生产...[详细]
中国科学报
2019-03-01
从巴黎领奖回来后的第3天,张弥曼准时出现在位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办公室里。她谢绝了几乎所有媒体采访和活动的邀请,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详细]
中国新闻周刊
2018-04-16
3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张弥曼在法国巴黎获颁“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她是第五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女科学家。“她开创性的工作为水生脊椎动物向陆地的演化提供了化石证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颁奖词中对张弥曼作了如此评价。[详细]
中国科学报
2018-04-10
走进材料学院系馆,抬头仰望,微微泛黄的墙面上,院士照片一字排开。其中,日前刚刚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周济的照片赫然在列。[详细]
清华新闻网
2018-04-09
他是新中国首位果树学博士,引领我国柑橘基础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的领军者。正是因为他,国产鲜食柑橘全年不断档变为现实,他就是“柑橘院士”邓秀新。从曾经懵懂的乡野少年到“柑橘院士”,他的背后有什么故事?他的成长经历又有着多少我国科技创新飞速发展的大时代印记?[详细]
新华网
2018-04-09
铁基超导,凝聚态物理夺目的“新星”;三维石墨烯,改变世界的化学合成“黑黄金”;超级材料,轻如气球硬如金属的“新材料之王”……[详细]
新华网
2018-04-02
“长颈鹿在水中,不会像石块那样下沉,它能漂浮在水面上。但是长颈鹿的长脖子妨碍了它在水中游泳,不仅很难保持平衡,还会有生命危险呢,你们说,是不是呀?”[详细]
新华社
2018-03-30
“我们这一代人,自己的事情都是可以牺牲的。不管是科学研究,还是工作都抱着一颗‘公心’。”在张弥曼看来,古生物 学的“公心”就是“不到死也要抱着化石不撒手”[详细]
新华每日电讯
2018-03-26
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记者屈婷 全晓书)“这对中国的女科研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励,”获得2018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张弥曼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女科研人员的比例在持续上升,但拔尖人才还需要更多一些。”[详细]
新华社
2018-03-23
高质量是新发展理念的本质要求。经济发展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是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特征和路径选择。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成长空间、关键的着力点和主要支撑体系。
[详细]
《求是》
2018-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