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杭师大理学院的同学想把博物馆“送”进大山
2021-06-07 15:45: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记者 白菁洁 通讯员 蔡依洁 石川玉 陈鑫)6月4日下午,黄岩茅畲逸夫小学40位5年级的小朋友齐聚学校多媒体教室,打开事先准备好的“学习手册”,通过网络连线,与杭州师范大学的哥哥姐姐们一起踏上浙江自然博物院的神秘探索之路。

  这是杭师大理学院“博物摘星阁”志愿服务团队举行的首次博物馆网络直播课堂。“准备这场网络直播课,我们双方都做了很多准备,看到现场逸夫小学小朋友们兴奋的神情,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我由衷感到高兴。”负责本次远程授课网络设备保障工作的逸夫小学教师杨帆表示,“不出校门,就能深度游览远在杭州的浙江自然博物院,还有这么优秀的‘导游’,干货满满,收获多多。”
  而此前,杭师大理学院“博物摘星阁”志愿服务团队在线下的公益活动已经开展得风风火火了。该志愿服务团队去年成立以来,面向公众和学校已经举办了12场“博悟日志”线下教学活动和“博物大冒险”自助打卡活动,累计服务中小学生近1700人次、共计服务时长超1000小时。
  “成立这样一支教学实践团队,最初是想发挥师范生专长,学以致用、服务社会,同时让走进博物馆的孩子们不再走马观花,而是更深入探究学习,点亮他们心中对于博物馆文化的热爱,从而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博物摘星阁”发起人该校理学院教师李璇博士告诉记者,该团队遵循学生中心的教育理念,试图利用博物馆资源开辟一种以情景化、互动式和问题驱动式教学为主的场馆实践教育新模式。
  从刚开始的6个人,到今天有了80多位志愿者,一路走来,其实并不容易。为了确保场馆实践教育活动的效果,从课程设计到素材收集,从教学语言到志愿者形象设计,从流程到知识点整合,李璇和团队小伙伴们费尽了心思。课程开始前,她和同学们一起到浙江自然博物院踩点、择取教学展点,通过查阅百科全书、文献、视频等资料确定教学内容。他们还认真研读中小学科学教材,结合教材内容完善教学设计的初稿,搭建“学习手册”框架。经过多轮审核与反复讨论,进行不下10次的修改,才最终敲定教学流程与“学习手册”,并将之命名为“博悟日志”。此外,为吸引中小学生的关注,团队还自主开发了精美的手绘绘本和文化创意产品。
  “如果让你想象一幅有关地球的画面,第一个进入你脑海的会是什么?是平日里熟悉的脚下土地,还是充满神秘的海底世界?是栖息着白鹭的红树林湿地,还是挂着诱人水果的热带雨林?在这里,你可以体验这些由地球所孕育出的珍宝。”“企鹅会不会飞?海豹在海里怎么生活?它们是吃什么的呢?”在浙江自然博物院,孩子们纷纷围拢在来自杭师大的“雪花姐姐”和“牦牛队长”身边,听他们讲解地球的不同形态和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这是“博物摘星阁”线下活动的一个场景。
  “为了呈现最好的教学效果,一个知识点,前后至少进行3次磨课与试讲,反复讨论是常态,这也是我们现场授课,接得住各种问题的底气。”项目负责人、科教181丁卓娅同学说道。另一个团队成员张晗告诉记者,她大学三年已经累计志愿服务时长500小时,“这个项目带给我满满的获得感和新奇感。”
  “以前跟着爸爸妈妈参观博物馆,走马观花看热闹为多。跟着这些哥哥姐姐一起,自己能参与进去,学到的知识也更系统更鲜活了。”参加活动的6年级小朋友说。
  “跟着听了一路,老妈妈我也长了不少知识,很有意思,仿真的实物实景,专业生动的讲解,套路满满的提问,孩子们争先恐后的探索发现,小朋友居然还认真记了笔记,这样的活动希望能多组织。”一位随行的4年级孩子家长这样反馈。
  “探秘、触发、浸润,这种博物馆实地教学方式构建了场馆实践教育的新形态。”钱塘外国语学校的倪老师认为,博物馆探秘之旅,深受孩子们的喜爱。知识真实地在孩子们的感官中出现,不再枯燥,不再缺少参与感,而孩子,自然就成了学习的主体,这样学得的知识是活的。
  记者了解到,这个志愿服务项目正在全力开发一套暑期支教课程,结合当地学校科学课程的进度,试图通过直播课堂将博物馆文化可持续地输入到偏远地区,打破短期支教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020年10月19日,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提出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要将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纳入课后服务内容。指导老师李璇博士表示,“让博物馆资源更好地服务中小学教育教学,让大山深处的孩子能够持续常态接受优质的博物馆文化教育,让我们的大学生通过这个项目提升专业,涵养情怀,这是初心,也是使命”。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微信图片_20210303141443.jpg
图片16.jpg
徐航标生活照.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