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张晓娟)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和相互呼应的教育过程,是儿童成长的一个重大转折和重要接力。因此,如何为幼儿做好科学的幼小衔接,为入小学做好准备,是广大家长朋友们关切的问题。3月15日,杭州市康桥幼儿园邀请了文渊小学6年级语文老师兼班主任鲁华菁,为大班的家长们开展了幼小衔接主题讲座。
进入新的学习和成长阶段,“入学担忧”是自然伴随而来的。幼升小阶段,不仅家长会陷入“入学焦虑”,幼儿在对小学有了好奇和期待之后,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担忧情绪。鲁老师从“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小学家长的准备”“小学生的准备”三个方面为家长们解答。
小学与幼儿园的区别在于学习与生活。幼儿园的学习环境相对宽松活泼,且孩子在游戏中学习,而小学教育比较严谨规范,孩子们要学习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并需要完成一定的课业,因此当孩子刚进入小学时,可能会出现自理能力弱、书写困难、无法适应等情况。
此时,家长们需要做哪些准备?鲁老师给出建议,一是身份转换,放平心态。孩子成为一年级的小学生,家长要有自己身为小学生家长的身份转变自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快速适应新环境和新生活;二是调整作息,按时接送。相比较幼儿园,小学上学与放学的时间相对固定,孩子八点开始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充足的睡眠尤其重要,作为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好时间规划。
三是积极配合,及时沟通。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工作,与老师及时建立沟通渠道,关注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学习情况。
孩子们又要做好哪些准备呢?鲁老师说,一是能力上的准备,二是习惯上的准备,三是知识上的准备。
上小学前,家长应当注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比如能整理好自己的物品(书包、文具盒、第二天要穿的衣服);能收拾好自己的物品(玩具、书籍);能根据天气变化穿脱衣服;会系鞋带、上厕所、系红领巾等。
此外,孩子们要学会跳绳,养成阅读习惯,注重专注力的培养。
“当孩子习得了能力,保持下来,就会内化成为习惯。”鲁老师说,家长们要做的是适时地提醒孩子,帮助孩子去养成好习惯。这样一来,孩子就能够以更好的状态,迎接环境的变化了。
通过本次幼小衔接讲座,家长们明确了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对小学生活也有了更科学的认识。相信在家园协同合作下,幼儿一定能够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阳光自信地迈入新旅程!让我们以爱相约,携手并进,共同助力科学幼小衔接,让幼儿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