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编辑 鲁少辛 通讯员 胡胜平)6月12日,杭州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民警郑昆走进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与师生共筑暑期防溺水安全网。此次活动采用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借直播的形式覆盖全校,结合真实案例、互动体验与实操教学,为全校学生带来一堂沉浸式安全教育课。
案例警示:直面溺水危害
郑警官以“哲学家与渔夫”的漫画故事开场,通过“不会游泳的哲学家落水遇险,渔夫凭技能施救”的对比,直观传递水上生存能力的重要性。随后,他展示河北卢龙县游船侧翻事故,用惨痛数据警示:忽视安全规则,瞬间可能酿成悲剧。现场学生神情凝重,深刻认识到“敬畏水域”的必要性。
知识科普:乘船安全与防溺水“六不准”
针对水上出行安全,郑警官详解“乘船四要素”:看船名:确认船只合法性与运营资质;看定额:拒绝超员,确保载重符合规范;看载重线:警惕因超载导致的船舶失衡;看设备:检查救生衣、救生圈等应急装备是否齐全。
围绕防溺水核心知识,他逐条解读“六不准原则”,特别强调:“即使熟悉水性,也不擅自下水施救,应优先呼叫成人或利用绳索、竹竿等工具救援。”结合动画演示,学生们直观理解“盲目施救=二次冒险”的风险。
实操体验:掌握自救与互救技能
“落水后第一时间该怎么做?”郑警官现场演示仰浮自救法:1.保持冷静:放松身体,深吸一口气增大浮力;2.调整姿势:头部后仰45°,面部朝上,确保口鼻露出水面;3.节省体力:双臂轻划水、双腿微蹬,维持身体平衡。他特别提醒:“不要急于脱衣服,衣物浮力可延长等待救援时间。”
家校联动:构建安全防护网
讲座尾声,郑警官呼吁:“每位同学都是安全宣传员,要把安全知识传递给家人和朋友。”学校表示,后续将通过主题班会、家校联合演练等形式,推动“六不准”入脑入心,并计划联合社区开展水域巡查,从“认知-技能-行动”三维度筑牢防溺水防线。
“生命只有一次,安全无小事。”此次活动通过“案例+知识+实操”的立体教学,让防溺水意识深植学生心中,为平安度过暑期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 余新花 陈显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