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浙外学子品真理味道,寻共富之路
2025-07-31 16:48: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编辑 陈显婷 通讯员 黄文璇 林京嫔 荣畑畑 摄影 陈丽名 姜靖雯等)“当新时代的外语青年遇上《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首译者陈望道先生,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共振?”“‘真理味道之甜’如何注解‘百姓生活之甜’?”

  带着这两个问题,近日,浙江外国语学院西语学院“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专项实践团队——“品真理味道·寻共富之路”赴义乌望道故居社会实践团,第六次走进义乌市城西街道分水塘村,在这片浸润着红色基因的热土上,用青年担当解码真理力量与共同富裕的深层逻辑。

  传承望道精神,启迪外语学子

  “当‘真理的味道特别甜的故事’变成眼前的一件件实物,精神的力量便有了具象。”怀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先辈的敬仰,实践团队走进陈望道故居和望道展示馆,学习了解陈望道先生的生平与贡献,制作理论宣传视频,用青年视角讲述望道精神。

  “为了讲好望道精神,我们将镜头聚焦到外语青年跨越百年时空的思想共鸣上。”23级西班牙语专业的钱思颖同学认为,陈望道的事迹让人深受鼓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传承红色文脉,讲好中国故事,勇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调研乡村故事,感受发展脉动

  “这里‘宜居’,我们对生活很满意。”“村里新引进了整村运营公司,新业态带来了新热点。”“我们正在开发红色研学路线,积极‘引流’,希望更多游客能留下来。”活动中,实践团队先后走访了望道故居、主题餐厅、特色民宿等文旅项目,与运营企业、村民、游客、街道和村干部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通过实地走访,队员们亲身感受到乡村发展脉动,也了解到红色资源转化的痛点。于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团队提出了“红色IP+研学体验+周边一体”的整体提升方案。

  探美“望道信仰线”,绘制“红色文旅地图”

  为了赋能当地文旅发展,实践团队从分水塘村出发,沿着“望道信仰线”一路走访周边的何斯路村、七一村、横塘村等6个重要节点,发现虽然沿线村庄各具特色,但在交通接驳和推广联动等方面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

  对此,队员们从红色文化、山水景观、人文历史等多个方面深挖周边片区式发展特点,深入思考文旅整合与引流的可行性对策,并制作“探美‘望道信仰线’”文旅地图和视频,送给城西街道。“红色文化传承需要创新表达,‘真理味道之甜’向‘百姓生活之甜’转化,需要创新思路、突破瓶颈。助力乡村振兴,需要我们用头脑思考、用脚步丈量、用双手实干。”实践团队队长林京嫔的感悟让大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实践期间,西院学院党委与分水塘村党支部签订党建共同体协议。“实践团队的成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擦亮‘真理味道品牌’。”签约仪式上,城西街道何里共建委书记、分水塘村第一书记对实践团队表示高度赞赏。

  西语学院党委负责人表示,望道精神与浙外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契合,学校正深化拓展国际传播、跨境电商、小语种培训等方面的社会服务合作,后续西语学院将以党建共同体建设为契机,引进望道故居红色资源赋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为望道故居红色文旅和乡村振兴提供浙外支持。

(责任编辑 余新花 陈显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