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郭茜)9月3日,中国计量大学计量测试与仪器学院为当天入学的2025级新生准备了一堂特殊的“开学第一课”:集中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
来自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新生张舒扬第一个来到学院集中收看点。她表示,阅兵是最好的“开学第一课”,即将开始的新生军训也需要传承阅兵仪式中的精气神,展现新生最美好的青春面貌。来自浙江桐庐的新生彭科飞与母亲一起,带着祖父年轻时期参加抗战的照片赶到收看现场。“我们能够安安心心地坐在教室学习,是因为许许多多的英雄在守卫着国家。”彭科飞展示着祖父抗战时期的照片说道,“伟大抗战精神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书写的篇章,这种向上的红色基因值得我们永远发扬。”
据悉,计量测试与仪器学院在暑期面向新生发布集中收看阅兵式的报名通知后,284名本科新生中有将近80名同学第一时间主动报名。现场,师生们齐聚一堂,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气势恢宏的阅兵场面,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当空中无人作战机驶过天安门广场时,不少同学情不自禁地举起手机记录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阅兵仪式结束后,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楷模、微纳多相机理与测量团队负责人包福兵教授为同学们现场讲授题为《精准计量——从阅兵场到科技创新的量大力量》的思政微课。他以团队给战斗机加油枪研制流量标准装置为切入口,讲述了团队如何攻克卡脖子问题,建立了战斗机加油枪量传溯源体系,终结了我国该类流量计“只能国外送检”的历史,保障了国防安全。他强调,计量不仅是国防现代化的“隐形翅膀”,更是时代发展的基石,他鼓励新生牢记“精思国计,细量民生”的校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未来为国家贡献不可或缺的“量大力量”。 新生们听得格外认真,眼神中闪烁着对专业未来的憧憬。
学院还专门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烽火记忆——百名抗战老战士口述史》。这本书收录了百名抗战老兵的亲身经历,让同学们在品读感人故事中砥砺奋进。在赠书仪式上,曾参与2024年度“红色老兵事迹采访”社会实践团的赵炫华同学动情回忆:“我有幸在嘉兴采访过朱亚老战士,他讲到自己11岁离家参加八路军,冒着生命危险送信、侦察敌情,16岁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说过一句让我至今难忘的话——‘不抗日,就没有出路’。那一刻,我才真正懂得今天的安宁来之不易。”说着,他展示了采访时拍下的勋章照片,同学们纷纷上前观看,现场响起热烈掌声。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新生崔津赵家长作为退役老兵,参加完活动后感慨地说:“作为家长,我非常感动能看到学校如此用心地用红色历史教育孩子。刚才听到老兵的故事、看到那枚沉甸甸的勋章,我深深体会到什么叫做‘精神传承’。希望孩子们铭记历史,在大学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祖国贡献青春力量。”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多年来,计量测试与仪器学院扎根“老本行”,深入实施“红色领航”工程,挖掘重大契机的育人功能,通过新生第一课、社会实践、生涯访谈、榜样引领等品牌活动,深化“红色教育”与“专业教育”双融双促,让同学们在知行合一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树立报国之志。
学院党委书记徐勇表示,“这次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正好与我们开学报到同一天,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契机。我们会持续将红色基因内化在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国家史、计量史、专业史的三维融合,让学生将爱国情怀转化为专业报国的具体实践,培养心怀‘国之大者’的新时代计量人才。”
(责任编辑 吴文建 陈显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