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编辑 鲁少辛 通讯员 金爱萍)开学之初,杭州市胜利金都幼儿园以“支持儿童经验生长”为核心,开展了环境创设教研活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明确指出,幼儿园需创设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联结的教育环境,助力幼儿通过直接感知来获取经验。作为幼儿的“第三位老师”,环境直接影响着幼儿的经验建构。
本次教研以“走班式”现场研讨为主要形式,教师们跨班级进行深入观察,围绕具有年龄特色与教育意义的环境创设细节展开了深度交流。
在托小班,活动区域铺满了柔软的地垫,搭配形态可爱、触感柔和的娃娃,瞬间营造出如家庭般温暖安全的氛围,精准契合托小班幼儿对“安全感”的核心需求,有效缓解了幼儿的入园焦虑。
此外,各班精心设计的互动式签到台也是一大特色。托小班以幼儿熟悉的个人大头照作为签到标识。幼儿只需轻轻粘贴或摆放照片,就能完成每日签到。既降低了操作难度,又增强了自我认同感。中班新增了学号积木的形式进行班级签到。幼儿只需认出自己学号对应的积木,将积木摆在名字旁边,简单的拼摆动作即可完成签到,让签到更具互动乐趣。大班则鼓励幼儿自主书写日期与姓名,在日复一日的签到过程中,自然提升前书写能力与时间观念,不同的设计充分展现了年龄适配性。
互动墙面的创设同样精彩,成为幼儿经验生长的“可视化平台”。值日生墙清晰呈现了幼儿的值日分工,幼儿在自主认领、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了责任意识与服务能力。学习故事墙记录着幼儿在活动中的精彩瞬间与成长感悟,图文结合的方式定格了探索过程,帮助幼儿在回顾与分享中深化认知。主题墙则围绕近期活动主题,将幼儿的作品、调查记录、讨论成果有序展示,完整呈现了幼儿从发现问题到自主分析、交流合作的思维轨迹,让墙面成为幼儿经验梳理与表达的重要载体。
此次环境创设教研活动,对幼儿与教师的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对幼儿而言,适配年龄的环境为其提供了探索平台,助力他们在直接体验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强对集体生活的归属感。对教师而言,“走班式”研讨打破了单一班级的思维局限,通过更直观、更深入地观察学习、交流分享,教师们进一步深化了对“环境支持经验生长”的理解,提升了将教育理念转化为环境创设实践的能力,为后续开展更具针对性的保教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 余新花 赵洪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