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胡俊 摄影:赵春华)今年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关于“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重要理念提出20周年,为深入探索“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重要理念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路径,9月29日,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0余名师生走进“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小古城村,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现场教学活动。
上午9时许,小古城村的田埂与庭院,化身为一座没有围墙的思政课堂。在民主协商展示馆内,从最初的“樟树下议事”,到如今规范化的议事规程,无声地讲述着“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这一朴素真理如何在此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师生们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深刻领悟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活力。
在市集研学中心,来自余杭区中小学的思政骨干教师与杭师大研究生同台切磋,围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核心,将小古城村的治理故事“掰开揉碎”,巧妙融入从小学到大学的四段式教学设计中,进一步丰富了“良育”思政品牌内涵。
在总结交流环节,来自西藏拉萨师范学院的访问学者布穷老师,以雪域高原的独特视角,分享了对民族地区基层民主建设的深刻洞见。小古城村党委书记林国荣则用一个个鲜活的村庄故事,讲述了民主协商如何让乡村“旧貌换新颜”。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洪波表示,此次活动正是学院打造“大思政课”、推动理论与现实同频共振的成功探索。
参加活动的复硕25级研究生孙昂泽、思政本科生郑翀、阚宇轩同学激动地表示,“这次活动让我们跳出书本,亲身感受到了民主的力量和乡村的魅力,对专业知识有了更具体、更深刻的理解。”
最后,在余杭区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社科联主席李松涛的见签下,林国荣书记与李洪波院长、龚上华副院长共同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基地”和“教育科研实践基地”签约授牌。这不仅为高校与地方协同育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师大样本”,也为擦亮“良育”思政教育品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内涵。
据悉,本次活动是在中宣部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共建行动计划的指引下,深化落实余杭区委宣传部、区社科联与杭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对共建试点工作的重要举措。余杭区社科联、区教育局、径山镇及小古城村有关领导,与杭师大师生、余杭区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代表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责任编辑:李思远 赵韵茹)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