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毛雅瑜)暴雨过后,岸边浑浊的水面上漂浮着几个塑料瓶,人工打捞不仅困难,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正午强光直射的海滩,反光的外卖餐盒半埋在沙子里,刺眼的光线让巡检人员难以精准发现;险峻的登山步道旁,一个泡沫箱被树冠阴影笼罩,隐蔽的位置增加了人工排查的难度……类似这样的复杂环境,传统人工的巡检往往举步维艰。
图1 无人机调试(图片来源:杭州师范大学飞驰净界团队提供)
近日,杭师大信息学院的“飞驰净界”团队对最新一代垃圾巡检无人机展开实验,这款设备采用了Y-Visage+GhostConv为核心的智能识别算法系统,并搭配定制机械臂方案,在西溪湿地的实地测试中,它成功识别并精准抓取了散落在水面、滩涂的各类垃圾,用实力证明了其在复杂环境下的作业能力。数据显示,其检出率相比人工巡检大大提升,单次抓取耗时更是大幅缩短。
团队负责人杭师大信息学院2023级学生徐潇扬介绍,团队在公开的GarbageData数据集基础上,通过高斯模糊、遮挡与裁剪、色彩调整等数据增强手段,将训练集扩大。这一举措使得模型在雨天、逆光等复杂场景下,仍能保持高识别准确率,为无人机的精准作业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
图2 无人机在余杭塘河巡检(图片来源:杭州师范大学飞驰净界团队提供)
目前,团队正积极扩大试飞范围,同时同步采集更多浙江本地的垃圾图像,以不断迭代优化模型。业内专家指出,该成果成功突破了无人机在复杂场景下的“精准抓取”难题,也为我国“无废城市”建设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复制的低空经济解决方案,后续有望在海岸线、高原景区、化工园区等危险或人迹罕至的区域得到大规模推广,为环境保护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李思远 赵韵茹)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