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杨献碧 郑静 摄影:郑静)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2025年11月5日,“同心共育·科普未来”——杭州师范大学党外知识分子助力“钱塘优学”校地融合开放日活动在杭州师范大学下沙校区成功举行。
活动在杭州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钱塘区委统战部、区教育局的联合指导下,汇聚了相关部门领导及新湾实验学校师生代表。本次活动是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服务基层、助力教育均衡发展的生动实践,旨在通过“知识共享、资源下沉、协同育人”,将优质科普资源延伸至中小学。

活动现场,杭师大工学院黄宝成副教授为来自新湾实验学校的60名学生带来了《一滴水的旅程 从自然到万家》互动科普讲座,以生动语言和动画揭示水资源循环的奥秘。学生们还走进图书馆“水生态保护”主题展区与工学院实验室,通过显微镜观察微生物、亲手参与水处理演示,在沉浸式体验中激发科学兴趣、培育创新精神。目睹“污水变清水”的神奇过程,现场惊叹不已。他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深刻体会到水的珍贵,以后要更加节约用水,现在好好学习,希望未来能发明快速处理污水的新技术。

杭师大校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周志琴指出,这是党外知识分子主动融入地方、服务基础教育的务实举措。钱塘区教育局负责人强调,此类“校地融合”活动是实现“钱塘优学”目标、创新育人模式的重要路径。
杭师大知联会会长朱晓江表示:“作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我们有责任把专业知识转化为青少年可感可知的科学启蒙,在真实场景中为他们种下探索与创新的种子。”
新湾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雷兴荣感谢杭师大知联会为学生们“打开一扇通往科学殿堂的明亮之窗”。他鼓励同学们珍惜机会、积极思考、大胆提问,让“好奇的种子生根发芽,梦想的翅膀在科学天空中试翼”。
钱塘区委统战部负责人指出,今年以来,钱塘区依托地校共建的教育界党外知识分子共同体,持续深化区内高校知联会与中小学校的协同合作,致力于推动校地协同育人走深走实。本次开放日活动正是这一协同机制下的具体成果展现。
据悉,自2025年4月签订《固定结对协议》以来,杭师大知联会与新湾实验学校已开展多场专题讲座与科普活动,逐步构建起“高校+中小学+统战力量”三方协同育人新格局。未来,校地双方将持续深化合作,推动结对机制向“体系化育人”转型,打造系列品牌项目,为推进“教育共富”贡献智慧与力量。

(责任编辑:李思远 赵韵茹)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