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概况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指出,大数据产业是以数据生成、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激活数据要素潜能的关键支撑,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引擎。中国信息协会大数据分会发布了《2021-2022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报告》预测,未来三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市场将保持12%以上的增速,大数据产业迅猛发展、行业大数据应用快速落地,也造成了大数据人才的缺口。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推动大数据相关专业朝着精细化、融合化的方向发展,是弥补人才缺口的必要措施。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教育部为落实构建《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在2016年批准设立的新工科专业。本专业是以大数据为研究对象,以从数据中获取知识与智慧为主要目的,以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可视化以及专业领域知识等为理论基础,以数据采集、预处理、数据管理及数据计算等为研究内容的一门学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泉州信息工程学院于2019年新增的本科专业,遵循党的教育方针,依据学校办学定位,设置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两个专业培养方向,采用“三育融合、校企协同”的培养模式,为泉州市及福建省大数据产业培养适应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大数据基础理论,具有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及较强的大数据分析与挖掘能力,具有解决和处理复杂大数据问题能力的“实基础、强能力、能创新、懂管理、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大数据人才。
经过几年的建设与发展,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大数据领域发展需要,适应国民经济及大数据行业技术,培养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知行合一”校训,具有创新精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在大数据采集、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处理、大数据系统开发等岗位,胜任大数据系统的维护和管理等工作的“实基础、强能力、能创新、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达到以下目标预期:
1. 能够运用大数据的专业知识、技术及工具,识别、分析和解决大数据领域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 能够就大数据专业领域的技术问题与同行、客户及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在工程团队中表现出责任和担当。
3. 在从事解决大数据领域相关复杂工程问题活动中,能全面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进行项目管理和有效经济决策。
4. 在本学科及跨学科开展大数据采集、分析、处理、管理以及维护等方面具备一定竞争能力。
主要课程
01
核心课程
Python程序设计、数据科学导论、云计算与大数据、数据采集与清洗、数据可视化、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Hadoop基础、人工智能概述、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02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Hadoop课程设计、Python数据分析项目综合实践、大数据项目综合实践、机器学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习等。
师资队伍
专业拥有一支有实力、有朝气、有爱心、善创新的师资团队。现有专任教师队伍,正高级职称5人、副高级职称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5%。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8%。全体专任教师均拥有硕士以上学位,具有良好的科研氛围、教研基础、工程经验。科研方向包括各行业大数据采集与分析,学生大数据的行为分析,文本数据、语音数据的情感分析、图像数据分析,优化算法等等。专业教师在注重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十分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近年来,主持科研课题20余项,省级级以上项目十余项。研究成果学术论文发表20余篇。
产教融合与先进实验设施
实行产教融合
学校紧密依托泉州大数据产业,构建了产教融合、面向应用的办学体制,形成了校企合作、协同共赢的运行机制,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企业需求的互补对接。目前,本专业与泉州几家大数据龙头企业计划进行深入产教融合,对高年级学生进行实践培训,参与企业真实的大数据项目的研发。
新建大数据基础实验室紧紧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核心资源需求,引入相关设备、配套软件平台,配套专业课程教学所需的教学实验指导手册、在线视频、数据资源包、实验示例代码等,通过在线学习、原理验证、实训应用、综合分析及自主设计等多层次的实验操作,让学生实现对工程开发应用的理解和掌握,为专业提供教学环境支持。专业实验室设备还在不断的完善和升级中,重点聚焦大数据技术,研究侧重于大数据分析的相关基础性和前瞻性关键技术研究和创新应用。
专业优势与特色
专业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产业和教学相结合”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实行“岗位化、方向化、个性化”培养模式,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利用实验室、企业实训场所为学生创造岗位化实践环境,实现企业与学校的“零距离”;不断提升学生动手创作能力,紧贴用人单位需求,做到“人人有项目,人人有专长”,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专业的特色课程采用校企联合授课教学模式,开设了《跨境电子商务大数据管理》和《交通大数据管理》两门特色课程。优势在于运用沉浸理论构建基本训练、综合训练和实战训练“三层递进”创新实践链教学体系,递次提升学生大数据工程实践能力。
就业方向
目前,大数据技术已深度融入社会生产方方面面,这使得大数据相关人才就业前景十分广阔,主要集中在以下行业:
· 咨询公司:负责大数据项目咨询、方案设计及工程实施;
· 软件公司:涵盖大数据软件开发、信息服务、项目运营及挖掘分析等工作;
· 零售公司:包括大数据平台运营、挖掘分析和业务分析;
· 金融机构:
保险公司、银行及大型公司风险管理部门:开展客户信誉评价、风险评估及业务风险管理;
股票、期货等金融投资公司研发部门:从事量化投资模型和程序化交易策略开发;
政府机构:如统计局、海关和财税局,负责大数据实时监控、风险控制及挖掘分析;
互联网公司: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包括对客户或商品聚类、分类和关联分析,利用历史数据建模预测未来,通过数据库营销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 通讯、电子商务公司:需求大数据挖掘分析、数据可视化及业务分析人才;
· 物流公司:同样需要大数据挖掘分析、数据可视化及业务分析人才。
就业范围主要涉及数据分析工程师、大数据运维工程师、大数据可视化工程师、大数据处理工程师等相关岗位。在大数据领域,相关专业毕业生从业选择广泛。从国防部、互联网创业公司到金融机构,从零售金融到互联网电商,从医疗制造到交通检测,各行业都需大数据项目驱动创新,对大数据的需求无处不在,岗位报酬也颇为丰厚。在硅谷,入门级数据科学家收入已达 6 位数(美元);在国内,以 Hadoop 开发工程师为例,入门薪资超 8K,工作 1 年可达 1.2W 以上,具有 2-3 年工作经验者年薪可达 30 万~50 万。
典型就业单位
近年来优秀毕业生就职于福建世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厦门畅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上海哈啰普惠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国泰人防设备有限公司、海南国盛石油有限公司、福建国通星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厦门会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胜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福州市榕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龙岩数智科技等专业公司。
升学去向
软件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培养实力硬核。2024 年,专业同学成功上岸广州大学、广东财经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湖州师范学院等高校。从大湾区的广州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到东北的长春理工大学,从互联网强校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到师范类优质院校福建师范大学,还有浙江工业大学等不同特色高校,覆盖多元地域与学术方向,无论想钻研大数据算法、挖掘数据价值,还是拓展跨学科应用,这里都能为你提供成长沃土,欢迎报考,在数据浪潮里逐梦前行!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