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羊城,暖意融融。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海珠校区内洋溢着热烈而友好的氛围,2025年太平洋岛国渔业培训班(第八期)开班仪式在此举行。来自库克群岛、萨摩亚独立国、基里巴斯、瑙鲁、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和瓦努阿图等7个太平洋岛国的23位学员,与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校长刘晓冰、副校长文震等校领导及海洋与渔业学院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为期20天的渔业学习与交流之旅。

开班仪式上,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校长刘晓冰发表致辞,对远道而来的学员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本次培训班不仅是“一带一路”倡议下深化与太平洋岛国渔业合作的重要行动,更是学校主动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在“十五五”时期全面提升国际化办学能力与影响力的关键举措之一。他介绍,学校作为一所拥有近90年海洋与渔业类专业办学历史的高职院校,前身可追溯至1935年创办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已成功举办七期太平洋岛国渔业培训班,为促进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在渔业领域的交流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据悉,本次培训精心设计了“专题讲座+实地研学+实操训练与文化体验”的多元课程体系。学员们将接受来自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专家的前沿讲座,内容涵盖现代化海洋牧场、水产养殖新模式、热带海参繁育等核心议题;并将赴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大亚湾水产试验中心、深海网箱养殖基地等十余个一线站点研学,零距离接触中国在海水鱼虾繁育、水质检测、病害防控等方面的先进技术与实践经验。培训期间,茶艺、八段锦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也将为各国学员提供感知中华文化魅力的窗口。

学员代表、来自所罗门群岛国立大学的讲师乔治·约翰·霍罗阿西亚在发言中,对中方的周到安排与盛情接待表示感谢。他动情地表示:“对我们太平洋岛国而言,海洋就是生命。此次培训课程精准契合了我们发展可持续渔业、提升资源管理能力的迫切需求。”他坚信,此次培训所获的知识与技能,将对各国宝贵渔业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产生直接而积极的影响,并期待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拓展双方在专家交流、联合科研等领域的长期合作,共同培育更加繁荣、可持续的“蓝色未来”。


本次培训班的举办,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技术共享与民心相通的具体实践,为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在海洋渔业领域的合作注入了新动能,续写了双方传统友谊的新篇章。
通讯员:吴磊、黄淑丽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