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阳人文科技学院《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拍摄小组在青海开拍,摄制工作有序推进。该团队由校外专家郑全安老师,贵阳人文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吴鲍兰、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吴彩艳老师共同带队,一行9位师生组成。拍摄小组通过镜头追寻青藏铁路的建设足迹,走进当地红色地标,在与英烈精神的对话中,为作品积淀厚重的情感底色。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拍摄小组在天峻县烈士陵园缅怀英烈
8月11日,拍摄小组首站抵达天峻县烈士陵园。在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和讲解员的引导下,师生们肃立默哀、依次擦拭墓碑,认真聆听长眠于此的英烈事迹,既有修建青藏铁路时勇闯“生命禁区”的铁道兵,也有守护高原安宁的人民卫士。无声的纪念让每段故事愈发清晰,成为成员笔记本里沉甸甸的收获。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拍摄小组在乌兰县烈士陵园缅怀英烈
8月12日,拍摄小组赴乌兰县烈士陵园进行悼念。在乌兰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陪同下,以镜头记录阳光下庄严的纪念碑、英名墙及苍松翠柏等肃穆场景。期间,成员施启弘亲手擦拭其父亲和同年兵战友的墓碑,深切体悟父辈的艰辛。随后,拍摄小组在县局及村干部带领下,赴两位退役老兵家中走访,与家属围坐交流,聆听老兵坚守岗位、勇于担当的亲身经历,老兵们的精神内核与“攻坚克难、甘于奉献”的青藏铁路建设精神形成共鸣,为作品增添生动素材。
问候退役老兵家属
与退役老兵家属交流
下一步,拍摄小组将沿青藏铁路延伸方向深入建设一线,持续记录施工场景与英雄人物故事。汲取英烈精神,镜头所及,不只钢轨延伸,更是一代代建设者扎根高原、奉献家国的赤子情怀,让“天路”史诗在新时代语境下焕发新光彩。
作者:班后迷 杨洁怡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