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铜仁幼专“向阳花开·青春助力”实践团深入铜仁市万山区高楼坪乡大树林村,走进丹丹熊劳动研学基地、九丰农业博览园与中国朱砂研究院,以劳动实践丈量土地温度,以产业调研洞察发展脉络,以文化传承厚植精神根基,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留下青春印记。
实践团走进丹丹熊劳动研学基地,开启自然与文化交融的研学之旅。室外科普区中,“我很菜”“很有耕”区域里,队员们观察农作物生长,体悟“汗滴禾下土”的农耕智慧;沙水区内,水流与沙粒的互动,唤起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室内研学区内,五彩斑斓的花卉、手工坊里交相辉映的陶艺与竹编非遗技艺、药香萦绕的中医体验区、墨韵悠长的书法体验区,让队员们沉浸其中,深切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在丹丹熊研学基地民族团结食堂,通过展板与实物了解多民族饮食文化,深化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认知。
随后,实践团探访了九丰农业博览园,开启现代农业探秘之旅。园内全程以山泉水灌溉,南瓜、辣椒等20余种特色蔬菜鲜嫩欲滴。水池里灵动的娃娃鱼是“天然 水质监测员 ”,对灌溉用的山泉水敏感异常;满壁的碰碰香触之即释放清甜香气,展现着植物应激的妙趣。田垄边,发酵的鸡猪食与牛粪堆成有机肥丘,园区弃用化肥,全凭这些天然养料配合山泉水滋养。这些鲜活场景,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科技+生态”现代农业模式的独特魅力。
最后,实践团走进中国朱砂研究院,开启穿越千年的文化探源之旅。在展览区,队员们在研究院鲁波院长的指导下实践朱砂鉴别,通过观察原矿朱红色泽、触摸砂粒温润质地,掌握传统鉴别方法。历史展厅里,讲解员借老照片讲述万山从全国最大汞矿到生态转型的历程。展柜中,天然朱砂研磨敷色的朱砂画千年不褪,与晶体实物共同见证其作为工业命脉、医药珍宝与文化图腾的千年传承。
此次实践活动以行动诠释“知行合一”,在劳动中体悟“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在产业调研中思考“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在文化传承中坚定“文化自信”的根基,切实将“三下乡”活动成果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用青春力量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文/张秀、余慧
图/“向阳花开·青春助力”实践团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