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4期
“树立平安理念,助力梦想实现”,为了使留学人员提高防范意识,降低安全风险,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整理近期留学安全案例,定期发布中国留学生安全提醒。请留学人员多多关注!
本期目录
1. 关于法国空中交通管制员罢工的领事提醒(驻法国大使馆)
2. 再次提醒在荷中国留学人员谨防假冒使馆名义实施的电信诈骗(驻荷兰大使馆)
3. 驻越南使馆防诈系列提醒:学生群体要注意(驻越南大使馆)
4. 驻日本大使馆提醒在日留学人员防范自然灾害(驻日本大使馆)
5. 提醒在加中国公民注意水上活动安全 (驻加拿大使馆)
6. 一通越洋电话引发的百万骗局…… (驻温哥华总领馆)
7.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安全提醒 (驻奥地利大使馆)
8. 再次提醒领区中国留学人员注意交通安全 (驻珀斯总领馆)
安全提醒:关于法国空中交通管制员罢工的领事提醒
据法国媒体报道,法国空中交通管制员将于7月3日至4日举行罢工,全国主要机场将受影响,其中戴高乐机场、奥利机场、博韦机场四成航班或被取消,其他航班可能出现大面积延误。
中国驻法国使领馆提醒近日抵(离)法或在法转机的中国公民密切关注航班信息,提前安排行程,如遇航班取消或延误,请尽快与航司、旅行社等联系改签、退票等事宜,依法维权。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86-10-12308或+86-10-65612308
安全提醒:再次提醒在荷中国留学人员谨防假冒使馆名义实施的电信诈骗
近期,不少在荷中国公民向我馆反映,接到+31-070-3065091等所谓“驻荷兰大使馆”号码来电,要求当事人“到馆领取文件”或“协助查案”。此系不法分子通过技术手段假冒使馆名义实施的电信诈骗,我馆多年前已停用该号。
中国驻荷兰大使馆在此提醒广大在荷中国公民务必提高警惕、加强甄别,切记以下四点:
一、使馆联系方式。使馆领侨处目前有2部电话和1个邮箱:领事证件咨询电话(+31-0682065084)、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31-0682278165)、领事咨询邮箱(the-hague@csm.mfa.gov.cn),一般情况下均不会主动对外联系,除非您近期在我馆办理证件业务或向我馆寻求领事保护与协助。
二、使馆非执法机构。使馆不会以电话方式通知中国公民处理任何司法案件,不会为当事人转接所谓“国内公检法机关”,更不会索要银行账户、罚款、保证金等。
三、核实来电信息。如无法辨别是否为诈骗电话,可礼貌挂断,及时联系使馆或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86-10-12308/+86-10-65612308)予以核实。同时,建议及时关注中国外交部领事司官方微信“领事直通车”和我馆发布的反诈提醒。
四、尽量挽回损失。如不幸被骗,请妥善保存证据并立即向荷警方和国内公安机关报案。同时,尽快联系相应银行要求其采取止付、冻结等止损措施,尽可能挽回经济损失。
荷兰报警电话:
0900-8844
或0031-343578844
(从荷境外拨打)
报警网站:
www.politie.nl
安全新闻:驻越南使馆防诈系列提醒:学生群体要注意
为应对花样翻新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法,提升群众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公安部刑侦局、国家反诈中心编写了《2025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结合《手册》和处理领保案件情况,我馆特整理发布反诈提醒三期,请广大在越公民注意防范,避免落入圈套。我馆将印制《手册》,欢迎公民到领事大厅领取。本期推送重点提醒在越留学生群体注意以下电诈案件类型:
一、冒充领导、熟人诈骗
作案手法:诈骗分子冒充领导、熟人对受害人嘘寒问暖,模仿领导、老师语气发出指令,骗取受害人信任后,要求代其转账,并以情况紧急、机会难得等借口催促受案人尽快转账。
平安留学提示:
凡是接到自称领导、老师、熟人要求转账的信息时,务必通过电话或当面核实,在核实确认之前切勿转账。
二、网络游戏虚假交易诈骗
作案手法:诈骗分子在社交、游戏平台买卖网络游戏账号、道具,诱导受害人在指定平台或私下进行交易,后以受害人操作失误、等级不够等为由,要求支付所谓“注册费”“解冻费”“会员费”等费用。
平安留学提示:
买卖游戏账号、道具请通过正规网站平台操作,脱离官方平台或私下交易均存在被骗风险。
三、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诈骗
作案手法:诈骗分子在快递包裹中附加小卡片、二维码,以扫码领取物品等诱惑受害人加入群聊。或冒充电商平台、物流快递客服,谎称受害人网购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或因违规被下架,诱导其下载会议软件进行屏幕共享,获取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进而骗取资金。
平安留学提示:
接到自称电商、物流客服电话时,务必到官方平台核实,正规商家退款无需事前支付费用,切勿随意打开屏幕共享功能,更不要随意填写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等信息。
四、换汇诈骗
作案手法:诈骗分子打着“高价收汇”的幌子,通过社交媒体诱骗中国公民进行私下换汇,受害人在付款后即遭对方“拉黑”,也有个别人员因账号收款涉及非法资金,导致银行账号被警方冻结。
平安留学提示:
不轻信“优惠”信息,不贪图小利,通过银行等正规合法渠道换汇,保障个人财产安全。
安全提醒:驻日本大使馆提醒在日留学人员防范自然灾害
一、据日本气象厅统计,自6月21日8时至7月2日16时,鹿儿岛县吐噶喇列岛近海区域累计发生有感地震911次。7月2日,日本气象厅举行紧急记者会,提醒当地居民注意安全,做好能够随时避难的准备。
二、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年第3号台风“木恩”已于7月3日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中心位于日本东京南偏东方约1150公里的洋面上。预计“木恩”将在日本本州岛东部洋面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向偏北转东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
三、据日本气象厅消息,今年6月日本平均气温较基准值高2.34摄氏度,成为自1898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日本气象厅表示,今夏日本全国将迎来长时间的酷暑天气,预计高温天气将持续到9月。
鉴于上述,驻日本大使馆提醒广大在日同胞及访日游客:
一、提高自然灾害防范意识,密切关注地震动态、气象预警和防灾信息,必要时尽早撤至安全区域。
二、注意出行及交通安全,遇暴雨等极端天气非必要不外出,确需外出时远离河道、海边及山区。
三、关注个人身体健康状况,高温天气下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及时补充水分。
日本气象厅中文信息网站:
https://www.data.jma.go.jp/multi/index.html?lang=cn_zs
安全提醒:提醒在加中国公民注意水上活动安全
加拿大夏季水上活动盛行,据加救生学会统计,全加每年约500人溺水身亡。驻加拿大使馆特此提醒在加中国公民,涉水活动风险高,需注意人身安全。
一、关注当地天气状况。提前关注当地天气和水域状况预报,注意相关警示标志,避免在暴雨大风等恶劣天气中进行涉水活动。
二、选择安全地点活动。加部分水域水温可能较低或存在水下暗流和漩涡,安全风险较高。请前往获得许可、合规安全的地点进行涉水活动,不要自行前往不明水域游泳、漂流、野钓。部分水生生物在受到刺激、被攻击或处置不当时具有危险性,避免接触有毒、刺、钳及尖锐牙齿,或不熟悉的动植物。
三、谨慎选择水上项目。快艇、游艇、水上摩托、滑翔伞等水上娱乐活动均有一定的安全风险。根据个人状况量力而行,严格听从安全员指引提前穿戴好救生衣,熟悉相关设备使用方法、应急措施等。建议购买涵盖涉水活动的当地意外险。
四、尽量避免单独行动。尽量与同伴一起进行水上活动,以便互相照应。注意向亲友通报行程安排、联系信息,并及时报告平安。未成年人参加涉水项目需有监护人全程陪同,提前做好安全教育,切勿让其离开视线单独行动。
五、水域附近安全行车。进行涉水活动时,要注意在水域附近安全区域停车,行车靠近水域时,车速放缓,倒车、转向、掉头时一定要仔细观察周围环境,确认安全后再进行。
六、掌握必要求生技能。遇险时要抓住时机大声呼救,引起他人注意。尽量抓住水中的漂浮物,利用浮力求生。如发现有人在水上遇险,切勿轻易下水施救,可向求救人抛掷漂浮救生物,尽快向救生员呼救并拨打911报警。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86-10-12308或+86-10-65612308;
安全课堂:一通越洋电话引发的百万骗局……
“叮铃铃——”2025年3月的一个清晨,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某大学就读的小林同学被刺耳的电话铃声惊醒。屏幕上赫然显示着“+86 021 110”的来电,对方自称上海市公安局王警官:“你的护照信息被用于跨国洗钱,涉案金额高达1.8亿元!”随后“王警官”发来带有小林照片的“刑事逮捕令”,并开始实施心理操控三部曲:
一是恐吓:“48小时内不配合调查就会被引渡回国”
二是孤立:“案件涉密,告诉亲友就是泄密罪”三是操控:要求小林每天视频“报到”,甚至指导她排练应对银行盘问的台词
被深度洗脑的小林按照指示,谎称交学费向父母索要80万元,并连续三天在不同银行取现后,穿着指定颜色的衣服,在某城市广场储物柜存放现金,购买比特币转入“安全账户”。直到小林因异常取现被银行冻结账户,警察介入调查时,她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近期,发生多起海外留学生遭遇境外电信诈骗,回国面交“保释金”典型案件。案件中,不法分子冒充国内公检法机关,声称受害人涉嫌跨国犯罪,须缴纳“取保候审”保证金,否则将被逮捕并遣返回国。不法分子恐吓受害人称,因涉及“高度机密案件”,且保证金不能以线上转账方式缴纳,要求受害人不得对外透露有关信息,教唆其秘密回国取现后,在不法分子指定的偏僻地点向“接头人”当面递交“保释金”。此类案例个案损失金额大,对海外留学生及其家庭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结合近期案件分析,此类诈骗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冒充公检法,制造心理压迫。该类案件中,不法分子主要瞄准海外留学生群体,利用该群体特别是新入学的年轻留学生对国内司法程序不熟悉、害怕“逮捕定罪”“遣返回国”等心理,通过改号软件伪造来电显示,伪冒“公安局”“检察院”等国内公检法机关官方电话,以涉及“跨国犯罪”“公检法传唤”“若不配合将立即遣返或逮捕”等为由恐吓受害人,控制受害人行为。
二是虚构“涉密案件”,切断求助渠道。不法分子以“案件涉密”为由,恐吓受害者不得向任何人透露有关信息,从而切断与外界的联系,使受害者完全处于诈骗团伙的操控之下,丧失独立判断能力,并对受害人深度洗脑,诱骗甚至胁迫其秘密行动,编造理由向家人索要银行账户,并在提取现金时,针对银行询问提前编造应对话术并准备相关佐证。
三是诱导现金交易,规避银行风控拦截。为了规避银行对诈骗交易的识别和拦截,不法分子教唆受害人赴异地银行提取现金,或通过线上购买黄金邮递至指定“交货”地点、境外银行转账、买卖虚拟货币等多种方式向不法分子提供资金。
近期海外电信诈骗案件频发,为切实保障财产安全,避免遭受不法侵害,温馨提醒广大留学生:国家公检法机关办案均严格依照法定程序,绝不会通过电话主动联系涉案人员,也不会以互联网、传真等非正式渠道发送逮捕令等法律文书,更不会以任何理由要求涉案人缴纳“保证金”或进行现金交易、购买黄金、虚拟货币等操作。
请广大留学生务必提高警惕,牢记“三不”原则:不轻信任何自称公检法人员的“涉案”电话威胁,不盲从任何要求现金交易、转账汇款的可疑指令,不因所谓"案件保密"要求而切断与亲友的正常联系。
如遇可疑情况,请拨打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或联系驻温哥华总领馆核实求助。若不幸被骗,涉及国内银行账户转账或现金交易,请立即联系亲友向国内警方报案。请广大留学生务必提高防范意识,保护自身财产安全。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86-10-12308或+86-10-65612308;驻温哥华总领馆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电话:1-604-3369926;邮箱:hws3380@gmail.com(领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育空地区)
安全提醒: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安全提醒
华侨华人、留学生因信息不对称、社会经验不足等成为近年电信网络诈骗重点目标。诈骗分子利用中外时差、语言文化不同、追查程序差异等,不断翻新骗术和话术,达到诈骗目的,需引起高度警惕。
一、各类骗术要识别
1. 网络刷单返利类。以“兼职刷单”“色情引流”“游戏任务”“打工返点”为诱饵,前期小额返利,后以“组合任务”“卡单”为由骗取大额资金。请警惕社交媒体“居家赚欧元”广告、拒绝任何垫付资金要求,此类均为诈骗! 2. 虚假投资理财类。伪造“内幕消息”、“高回报”投资平台,通过网恋或“导师”诱导不断充值,重点面向对投资理财或股票基金等有兴趣的留学生、资产较丰厚的华侨华人。凡宣称“稳赚不赔”“保本理财”等的宣传标语,此类均为诈骗!3. 冒充电商物流类。谎称“DHL包裹被扣”“海关罚金”等,要求支付“解冻费”或其它费用,要求登录核对物流信息。上述“客服”电话均为诈骗分子伪装本地号段,此类均为诈骗! 4. 谎称公检法、使领馆、高校、航空公司类。话术一般为“您涉嫌洗钱”“护照被冒用”“需配合资金审查”“校园贷需注销”“修复个人征信”“航班改签需付费”。要求赴去某处“隔离办案”、诱导下载小众软件(如Wire、Session等)进行屏幕共享、提供需扫描的二维码、请求提供验证码。请注意,中国与奥地利官方机构绝不会要求转账至任何账户或索要验证码,此类均为诈骗!
二、反诈利器要记牢
1.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国际版:举报可疑号码、风险APP自查,支持境外手机号注册;2.开通手机跨境提醒服务:自动识别境外诈骗来电,弹窗预警;3.境内打开云闪付APP“一键查卡”:监控国内银行卡异常交易;4.关注12381涉诈预警短信:境内手机号收到诈骗风险提示必查看。 提醒:请开通国内手机号国际漫游服务,确保接收预警短信。
三、遭遇诈骗要冷静
1.紧急止损:通过银行APP冻结账户;微信/支付宝转账:立即联系平台客服申请延时到账;2.证据留存:截图聊天记录、转账凭证;记录诈骗账号、网址、电话;
3.报警求助133;4.寻求领事保护与协助:驻奥地利使馆紧急领事保护电话:+43-0681 20192638(工作时间),邮箱:vienna@csm.mfa.gov.cn;外交部全球领保热线:+86-10-12308(24小时)
安全提醒:再次提醒领区中国留学人员注意交通安全
2025年7月第一周,西澳州发生至少6起交通事故,共造成至少6人死亡,其中5人丧生于24小时内发生的5起车祸。西澳各高校寒假将至,新生亦将陆续来澳报到,驻珀斯总领馆在此郑重提醒中国公民、留学生和游客增强交通安全意识,确保人身安全。
一、熟悉车辆靠左行驶习惯,通过环岛或由辅路进入主路时,务必先礼让右侧来车,严格遵守“让行(GIVE WAY)”、“停车(STOP)”等交通标志。严禁酒驾或驾车时使用手机,行驶途中避免接打电话,切忌鲁莽驾驶、超速驾驶、无照驾驶、疲劳驾驶;前后排乘客均须系好安全带。游客请尽量避免自驾游。
建议学习或重温在西澳州驾驶汽车的交通规则并参与线上自测:https://streetwise.rsc.wa.gov.au/
二、行人也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严格使用人行道,步行过马路前须先向右看,再向左看;切忌在没有交通标识的路段擅自穿越马路,过马路时避免低头看手机、看地图等影响注意力的行为,同时对其他车辆有可能发生的危险行为保持警惕,照顾好同行的老人和孩子。
建议同时学习其他道路交通参与者的安全建议:https://www.wa.gov.au/organisation/road-safety-commission/make-every-journey-safe
如遇紧急意外情况,应立即向当地警方求助。澳大利亚报警、求助、救援电话(全国通用):紧急情况电话:000
非紧急情况报警电话:131444
中国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86-10-12308或+86-10-65612308(24小时);从澳大利亚境内拨打:0011-86-10-65612308
驻珀斯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0061-8-92213729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