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一周年之际,迎来第41个教师节。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专门部署了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这一重大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重磅文件。我们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锐意进取,勇担使命,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奋力谱写以教师之强支撑教育之强、夯实强国之基的时代华章。
当前,我国各级各类教师达1885.1万人,支撑起世界上最大规模且有质量的教育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教师队伍建设一系列政策接连出台,一项项举措扎实落地,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能力素质大幅提升,地位待遇明显改善,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更加浓厚。踏上新征程,教师队伍建设步履铿锵,教育强国建设奋楫致远。
要强化精神引领,筑牢立德树人根基。教育家精神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引领。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持续挖掘践行教育家精神一线典型,选树宣传“最美教师”,持续开展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和万里行活动,深化研究阐释,引导广大教师学思践悟、对标笃行。将教育家精神弘扬践行与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提升两手抓,开发精品课程资源,推动广大教师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培养、发展全过程,贯穿课堂教学、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各环节。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强化师德教育涵养,坚持师德违规“零容忍”,引导广大教师自律自强。
要厚植优师强师根基,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基础。要健全教师教育体系,推进教师教育创新机制改革试点,实施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工程,提高师范教育办学质量。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健全高校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面向全球聘任高水平师资。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加强教师培训国际交流合作,推进全球教师发展学院建设。强化教师全员培训,完善国家、省、市、县、校分级研训体系,支撑教师队伍从“规模增长”走向“质量跃升”。
要深化教师管理改革,激发广大教师动力活力。构建现代教师队伍治理体系,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关键。要完善教师资格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遴选乐教适教善教的优秀人才。深入实施国家银龄教师行动、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等支教帮扶计划,提升欠发达地区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深化教师评价改革,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升级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推广“中国教师”小程序。通过构建系统完善、科学规范的教师管理制度,激励和约束并重,公平和质量齐驱,充分激发广大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加积极有为地迈向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
要强化教师待遇权益保障,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提升教师职业吸引力,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保证。要加强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持续巩固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成果,强化高中、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完善职业学校教师绩效工资保障制度,推进高校薪酬制度改革,落实完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落实教师尊师惠师系列政策,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任务负担,做好教师荣休工作,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教师是教育强国建设的中坚力量,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新时代新征程,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持续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让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成为教育强国的坚实基础,引导广大教师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中实现人生价值,为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章来源 |《人民教育》2025年第17期
文章作者 |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