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绍兴文理学院2025年“AI植医”实践团赋能谢塘镇农业现代化
2025-08-25 16:10: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编辑 陈显婷 通讯员 吴青)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农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其现代化进程直接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全局。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筑基。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绍兴文理学院智能工程学院“AI植医”实践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并于暑期赴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谢塘镇,开展助农实践,旨在运用数字技术破解农业生产痛点,为传统农业注入智能新动能。

  深耕田间地头,科学规划赋能

  上虞区谢塘镇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享有“虞北粮仓”的美誉。但该地区常年深受病虫害困扰,且传统防治成本高、污染大,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面对这一现状,实践团队在当地村委和村民的帮助下,综合运用高清图像采集、农户面对面访谈、整理并筛选数据等方法,开展详细的田间调查。

  基于实际数据,实践团队与导师进行深刻探讨,并进一步融合TSBA图像感知算法和知识图谱,构建起适合上虞区谢塘镇的一套核心病虫害检测与识别方案。其对疑似病害进行放大和精确识别,有效提升预测的准确性,为推动当地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切合实际的智慧方案。

  技术落地生根,智慧方案惠农

  在提出切实可行的创新想法和智慧方案后,AI植医实践团将技术落地应用作为核心环节。团队在上虞区谢塘镇建立了农业大棚病虫害与胁迫监测的试验站点,并配备AI植医系统。

  AI植医系统经过六周的试用效果显著。凭借机器学习与图像识别技术精准识别病虫害,防治精准有效,农药用量减少约30%,为农户节省成本,创造4.2万元经济效益,还缓解了环境污染,提升农产品品质,获当地政府与专家认可,在实际应用层面真正实现了从“人防”到“智防”的转变。

  凝聚多元力量,共筑兴农未来

  通过本次数据调研和系统应用,绍兴文理学院智能工程学院“AI植医”实践团不仅获取了丰富的病虫害数据,还成功验证了AI技术在病虫害防控中的应用效果。实践团成员们深刻认识到,农业现代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技术、政策、人才等多层面协同和持续性发力。

  展望未来,AI植医实践团将持续完善病虫害监测与智能防控决策体系,并探索AI技术与农业更多结合和创新,为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青年智慧与创新动能,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 吴文建 陈显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