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大学生用科学监测+普法创新守护“东苕清流”
2025-08-25 10:29:00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通讯员:夏添)近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苕水焕青”社会实践队深入湖州市德清县东苕溪流域,结合专业背景,开展为期七天的“千万工程”专题实践。实践队7名来自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学生通过科学监测、普法宣传、社会调研,为流域生态保护贡献青春力量。


科学监测:精准布点绘就水质图谱

  实践队设计监测方案,在东苕溪流域系统布设15个监测点,覆盖源头区、城镇段及汇合口等关键区域。队员们每日清晨出发,使用分层采样器采集水样,现场测定溶解氧、pH值等指标,带回实验室进行化学需氧量(COD)分析。“我们在对河口水库创新采用三层采样法,每层间隔0.5米,确保数据代表性。”实验组长于浩淼介绍。实践队七天共完成47份水样采集与分析,形成完整的水质监测报告,为当地流域保护提供参考。

普法创新:寓教于行激活环保意识

  怎样有效提升居民环保意识?实践队拍摄制作了《青苕说法》系列科普短视频,将《水环境保护法》条款转化为讲解视频,向居民们推送了“违规排污案例解析”“正确举报流程演示”等内容。在乾元镇街头,队员们设置了宣传展台,发放宣传手册,还开展了“环保知识问答”活动,吸引流域大量居民关注到东苕溪流域的环境保护问题。商户王老板感慨:“以前不知道洗涤剂会影响水质,现在知道要改用无磷产品。” 

社会调研:问卷搭桥凝聚共治力量

  为了解居民环保需求,队员们深入沿岸社区,完成入户调研,通过数据分析,提炼出“简化举报流程”“增设环保宣传点”等6项建议。“学生们用数据说话,提出的建议很接地气。”乾元镇莫药店工作人员评价道。其中“扫码举报小程序”“环保积分兑换”等2项提案获当地居民广泛好评。

技术研学:水厂实践深化治理认知

  实践期间,队员们还专程走访了杭州清泰水厂,学习现代水处理技术。在技术员指导下,队员们了解到0.1微米精度的膜处理系统可有效去除污染物,每滴饮用水需经过5道工序净化。“看到浑浊的原水经过处理变得清澈,更理解专业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队员方诗晴说。

  团队指导老师表示,“从记录排污口到创新普法,从入户调研到提出建议,实践队提出了‘专业监测+社区赋能+技术研学’协同治理的设想,学生们用专业知识和青春热情为守护绿水青山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李思远 胡熙圆)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