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孟欣)歌声嘹亮,唱响胜利华章;舞姿雄壮,展现正义力量。9月3日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整场晚会将历史时空、艺术时空、情感时空交织融合,深情回顾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突出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唱响了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英雄凯歌,彰显了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风貌。
在晚会尾声的歌舞《命运与共》中,80多只“和平鸽”以整齐而灵动的舞姿,缓缓展翅,点亮了整个舞台——其中20位舞者,来自浙江音乐学院舞蹈学院芭蕾舞专业。她们与中央芭蕾舞团等国内顶尖院团的艺术家们并肩而立,以专业、真挚、充满感染力的表演,为整场晚会画上圆满句号,也向全国观众展示了浙音人的专业素养与精神风貌。
淬炼 · 在严格的训练中蜕变、成长
同学们在“和平鸽”的化身中,完成了一场对自我的深刻锤炼。舞台上,83人的庞大阵容,不仅要求动作高度整齐与舞姿柔美之间的动态平衡,更追求在绝对的规整中寻找艺术的个性呼吸。而这份挑战,在与中央芭蕾舞团等职业演员一同表演时,也被推向了新的高度。她们的参照系不再只是身边的同学,而是中国顶尖的芭蕾舞者。“不能掉队”如同排练厅里不断回响的鼓点,催促着每一个人向上攀升,在严格的训练中蜕变、成长。
为了实现从“学生”到“演员”的蜕变,排练厅成了他们唯一的战场。浸透汗水的练功服,一遍又一遍不知疲倦地重复打磨......这不仅是意志的淬炼,更是一场向专业极限发起的冲刺。“整个舞蹈的排练过程,就跟阅兵仪式的排练一样,大家一遍遍反复抠细节。”带队老师、舞蹈学院青年教师武灿感慨地说。
当晚会最终的灯光亮起,圣洁的白鸽翩翩起舞,那轻盈而整齐的身姿,是浙音学生交出的艺术答卷。
升华 · 足尖触碰精神的高地
在这场高规格的国家级演出中,学生们一次次展现出对艺术的极致追求,实现了破茧成蝶般的成长。晚会总导演周莉亚、韩真及节目编导费波等青年艺术家对艺术标准有着“零妥协”的坚持,他们一再强调:表演绝不能止步于技术,必须真正理解并化身“和平使者”。这也将每一位舞者推向了内心的追问:“我们因何而舞?”
她们必须理解,每一次舒展的手臂,不仅是芭蕾的语汇,更是对和平的拥抱;每一次轻盈的跳跃,不仅是技巧的展现,更是对英烈的告慰。这种直达心体的实践,如同一座桥梁,让“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宏大主题,通过身体的感知、情感的融入,最终沉淀为深刻的个人信念。
“站在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上,灯光打下来的那一刻,我真正明白了作为中国新青年的责任。”参演学生仲子怡语气坚定地说:“我们不仅是跳芭蕾的学生,更是历史的讲述者、和平的传递者。” 最终,在足尖触碰到历史的那一刻,学生们完成了一次庄严的精神洗礼。
20名学生能在重大舞台上全情投入、绽放光彩,离不开学校提供的全方位保障。本次任务领队、舞蹈学院院长徐颃表示,从前期的团队选拔、排练规划,到后期的进京合成与演出保障,学校及有关部门始终高度重视并给予了全方位的指导。
芭蕾舞教研室主任张卫强、青年教师武灿担任本次任务的带队指导老师,在历时数月的排练期间,他们不仅帮助学生精心打磨每一处动作细节,更不断启发学生的情感表达,为最终舞台上的动人呈现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多位研究生同学也积极参与后勤服务工作,以无微不至的关怀确保每位参演者都心无旁骛,始终以最佳状态投入排练与演出。
这场淬炼,印证了浙音始终秉承的使命:以高质量艺术实践融通专业教育与思政育人,主动将学生推向国家级、国际级的舞台,在与顶尖团队的合作中锤炼技艺、升华思想,不断为国家文化繁荣发展贡献浙音力量。
(责任编辑 吴文建 陈显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