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温科职院:院院联动,打造知农爱农教育的田野思政课堂
2025-09-18 16:39: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编辑 陈显婷 通讯员 陈晓莉 马格荔)禾苗正青,青春正好!如何让新生更快了解专业特色、更好洞悉产业发展前沿、更早做好学业和职业规划,始业教育是重要一环。近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智慧农业工程学院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2025级农类专业新生代表走进龙湾数字农业中心、龙湾革命教育馆,以“革命精神传承——数字农业探究——兴农报国担当”为活动轴,开展了一场沉浸式的知农爱农、学农兴农田野思政始业教育。

  行走中铸魂:红色薪火永相传

  走进龙湾革命教育馆,从浙南革命的火种萌发到抗日战争的硝烟弥漫,从传统木犁铁锹等农具的展示到合作社账本、粮票和布票等历史物件的展陈,呈现了生动的革命历史教育。驻足在抗日战争时期展陈板块前,同学们认真听、仔细看,详细了解温州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不朽事迹。“同学们,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还记得9月3日我们以盛大阅兵来纪念抗战伟大胜利吗?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智慧农业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陈君说。

  场景中研学:智慧农业创未来

  在实时变化的数字农业大屏前,同学们不时发出惊叹声。屏幕不再是静态的地图或图表,而是一个实时跳动、鲜活生动的“数字孪生”农场。屏幕上无数个数据点正在闪烁更新:每一块田地的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作物长势指数、无人机巡田画面、智能灌溉系统的运行状态……全都以动态流的形式清晰呈现。

  操作员轻点鼠标,屏幕上即刻调出了试验田的高清实时视频,远程遥控还可以实现田间智能喷灌系统自动运行。“这有点好玩呀!就像在‘打游戏’一样种地!”来自现代农业技术装备25-1班的陈家瀚同学兴奋地说。

  “我们不仅是在看屏幕,更是在触摸农业的未来,”数字农业中心负责人林娜向同学们介绍,“这就是我们正在努力的方向:让机器学会‘看’庄稼、‘懂’农情、‘管’农田,最终让大家觉得务农是一件很‘酷’的事业。”

  田野思政课:躬耕实践写青春

  “手中有技,脚下有泥,才能争当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晓莉以《厚植兴农报国情怀 躬耕奋斗青春诗篇》为题开讲田野思政课。她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以不同的视角引领同学们,矢志践行学农初心、厚植兴农报国情怀。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压舱石”;智慧农业不是“高大上”,而是“地里长出的新质生产力”;把“会写代码”升级为“会让代码种地”,把“懂算法”迭代为“懂庄稼”……她娓娓道来,从国产高端采棉机到“5G+北斗”无人农场,她用鲜活的案例生动展现了智慧农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既要传承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更要掌握前沿的数字技术,未来投身于这片充满希望的“智慧田野”,用代码编写丰收,用数据赋能产业,真正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本次活动,智慧农业工程学院与艾米集团龙湾艾米农智谷都市农业公园开展院企合作,双方共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揭牌,为后续搭建“三全育人”田间教室达成共识。据悉,学院下一步将联动地方资源,打造“机械智慧”田野思政地图,真正实现课堂与田野、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融合”。

(责任编辑 吴文建 陈显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