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谋划AI时代人才培养新范式
2025-10-31 16:55:00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通讯员:吴一凡 冯润)为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于10月30日召开“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研讨会”。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校长雍和明作了题为《人工智能时代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越秀实践》的主旨报告。他指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是一次深刻的社会范式转移,大学必须被重新构想。他系统阐述了未来大学在核心理念上应从“知识传授”转向“心智赋能”,培养高阶思维与智慧、塑造健全的人格与价值观、聚焦“人-AI协作”能力已成为大学的新使命。他强调,教师需从“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导演、导师、教练、设计师”,既要掌握AI技术技能,更要传播梦想与价值;在教学模式改革上,倡导构建AI驱动的超个性化学习路径,以项目式学习为核心,推动“学中研、研中学”“学中做、做中学”,丰富学生沉浸式学习体验与高质量互动;在组织结构上应更加开放、融合、网络化,要淡化传统院系与专业界限,以跨学科项目团队、问题组为载体,打破物理围墙,构建开放的终身学习知识生态;在评价体系改革上,提出超越分数的能力认证,推行微证书、模块化证书,建立学生能力数字档案。雍和明强调,面对这场变革,全校上下必须凝聚共识,要有国家高度和国际视野,要有前沿意识和前瞻思维,要有战略思维和独立思维,系统性推进改革落地。

  副校长陈文涛在主持会议时强调,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是系统性工程,需全校协同推进。各二级学院、系、教研室后续应组织专题学习,将会议精神传达至每一位教师,确保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切实将人工智能转化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动力。

  教务处处长尚云峰对学校人工智能赋能人才高质量培养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方案明确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人工智能素养为引擎、未来学习中心建设为基座”的建设思路,提出了构建具有越秀特色的“人工智能+”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的总体目标,并详细阐述了“九大体系”建设任务与分阶段发展目标,为全校全面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提供了行动指南。

  在实践经验分享交流环节,国际商学院院长李晓明分享了学院“一核两翼、四维赋能”的系统重构模型,从课程体系的重构、专业结构优化、师资队伍发展、产教深度融合四大维度推进改革,探索传统商科数字化转型路径。英语学院副院长张玉宏从人文学科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的视角,交流了《数智人文与翻译传播》微专业建设情况。该微专业聚焦“人工智能+跨文化传播素养+翻译技术”的核心能力培养,通过“项目进课堂”机制,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教学,并依托学院自主开发的平台与智能体,培养能在AI时代重新定义翻译价值的融合人才,服务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东方语言学院杜彬彬老师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基础日语1》为例,分享了其从在线开放课程到智慧课程的迭代路径。通过构建知识图谱与能力图谱,课程实现了“个性化学习导航”与“人机协同智能评价”,为传统语言类课程如何利用AI实现规模化因材施教、精准评估高阶能力提供了可复制的越秀方案。

  (责任编辑:李思远 赵韵茹)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