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
第四次全体会议
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
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
所作的工作报告
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议(讨论稿)》
向全会作了说明
西电各单位积极组织师生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在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和强烈共鸣
党委书记 任小龙: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为“十五五”时期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全会强调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高等教育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我党我军创办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将全会精神与谋划学校“十五五”发展布局紧密结合,深入研究分析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及未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态势对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带来的新挑战、新要求,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中找准坐标与定位,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着力培养信息领域一顶一“掰手腕”人才,以体系化自主创新能力服务国家和国防重大战略,以成果转化带动产业应用和军事应用,助力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发展,做支撑信息领域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先锋队”,奋力谱写“教育强国,西电有为”的崭新篇章。
校长 高新波: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蓝图已绘就,号角催征程,我们要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当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加快形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一体统筹推进的新格局。学校将锚定“人工智能+”标杆大学战略目标,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五五”规划,以加快人工智能技术与各领域深度融合为主线,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聚力攻坚电子信息、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等核心关键技术,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彰显“新时代西军电”的新担当。
中国科学院院士 郑晓静: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闭幕,我对国家即将制定的“十五五”规划充满期待,这份蓝图不仅深刻指引高等教育的未来走向,更将关乎国家发展全局。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关键结合点,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中肩负着不可替代的使命。站在高校教育工作一线,我们要以“十五五”规划为行动指南,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尤其要加强基础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和关键急需领域的建设,推动科研组织模式创新、聚力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着力培养能够适应并引领未来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 段宝岩: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国家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科学审视发展道路上的时与势、危与机,高瞻远瞩谋划“十五五”时期中国号巨轮的前进方向,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擘画宏伟蓝图。对此,我们深感振奋、充满期待。我们坚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必将继续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必将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局面。作为一名教育与科技工作者,我将坚定不移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实际行动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继续深耕教学科研一线,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以更多原始创新成果为国争光,为推动学科交叉创新、筑牢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不懈奋斗。
中国科学院院士 郝跃: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振奋人心,会议聚焦新质生产力、中国大市场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核心议题,擘画出“十五五”宏伟蓝图,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面向“十五五”,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我将继续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号召下,带领团队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持续聚焦科技前沿领域,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矢志科研,聚力攻关,努力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西电力量。
政策研究室主任 柳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我国未来五年发展蓝图,体现了党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一茬接着干的韧性,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十五五”新征程即将开启,高校战略规划编制承载着重大时代使命。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紧密围绕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部署,深刻认识教育“三大属性”,深刻把握教育强国“六大特质”,深刻把握“十五五”期间高校特别是电子信息特色高校的时空逻辑和战略重点,以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全面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为主线,高质量研究、编制和落实“十五五”目标与路径,高水平供给与之相匹配的政策与制度体系,努力做加快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
发展规划部/一流建设办公室主持工作的负责人 李兴华: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 。发展规划部肩负着高校学科发展规划和一流建设的重要使命,我们将深入贯彻全会精神,紧密围绕教育强国建设,以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为核心,锚定国家重大战略急需与国际学术前沿,持续优化学部制改革3.0行动,推动产出能够彰显优势学科特色的引领性成果;深入推进学科三大计划,以一流学科建设实效支撑拔尖人才培养;加快一体论证新型学科机构搭建创新平台,推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我们将不断强化责任担当,精准施策、协同创新,持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与核心竞争力,全心全意为“十五五”时期学校高质量发展大局服务,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获得者,国家级领军人才,先进材料与纳米科技学院教授、执行院长 杨丽:
“十五五”规划为未来五年我国科技事业与高等教育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奋战在科研与教学一线的高校教师,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主动对接科技自立自强要求,聚焦新材料、信息技术等关键前沿领域,勇于挑战科学难题,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布局,注重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通信工程学院图像所导学团队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国家级青年人才、教授 谢卫莹:
作为高校科技工作者,我深切感受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被纳入“十五五”规划核心议题,充分体现了国家在新形势下对战略科技力量的系统布局。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的根基,也是我们科研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作为航天图像处理领域的一员,我们要继续围绕“卡脖子”技术攻关,突破关键核心芯片与算法瓶颈,打造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同时,要以开放合作的视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国家重大工程与产业链安全,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青春与智慧。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党支部书记、教研室主任 张丽珍: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为“十五五”时期的发展擘画了蓝图。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备受鼓舞,也深感使命在肩。“十四五”时期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让我们看到了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十五五”即将开启,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建强思政课堂的阵地作用,深入学习和宣传全会精神,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十五五”规划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集成电路学部研究生辅导员 张鹏飞:
回顾“十四五”期间,国家在科技领域捷报频传,尤其在集成电路领域,从芯片自主研发能力的稳步突破,到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完善,这些实实在在的科技成就,不仅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的磅礴力量,更为研究生思政教育提供了鲜活立体的“实践教材”。作为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者,我将立足学部学科特色与研究生培养需求,持续把全会精神精准融入育人全过程,依托“IC大咖说”“IC圆桌派”等品牌活动,邀请行业前辈、科研带头人分享扎根芯片领域、攻克“卡脖子”难题、助力产业升级的奋斗故事,引导学生将个人研究方向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鼓励大家在集成电路关键技术攻关、产业创新实践中主动担当作为,以青春智慧为行业高质量发展、为科技强国建设注入“芯”动能。
人工智能学院辅导员 朱雨恒:
作为西电人工智能学院辅导员,关注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聚焦创新驱动与“十五五”规划,既振奋又深感责任重大。“十四五”期间,我院学生在课程学习、科研竞赛、社会实践中积极响应号召,将从企业调研到的小微课题与课题项目结合起来,努力成长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工智能人才。同时,我们也会持续关注并更加期待“十五五”规划能进一步促进和强化人工智能领域的产学研融合。我们也将更注重将国家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与学生人才培养相结合,推动学生参与智能网联汽车、图像融合等前沿课题,引导学生将技术创新与国家需求结合,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科技强国输送更多青年力量!
物理学院2023级博士生 纪汉杰: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会为国家未来五年的发展擘画蓝图,也为我们青年一代的成长指明了方向。“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对基础学科关键理论突破将会有更高的要求,我作为物理学专业的学生,倍感使命光荣、深感责任在肩。我希望在“十五五”期间,自己能够紧密围绕物理学专业、瞄准国家亟需的卡脖子关键基础理论开展科学研究,坚持“四个面向”,传承西电先贤和物理学科前辈的崇高精神,扎实学好专业知识,继续投身科研攻关,为我国国防领域的关键理论突破做出自己的贡献,让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同频共振、让家国情怀与青春梦想彼此照亮,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实现个人价值。
数学与统计学院2024级本科生 高知遥: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擘画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会强调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令我们西电学子倍感振奋、深受鼓舞。立足学校深厚的红色基因与科技创新传统,我们更应努力钻研专业知识,增强创新与实践能力,积极投身科研攻关,勇于探索未知领域,为破解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贡献青春力量。同时,自觉对接社会需求,促进知识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助力产业升级与经济社会发展,在强国建设的征程中书写西电人的担当与风采。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