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打造校园全媒体矩阵,讲好职教高质量发展故事
近年来,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讲好职教故事、传播西航声音、树立西航品牌,不断将新媒体打造为优化育人生态、引领思想主流、推动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立德树人的前沿阵地,为双高建设和职业本科教育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抢占高地,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
学校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线上线下两种方式,深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利用校园新媒体矩阵,开设专题专栏、制作图文视频、开展媒体互动等,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师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不断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确保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唱好高音,根植航空讲好职教故事
学校构筑了以“航空精神”为内核的思政育人内容体系,宣传工作中坚持弘扬西航精神,讲好西航故事,传播西航声音。策划创作了“大飞机”、重走校园长征路、青春为祖国歌唱等一系列舆论正向、热度高、影响大的优质新媒体作品,引发各界关注,内容传播量达2亿次,被多家媒体转载,向众多网友展示了职业教育的“硬核”实训设备,全面提升了学校的对外影响力。
铺平高原,规范管理护航长远发展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融媒体建设,将网络文明建设纳入意识形态、文明校园、党建考核,出台各类宣传制度20余项,设立全媒体中心,挂牌“西小航”文明实践中心,划拨专门场地,设置网络思政专项经费,以保障新媒体平台建设和活动开展。尤其是在新媒体选人用人方面,“不拘一格降人才”,大胆摒弃学历限制,留用学校优秀毕业生云磊,负责学校官微运营。

学校融媒体中心
筑牢高墙,织密意识形态防护网
学校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严格规范各级各类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审核与发布、运行与安全。组建了可用可信可靠的网信工作“四支”队伍。全面启用舆情监控系统,对微博、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论坛等互联网新兴媒体进行舆情监测,牢牢掌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并以校内委托课题形式开发建设舆情口径库,常态化开展错敏信息排查整改,共同维护网络秩序,筑牢网络意识形态阵地。
健全组织领导,系统构建网络监管长效机制
学校一方面完善校园网络管理运行机制。制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正负面清单》,印发《新闻发言人制度》《新媒体管理办法》《网络信息工作队伍管理办法》,规范校园新媒体运行管理。另一方面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考核评价。加大对新媒体奖励力度,连续三年开展短视频大赛,策划发布了《培育优秀网络作品创作者(团队)的实施方案》,激发师生创作热情,提升网络文化建设实效。
突出队伍建设,聚焦培育网络育人力量
学校加强网络工作队伍建设,激发全员思政活力。一是打造了一支新媒体精英团队——西航传媒协会。这是一支由宣传部领导,30余名学生骨干带头、100余名学生组成的新媒体团队,获全国职业院校十强校媒称号,近五年累计推荐30余人从事传媒岗位就业。其次是打造可用可信可靠的网信工作队伍,组建了网络宣传员、评论员、安全员、文明志愿者“四支队伍”,挂牌“西小航”网络文明实践中心。三是开展多角度、全方位队伍培训,定期举办网络能力提升专题讲座,开展短视频扶持培育计划、共享课程学习包、组织线下实训营等,提升业务能力和工作素养。

学生团队工作合影
强化思想引领,着力优化网络内容供给
学校坚持讲好西航故事,传播好西航声音,全面提升学校对外影响力。一是创作了一系列优质新媒体作品,引发各界关注。例如:“大飞机”系列短视频报道、重走校园长征路、师者如光、毕业季MV等新媒体作品,关注度高、影响大、舆论正向。通过这些报道,充分体现了学校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展现了学校的过硬实力,彰显了新时代现代职业教育的新面貌。在学校与师生、学校与社会之间,建立起高效的情感连接桥梁。二是塑造了青年榜样卡通人物形象“西小航”,打造了一批西小航手绘地图、表情包、鼠标垫、玩偶、杯子等系列文创产品,深受学生喜爱,拉近了全媒体矩阵与师生的距离。

媒体平台矩阵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学校形成了“内外联动、纵横互通”的新媒体矩阵,打造了校园宣传文化品牌。重点开发了微信、微博、抖音、快手四大媒体平台,各学院和职能部门根据自身优势打造出了30余个涉及学生管理、心理咨询、社团活动等方面的二级微信平台。多次在全国职业院校官抖、官微排行中名列前十,多部作品获国家级、省部级、行业学会等媒体荣誉,全媒体矩阵发展趋势及作品量、获赞量等数据居全国高校前列。先后荣获教育部校园文化“一校一品”学校、陕西省大思政课建设示范高校、陕西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等。
下一步,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推进网络育人工作,着力打造指尖上的思政教育,让青年学生成为网络文化建设的主人,让网络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地,书写教育强国征程中全媒体育人的新答卷,奋力开创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