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程振伟 楼威) “感谢我的恋人张天宇,你既是我设计作业时最好的同伴,亦是我同甘共苦的战友;你既是镜头后最严苛的摄影师,又是擂台下最温暖的陪练员,这支作品里每帧画面都凝结着我们共同的心跳。”杭电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大四学生厉彬凌,在毕业设计中致谢自己的男朋友。
“在大学里最浪漫的事,是陪彬凌‘打’了个武术散打全国冠军。”临近毕业,杭电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大四学生张天宇告诉记者。
快毕业了,厉彬凌的荣誉箱里,有一个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女子55公斤级冠军。“没有我男朋友张天宇好几千个小时的陪练,我拿全国冠军几乎不可能。”厉彬凌感慨地说。
在这对情侣身上,记者发现好几个“同”。同一个学院、同一个专业、同时上大学后当兵入伍,现在他们同时考上了公务员,双双成为了人民警察。
去年4月,厉彬凌以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摘下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女子55公斤级冠军,成为杭电历史上首位散打女冠军。而她的男友张天宇,既是60公斤级比赛的第五名获奖选手,更是她夺冠路上最坚实的陪练战友。两个做什么事都有模有样、同为散打健将的大学生,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神雕侠侣”。

“当靶子也是一种浪漫”
每天下午4点到6点,杭电散打训练馆内总会传出密集的拳脚声。身高1.68米的厉彬凌一次次将陪练张天宇摔倒在地,拳靶、腿靶的撞击声与汗水砸地的声音交织成独特的训练交响曲。“他比我重10公斤,从不躲闪我的重拳。”厉彬凌笑着说。为帮助女友突破力量极限,张天宇主动承担起高强度陪练的任务:每天大概要承受1000次拳击、500次腿击、上百次背摔。
刚进入散打队时,厉彬凌还是一名小白。但凭借她退役军人的坚毅和长期力量训练的基础,仅过半年,队里已经没有女队员能承受厉彬凌的拳脚。厉彬凌告诉记者,“别人一拳过来,一般人都会下意识地躲开,但我们会选择承受,有点‘迎难而上’的倔强。” 2021年9月从军营退役复学以后,两人几乎每天都一起去健身房做力量训练,长跑也没停过,所以体能一直在线。

“这拳太重了,曾有刚进队的男队员,被老师安排给厉彬凌对练,被踢得直咧嘴。”男友张天宇一脸骄傲地说。当时,他便以舍我其谁的态度,顺理成章地成了厉彬凌的“常用沙包”——一个甘愿承受百万次击打的“人肉沙包”。
陪练的“苦差事”背后是惊人的毅力。抱摔的对象必须比自己重量级高。所以,在对练中,张天宇永远是那个被摔在地上的人。“彬凌想做的事,一般我都会全力支持。我相信她肯定能拿冠军,这将创造杭电的历史呀!所以,我宁愿牺牲自己的时间,也要陪她做高强度训练。”
厉彬凌的教练、杭电体育教学部老师吕亚崙告诉记者,厉彬凌是拼打重击型队员,力量强,体能好,心理素质好,战术执行坚决,“能拿到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冠军,有针对她的专业化系统训练的因素,但她个人的努力拼搏更为重要,男队员张天宇的陪练也特别关键。”
拼搏总是“double”
张天宇、厉彬凌的经历高度同步。高中时期,他们都是美术艺术生,以差不多的分数考入杭电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在差不多的时间参军入伍,大学在同一专业同一个班。“我们的学习社交圈高度重叠,所有的课程设计、小组作业、选课都在一起,所以大学各门课程的成绩也差不多。”张天宇笑着说。
“我从部队退役回杭电办理复学手续,老师说,你们班还有一个女生,你帮她一起办一下。”当时的张天宇没想到,这样的“一起办理”,在今后将会无数次重复。两人一起在杭电担任了四次校军训教官,张天宇帮忙“一起”领了四次“优秀教官”证书......

慢跑、游泳、单车、爬坡等“并肩上”;毕业设计一起做:你协助我拍视频,我给你补充设计思路;一起在咖啡馆兼职:制作许多美味的茶饮。
艰难的日子里,两人互相鼓励。为备战第八届中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两人同步执行严苛的饮食计划。早餐2个鸡蛋白,偶尔一小截玉米;中餐鸡胸肉加绿叶菜;晚饭番茄、黄瓜,一个月暴瘦10公斤。“要控制体重,还有繁重的训练,比赛前还要裹上密封的暴汗服在桑拿房脱水。好在有人相互鼓励。”厉彬凌说。
携手“向前冲”
2024年初,这对情侣迎来“双考”——备战全国赛的同时,他们还在冲刺公务员考试。
每天清晨6点,图书馆二楼的固定座位上总能看到两人身影:张天宇研究岗位招录政策,厉彬凌反复背诵时政资料。下午训练结束后,他们又带着满身疼痛返回自习室,用冰袋敷着肿胀的关节继续刷题。
“时间像被掰成两半用。”厉彬凌坦言,最夸张的情况是连走路都会因肌肉酸痛而变得艰难。“战场上讲究‘掉皮掉肉不掉队’,这道理在擂台和考场同样适用。”
“他们两个是互相成就的,我们戏称其为努力doule,感觉做什么事都能成。厉彬凌以自己的散打夺冠经历做的毕业设计,荣获了校级优秀毕业设计作品。”杭电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主任、毕业设计指导老师汤程心说。
如今,这对即将入职公安系统的情侣,已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设计。他们的毕业作品将自己的大学四年进行了艺术化定格。“谁说拿画笔的手握不住拳头?”“艺术教会我们观察细节,而散打让我们敢于粉碎框框。”张天宇说。
(责任编辑 吴文建 陈显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