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钱外四代师徒共话教育传承:一场特别的家访,道破校区融合“新解法”
2025-08-28 17:01: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魏倩如)“师父,我们来看您啦。”炎炎夏日,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书记、校长赵骎,叩响了学校老师们的家门,一场场对教师的“家访”在一次次谈心中开展。

  这是一次特殊的拜访。新学期,杭州市景荷中学正式纳入杭州钱江外国语教育集团,成为钱潮校区。在四校区协同发展新篇章开启之际,赵骎校长与师父邵葵老师、徒弟谢佶薇老师的师徒情缘,在校区融合的新起点上温情再续。而谢佶薇,也拥有了自己的徒弟江雯老师。

  跨越36年教龄的师徒四代,因两校区融合发展的缘分,在邵老师家围坐成“教育传承圈”。这场看似家常的聚会,不仅是上城区教育局“校级干部走访教师”机制的落地,更是“四代师徒”教育故事的温暖注脚。(首届“钱BA”激情上演 钱外四校区校园篮球赛点燃校际融合热潮)

  “武”与“球”的对话——传统与国际的共生​

  “师父,我暑假才接手新校区的工作,您能不能跟我说说,原来的景荷,有哪些优势和发展潜能?”赵校长开门见山。

  邵葵老师说:“景荷的武术和摔跤社团很厉害,学生的奖牌都拿到手软。暑假里,几个毕业生还回校跟着教练训练呢。两校融合后,要是能把武术和摔跤社团做成‘传统体育文化工坊’,这就是最好的传承。”

  赵校长重重地点头:“您说得对!我们正在规划‘传统体育课程群’,武术与摔跤这些传统项目,是孩子们认识中华文化根脉的‘活教材’。而钱外拥有的国际化体育项目,也是同学们望向世界的‘窗口’。”

  赵校长补充说,这传统和国际的融合,是让同学们既不忘中国传统文化,又拥有与世界对话的底气。

  “AI+教育”的碰撞——新教师的成长与破局​

  “赵校,我最近看钱外公众号发了好多AI教学案例,心里直痒痒——我也想在课堂上试试AI,可完全没头绪,您能给指指路吗?”作为刚入职的新教师,江老师对教学方式的创新很感兴趣,但却不知“从哪下手”。

  “小江,你这股子‘想尝试’的劲儿,像极了当年的我。”赵校长笑着说,“钱外是浙江省人工智能教育运用试点校,我们有‘易点慧’语音互动系统,能让英语对话练习秒变‘真人剧场’;AI教室的智能学伴能实时抓取学生的答题数据,连‘哪个知识点卡壳了’都能标红提醒;还有作文智能批改工具,能给孩子的作文写‘个性化评语’,比咱们当年用红笔圈错别字可细致多了。”

  不仅如此,据赵校长介绍,两校融合后,学校还将构建“钱潮大脑数据驾驶舱”,老师们都能接入这个平台。“这些数据不是‘冷冰冰的报表’,是能帮你‘精准教学’的‘教学地图’。”

  “真是太好啦!”江老师的眼里满是期待。

  “四代同堂”的缩影——融合是精神的共生​

  四代英语师徒的同校执教,只是两校融合、协同发展的一个缩影。正如赵校长所说:“钱潮校区的加入,不是简单的‘1+1’,而是让不同的教育特色像钱江潮水一样,汇流成更澎湃的育人力量。”

  记者了解到,两校融合后,将有更多的AI技术赋能教育,“名师工作室”将成为教师们跨校区交流的平台。同时,两校的特色课程也会相互融合,形成更加丰富多元的课程资源池——各校区的学生可以跨校区选课,参与特色课程学习。100个学生工作室,等待志同道合的孩子们共同参与。

  相信在多元资源的滋养下,四校区的同学们将拓宽成长维度,在共同成长中激发无限潜能,实现深层次的“精神共生”。

(责任编辑 余新花 陈显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