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 (记者 陈显婷 通讯员 孟欣)近日,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音乐周在浙江音乐学院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浙江音乐学院与美国丝绸之路乐团主办,组织部(人才办)、国际交流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艺术处、国乐系、乐典公司承办,通过三场高水准音乐会和四天线上大师班,充分展现了多元音乐文化的融合与创新,进一步推动国际音乐艺术的合作与发展。
三场音乐会:东西乐响,交汇融合
本届音乐周共举办三场主题音乐会,来自中国、美国、巴西、印度等国家的6位知名音乐家与来自世界各地的26位音乐爱好者同台演出,呈现了一场场跨越文化、地域和风格的音乐对话。
首场音乐会由琵琶演奏家吴蛮、塔布拉鼓演奏家Bivakar Choudhury、大提琴家Mike Block、巴西吉他演奏家Ricardo Vogt以及民谣组合小娟&小强联袂演出。音乐会采用线下及线上直播方式进行,线上观看量达万人次。整场音乐会,他们演绎了《哈萨克风情》《三十里铺》《Mani Chakra》《巴哈·大提琴无伴奏曲》《Agua De Beber》等10余首作品,涵盖中国民歌、西方古典、拉丁爵士、印度节奏等多种风格,音乐会的压轴曲目《秧歌》,无疑是最令人瞩目的亮点。
6位音乐家以各自手中的乐器,分别奏出《秧歌》的旋律主线,在丰富的变奏与即兴交织中逐步推进,最终融为一场欢腾热烈的合奏。现场观众随之击掌应和、气氛火热。整场音乐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收束,不仅展现出艺术完成度,更以动人的方式诠释了“无界音乐”的璀璨内涵。
第二、三场音乐会中,音乐家与音乐爱好者学员们共同演出。音乐爱好者们分为三组,在音乐家的指导下排练并演绎了《老六板》《To Paradise》《Chasing Fireflies》《虞美人》《Nirvana》《浣溪沙》等曲目。其中由小娟&小强指导演奏的《浣溪沙》,不仅饱含中国传统音乐元素,还融入了美国学员的音乐创作想法,整首乐曲获全场欢呼。
音乐会上,东西方乐器交融,传统与现代碰撞,展现出丝路音乐文化的广阔包容性与创新活力。最后,全体合奏中国民歌《四季调》、美国传统歌曲《Shove the Pig’s Foot a Little Further into the Fire》以及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秧歌》。台上台下默契互动,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人因音乐而共鸣,生动诠释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深刻理念。
四日大师班:云端授课,无远不至
除线下音乐会外,本届音乐周还于8月26日至29日每天下午推出大师班线上教学,吸引全球数万人次观看。四位国际顶尖音乐家——Ricardo Vogt、Hanneke Cassel、Mike Block和Bivakar Choudhury——分别从巴西爵士、爱尔兰小提琴、站立大提琴演奏与塔布拉鼓技艺等角度,分享音乐创作、跨界融合与表演技巧。
Ricardo Vogt以巴萨诺瓦(Bossa Nova)为例,讲解巴西音乐与爵士的融合,并尝试与中国说唱结合的创新实践;Mike Block不仅演奏原创曲目,更分享站立演奏大提琴的心得与教学理念;Hanneke Cassel则通过爱尔兰舞曲展示跨风格合奏技巧,鼓励学员广泛吸收多元文化;Bivakar Choudhury追溯塔布拉鼓的历史演变,并展示其丰富的节奏表现力。大师班全程通过网络免费直播,许多未能亲临现场的音乐爱好者与从业者在“云端”与大师互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界课堂”,进一步拓展了音乐教育的边界与可能性。
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音乐周不仅是一次高水平的艺术展演,更是一场文明互鉴的音乐实践。音乐周以音乐为纽带,搭建起了跨文化沟通的坚实桥梁,有效地增进了中美人文交流,进一步推动了国际化艺术教育的发展。
正如音乐周发起人、琵琶演奏家吴蛮所言:“我们与音乐相伴,度过了一段充实而快乐的时光。热情澎湃、和谐共存,正是我们需要的文化态度与音乐精神。”
(责任编辑 吴文建 陈显婷)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