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对话教育“+” | 周向鹏:在“理想国”尽情奔跑
2025-09-28 14:39: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人物名片

  周向鹏, 杭州理想国幼儿园教育集团总园长,崇文理想国幼儿园园长,十二、十三届全国青联常委,浙江省青联常委教育界别主任,浙江省儿童哲学协会副会长,浙江省最具影响力幼儿园教师,杭州市教育改革先锋园长。曾获全国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浙江省教改之星金奖、杭州市教坛新秀,著有《思考世界的小芽儿》。

  周向鹏与团队一起创办了崇文书院幼学园、崇文理想国幼儿园、星辰幼儿园、尚德幼儿园、崇德幼儿园,作为男园长,他带领全体老师准确识变、敏而应变、主动求变,紧紧把握学前教育的最新趋势,着力推动当地学前教育改革和教育共富。他把传播科学的教育作为理想和目标,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了许多家长的育儿观,也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人生,被孩子和家长们称为“超人爸爸”。

  作为全国优秀慈善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于桂馨教育扶贫工作中。自2008年起,曾多次赴新疆阿克苏、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扶贫支教,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提升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并呼吁家长重视对幼儿的生命教育。

△ 扫码查看视频号内容

  数不清的高树参差林立,疏朗有致的小草与起伏的泥土地相映成趣,阳光透过或稀或密的树叶轻轻洒下,照在落叶上,也照在孩子的脸颊上。

  “园长爸爸!”在这个被称为“小森林”的地方,一群孩子挥起小手,向他们的园长爸爸周向鹏热情地打招呼。周向鹏也几乎同一时间,弯下腰微笑回应。

  在杭州萧山钱江世纪城区块,有一片宽阔的绿化带,它与杭州崇文理想国幼儿园(下简称“理想国”)仅一条马路之隔。虽不及真正的森林幽深,却也别有一番“闹中取静”的自然意趣。这就是孩子们口中的“小森林”,是伴随他们成长的“秘密基地”,也是周向鹏教育理念的实践场。

  记者来采访,刚好赶上孩子们在“小森林”活动,只见一群中班的孩子围着一匹名叫“奥利奥”的矮脚小马兴奋地讨论着,有的孩子大胆上前抚摸小马的皮肤,有的则揪着衣角,眼里跃动着好奇却不敢靠近。“它会不会把‘森林’里的树叶都吃光呀?”“它的肚子为什么这么大啊?”……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一个个天真的问题逗得一旁的老师忍俊不禁。

  “孩子们一来到这儿,就自然而然地开始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感知自然、感知真实的环境。”周向鹏说,作为“理想国”骑马活动的一部分,每周和小马共处并体验骑行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光之一,而作为“没有围墙的幼儿园”的一角,“小森林”也是他们最喜爱的“乐园”之一。

  事实上,作为理想国的总园长,周向鹏用心浇灌的远不止这一堂课、这一片林。

  基于日复一日的细致观察、用心理解和充分尊重,这位胆大心细的“园长爸爸”敢想敢做,一步步将教育理念注入了理想国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次“对话”,悄然滋养着孩子的成长。

● ● ●

一场漂亮的‘教育跨界

  周向鹏办公室,最显眼的就是书。书架上、办公桌上都堆满了教育科学和儿童心理学书籍,仅留了一台电脑的位置,一些书还因反复翻阅而翘了边。

  “我会把读过的书摆在书架上,但渐渐就放不下了。”于是,他干脆把常看的都摞在桌上,方便随看随拿。

  爱看书这个习惯,周向鹏是求学时期养成的。2001年大学毕业加入杭州市胜利小学后,他不仅对看书仍然保持热情,还跟一群孩子爱上了科学研究。那时,恰逢教育部正式将“自然课”改为“科学课”,喜欢探索的他被一下就这门课迷住了。

△ 2011,周向鹏的杭州市桂馨科学精品课项目

  第二年,他成为崇文实验学校的首批教师,任教科学。在学科培训中,遇见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科学教师章鼎儿。

△ 章鼎儿(左)与周向鹏(右)

  “章老师是我的恩师。”周向鹏回忆道。一次全国课改实验教师的招募中,他主动请缨担任录制工作,并在现场教学展示环节主动打头阵。

  这次大胆的尝试,让他在全国科学教育领域初露锋芒,也给章鼎儿留下了深刻印象。之后,章老师带着他参与教材修订、出国访学,全国多地的讲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是章老师让我明白,科学教育绝不只是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科学精神,引导孩子以科学的眼光探索世界。同时,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尊重儿童的学习方式,尊重规律,尊重科学。”周向鹏表示,这一理念也为他后续的“跨界”锚定了方向。

  2012年,崇文教育集团计划创办一所幼儿园,时任校长俞国娣看中周向鹏丰富的管理经验及“研究”孩子的能力,于是请他担任园长。

  此时的周向鹏,从事学生管理十余年,并有着很强的科学教育教学功底。但对于学前教育,他几乎还是一张白纸,“从小学的科学教师到幼儿园园长,跨度很大,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方位的重构。”周向鹏坦言。

  “不过我也很清楚,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既有区别又紧密相连,不管岗位如何变化,我要做的工作都是研究孩子,培育孩子。”他补充说,甚至可以说,这十余年的小学教育经历,有助于他把握幼儿的发展方向,“这是我的优势。”

  怀揣着“以儿童为本”的教育信念,以及对科学教育的深刻认识,周向鹏这位资深科学教师重新以实习生的心态和身份走进幼儿园,沉浸式地学习、观察与实践,一步步完成从科学教师到幼儿园园长的跨越。

打造儿童的梦想国度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教育应贯穿于人生各个阶段,但早期教育尤为关键。“理想国的名字就来源于此。”周向鹏解释,“我们想创造一个属于孩子们的‘国度’,在这里,他们天马行空的理想,能与真实世界相连,拥有照进现实的可能。”

  早在理想国前身崇文幼学园建校时期,周向鹏就对幼儿园的设计有了一些想法。为设计出一个孩子真正喜欢的幼儿园,他全身心地参与设计工作,常常和设计师在幼儿园一待就是一整天,只为观察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以及感知世界的方式。

  理想国开了先河,成为全国首家让幼儿真正参与设计的幼儿园。在设计过程中,周向鹏及设计团队走访了大量幼儿园,收集并采纳了1100余名幼儿的奇思妙想。

  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描绘了理想国最初的蓝图:“幼儿园要像妈妈的白裙子一样洁白”“幼儿园是大城堡”“幼儿园里有很多小动物”……其中,有约78%的孩子提到幼儿园应该有“恐龙”。

  为何恐龙如此受欢迎?周向鹏调研发现,对孩子而言,恐龙既代表着未知,又象征着强大。正是这种未知性与力量感,深深吸引着他们。

  这一发现被融进了理想国的设计。2018年,理想国正式开园,孩子们心心念念的大恐龙真的“住”进幼儿园了——沙池里建了一个长约26米、高约4米的仿真恐龙,极大地满足了孩子们的冒险与探索需求。

  让首批入园的幼儿及家长惊喜的不止于此。园内设置了100个建筑细节,每个细节都体现了“儿童友好”的理念:考虑到孩子的身高、体重不一,马桶设计成了大小双圈,洗手台也有高有低;考虑到孩子识字量问题,班牌标识设计成图文结合的样式……

  理想国无疑是一个能和孩子产生互动的幼儿园,但仅靠精巧的设计还不够。在深入幼儿园一线跟岗期间,周向鹏发现,幼儿园的环境大多是人造的,孩子们缺乏与真实环境接触的机会。

  这一发现促使他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升华。“幼儿教育‘大有作为’。”周向鹏坚定地说,“‘跨界’之后,我收获了更为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对‘全人教育’的理解,这不仅关乎知识,更是一种对精神与人格的培育。”

  多年来,周向鹏和教师团队致力于打造一所“没有围墙的幼儿园”,让教育在真实世界中自然发生。而这一切环境与课程的创设,最终都指向一个核心目标:培养孩子迎接真实挑战的勇气与能力。

培养小小超人

  这种对勇气与挑战的重视,源于周向鹏的观察。

  他发现,传统幼儿园的评价体系往往没有考虑到男女生成长的差异性,更倾向于鼓励安静、听话、专注等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男孩危机”。基于此,周向鹏决定将崇文教育集团的“男孩精神”理念融入理想国的教育实践中。

  “‘男孩精神’并非只针对男孩,而是强调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应培养有勇气、敢挑战的品质。”周向鹏强调。

  在小朋友眼中,“园长爸爸”就像一位超人,因为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城市马拉松的赛道上,他奔跑的身影总是那么帅。周向鹏不仅用言语,更用行动向孩子们传递着“男孩精神”。

△ 周向鹏多年坚持跑马拉松

  在周向鹏看来,每个孩子同样也是有潜力的“小小超人”。在集团五园联动森林挑战赛中,孩子们像勇敢的小探险家,翻障碍、跨泥潭、匍匐前进、爬树等都不在话下;在去年的毕业典礼上,超过70%的孩子能完成5公里跑步挑战,展现出了冒险与拼搏的宝贵品质。

  孩子们能够如此自信地迎接挑战,得益于一套循序渐进的运动培养体系。从小班的每日晨跑,到大班挑战真实的迷你马拉松,周向鹏为理想国精心设计了阶梯式成长路径,并依托可量化的阶段目标,让孩子在持续突破中积累信心,切实提升自我效能感。

△ 毕业活动中,理想国师幼同跑迷你马拉松

  同时,他进一步推动理想国幼儿园从根本上重构评价体系:不再只关注结果,而重视成长过程;评价维度也从单一的“健康”,拓展到“强壮”“敏捷”“敢于想象”“有冒险精神”和“敢大胆创新”等。

  这一切的背后,都指向周向鹏对儿童自我效能感的重视和培养,即让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可以把事做成、把事做好,而这也是“男孩精神”的重要体现。

  “孩子天生就是科学家,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探索这个世界。”周向鹏提出,要真正激发自我效能感,就需要为孩子提供贴近真实生活的问题情境,以及他们感兴趣、可参与的社会性活动。

  由此,他提出了“5家”与“5真”理念体系:“5真”指让孩子在真实的环境、真实的问题、真实的游戏、真实的探索和真实的经历中学习;“5家”则是培养孩子成为运动家、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和理论家。

  “课程不是预设的,而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问题中生发出来的。”在“5家”与“5真”理念框架下,周向鹏带领团队开发了“小小探索家”“小森林”等项目化课程,还引进了“Jump For Joy”喜越课程,让孩子在故事与游戏中运动,在各种情境中突破自我。教师们则担任引导的角色,支持幼儿亲身参与、自主探索、实践操作,并鼓励其产生多元表达。

△ 理想国科技节中,周向鹏和孩子们一同做游戏挑战

  在家庭方面,理想国每周举办亲子沙龙,引导家长与孩子利用周末体验各类真实场景,诸如爬山、自制烧烤架、寻访杭州古井等,以这类运动、亲子互动、文化活动替代单一居家或参加培训班。

  这与传统幼教中更侧重于预设的、室内的知识传授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我们认为,唯有如此,孩子才能超越口头讨论或想象层面,才能‘真刀真枪’地去探索世界、建构多样认知。”周向鹏如是说。

探寻生命的意义

  从广义上来说,整个理想国都在实施生命教育,而园外那片“小森林”就是其最重要的实践场之一。周向鹏始终认为,幼儿阶段是最适合开展生命教育的,与自然、动物的亲密接触能极大促进孩子的人格发展。

  2019年,理想国正式将这片户外学习场所纳入课程实施,开展“小森林课程”等自然感官课程。所以,每周,园门口的“小森林”都会出现孩子们探索自然的身影。

  “孩子们只要来到这里就能轻松感知自然现象,新芽破土、落叶归根、虫鸣鸟叫……”周向鹏指着蹲在地上翻着泥土和落叶的几个孩子说,“将零碎信息拼凑起来的过程,就是在感受一个个完整的生命历程的过程。”

  “小森林”也是骑马等探索家课程的实施场地。周向鹏介绍,许多孩子最初对高大的马感到害怕,但通过逐步引导——参观、喂养,再到骑行体验,孩子们逐渐克服恐惧,建立起了与动物之间的信任。

  生命教育的开展需要支点,而劳动教育就是最好的“合作伙伴。像一场由孩子们“当爸当妈”的孵蛋体验,“孩子们会发现,不是所有的蛋都能孵出来,每个生命的诞生都不容易。”周向鹏说。

  “每种动物便便的形状和气味都不一样”“去世的小羊其实没有离开妈妈,它变成了妈妈身边的青草”……孩子们的发现与充满哲思的话,总能让周向鹏眼前一亮,“带领孩子研究动物的习性、粪便、饮食热点,能让他们在自己设计实验、主动观察、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感受生命诞生与成长的不易,他们会有真实的感受,从而学会共情,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

  如今的理想国,就像一座小型动物园,马、羊、羊驼、孔雀、鸡、鸭、鹅、兔,甚至蜥蜴、鲨鱼等各类动物,都是孩子们的“成长伙伴”,而每个孩子也都是负责喂食、打扫等工作的小小饲养员。

  一开始,家长也担心“脏、臭、危险”,孩子们也不情愿,但与小动物互动的魅力是极大的。现在,这已经成为大家抢着做的荣誉任务,甚至不同班级还主动进行了不同研究,角度和内容很是新颖。

  作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幼儿园”,理想国致力于让每一寸空间都成为孩子探索未知的起点,并通过每月一度的国际美食日等活动将孩子们的学习触角延伸至园外。

△ 泰国、日本主题的国际美食日

  走出校门去看更大的世界,对孩子们来说也是常有的事,理想国的教师也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只需完成线上报备的流程就可以带孩子们“走出去”。一段时间之后,周向鹏发现,孩子们的运动能力与文明素养显著提升,视野开阔了,人也变得开朗、自信了。这正是他理想中教育的模样。

  当然,大部分家长对户外活动的安全问题存在顾虑。为此,理想国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多重保障机制,涵盖多种场景的应急预案。同时,教师也积极与家长沟通理念,倡导“让孩子有受小伤的权利”,让适当的挑战与小挫折成为孩子成长的重要经历。

  随着理想国的发展,周边的老百姓对孩子都有个一致的印象:皮肤黑、牙齿白,既聪明又有力量。对此,周向鹏笑着说,皮肤黑是因为他们户外活动多,亲近自然,从不躲避阳光;有力量,是因为他们在真实、丰富甚至充满挑战的环境中长大。

  其实,这几个显著特点也指向孩子们“自我效能感”的建立。

做会“对话”的大人

  孩子自我效能感的建立,一方面靠在各类真实环境中摸索,另一方面则在与教师的关系中形成。

  在周向鹏看来,幼儿教育最深刻的学问,并非识字算数,恰恰在于关系的构建。孩子与教师之间充满信任、及时回应的关系,是滋养童年最珍贵的养料,也是其自我效能感建立的重要基石。

  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会和孩子“对话”是关键条件之一。这正是周向鹏的强项。

  俯身与孩子打招呼,轻轻挥手并微笑呼唤名字,这是周向鹏见到孩子的习惯性动作。“这就是一次简单的‘对话’。”他说,“与孩子的对话绝不止是说话,更多是眼神交互、肢体互动、情绪共振。正是这些细微的互动,让孩子向老师们敞开了心扉,建立起了信任。”

△ 在毕业典礼上,周向鹏和孩子们打招呼、拥抱

  周向鹏的“对话”教育哲学并不只停留在他自己的脑海中,而是被凝练成了具体指引,收录于由他牵头制定的78条教师工作细则之中。

  细则涵盖内容广泛,不仅包含“如何与迎面走来的孩子互动”等师幼交往指引,还包含“教师出席活动上台如何站位”等常见工作场景中的行动指南。值得一提的是,78条细则均不是死板的规定,而是经教师团队民主提案、审议得出的共识,凝聚了集体智慧。

  除了与儿童对话的能力之外,“理想教师新五项基本素养”还要求教师有儿童观察能力、儿童作品分析能力、儿童行为分析能力和儿童过程性评价能力。这“新五项”重新定义了新时代幼师的专业内核——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单向传授者,不仅要会说、弹、唱、跳、画,也要能读懂儿童。

  然而,推行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有人觉得没必要,有人觉得很烧脑,也有人认可但无从下手。面对这些阻力,周向鹏组织教师大量研读相关书本,开展了不少与儿童真实对话等活动,并组织每学期两次的教师素养综合测评活动,助力教师成为“讲政治、懂教育、敢创新、有成效”的幼教工作者。

△ 教师素养综合测评

  为了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周向鹏还曾5天4夜徒步深入腾格里沙漠,用带回的20斤沙子制成沙漏赠予每一位教师,并刻上“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携手共进的合作习惯、荣辱与共的爱校情怀”的崇文教师文化。他在默默提醒:教育如同沙粒缓缓流淌,要静待花开。

  在人工智能时代,周向鹏也在积极探索如何让科技赋能幼儿教育。目前,理想国已构建起“理想儿童智能体”,教师只需通过白描口述,就可以记录幼儿的行为。另外,加上智能观察系统无感捕捉孩子的专注时长、合作频次等数据,“智能体”能快速高效地生成孩子的“成长数字画像”,并对照《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定位发展短板。

  此外,幼儿园的智能课程库还会精准推送适配资源,如为植物爱好者推观察项目,为社交薄弱者推合作游戏,助力教师个性化培养儿童。

结 语

  从科学的严谨世界,跨入幼教的温润天地,改变的只是赛道,从未动摇的是周向鹏那份“读懂孩子”的初心。

  办公室里那张马拉松号码布,他早已记不清是第几次跑马拉松留下的。但他坚信,教育也像一场长跑,唯有信念与坚持,方能让人永葆初心与热忱。

  “理想国”的每一天,这位“园长爸爸”都会与孩子们尽情奔跑——跑过“小森林”的晨曦,跑过成长的挫折,跑出一个更有趣、更广阔的童年。

  于周向鹏而言,他的教育理想国,没有围墙,也永无终点。

(责任编辑 余新花 陈显婷)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